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5|回复: 0

刘晓博:江苏辟谣!这个一线城市,有点尴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网上,一直盛传江苏13个地市实施“二级财政”的说法。

  7月6日,新华日报正式辟谣:江苏13市从来就没有“二级财政”之说!

  所谓“二级财政”、“三级财政”,是指一座城市(地级或以上)的财政分成模式,需要负担几个级别。

  比如类似郑州或者东莞这样的城市,每年产生的税费需要上交一部分到中央财政,上交一部分到省级财政,剩下的留作自用。这就是网友们心目中标准的“三级财政”。
  如果一个城市,只需要向中央财政上交,剩下的全部自用,就是二级财政。

  比如直辖市,就是标准的二级财政。五个计划单列市,由于向省里缴纳的数量不多,也被一些人理解为二级财政。

  近年来,广州网友在解释广州发展势头不太理想,先后被深圳、重庆超过的时候,频繁使用二级财政、三级财政的说法,让这种说法“知名度”越来越高。

  在这些广州网友的阐释里,广东是标准的三级财政,这让广州负担比较重,影响了发展。江苏全省实施的是二级财政,所以江苏发展更均衡,GDP快超过广东了。

  有网友还煞有介事地搞出了一个实行二级财政的城市名单:

  1.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2. 计划单列市:深圳、青岛、宁波、大连、厦门。

  3. 部分省会城市:南京、杭州、武汉、郑州、济南、沈阳。

  4. 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

  稍有财政常识的人都能想明白,普通地市不可能是二级财政,因为省委省政府需要开支,省内需要扶贫、财政转移支付,省内各地市都需要负担省级财政开支。

  否则,省级财政的钱从哪里来?靠空气,还是靠发债?

  为了把江苏13个地市是二级财政“说囫囵”,有网友解释说:江苏的13个地市不用直接交钱给江苏省财政,而是省里直接从县里分成。

  这又是一个“开脑洞”的说法。县财政本来就包含在地级市财政里,省里直接从县里“分成”,跟从地市里拿有什么区别?

  这些民间财政专家之所以抛出这么多说法,都是为了证明:广东财政制度需要完善,广州的负担太重了。

  每到省两会期间,就有一些人在网上建议,要求广东改变目前的财政体制,给广州减负。甚至连一些专家也这样说。

  从财政自用率来看,广州的确是几个超大城市里略偏低的。所谓财政自用率,是用这个城市财政支出除以源于这里的总税收(跟中央、省分成之前)。

  比如有人撰文指出,以2024年为例,源于广州的全口径税收超过杭州、苏州、天津,但广州的一般预算收入却只有杭州的74%、苏州的79%、天津的92%。

  随着江苏省辟谣,非直辖市的二级财政、三级财政差异被证明纯属子虚乌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广州的财政“自用率”这么低?广东的钱去了哪里?

  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看到两个方面。

  第一,广东的发展是一个非常不均衡的省份,而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比较均衡。这就意味着广东省级财政需要筹集更多的钱,用来转移支付。

  我之前的文章分析过,广东不均衡是地理和历史造成的。广东山多,是上述几个经济、人口大省里平面面积占比最低的。最大平原,就是珠三角冲积平原。

  再加上香港、澳门的特殊性,以及后来特区的建设,珠三角对人口、产业有极大的吸引力,造成了广东经济总量、人口高度集中在珠三角,税收也产生在这里。

  发展的不均衡,让省里需要统筹更多资源来扶贫,支持粤北、粤东、粤西的发展。

  所以,广东的省级财政比江苏、山东、浙江强势。后面这三个省,发展比较均衡,需要财政转移支付的量小一些,省级财政不用拿走那么多钱。

  其实,广州并不是对省级财政贡献率最高的城市,最高的是东莞、佛山。因为广州获得省财政的返还远比东莞、佛山高。

  广州的真实财力也被隐藏了。

  比如按照广州公布的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当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4.7亿元,这看起来的确不多。

  但如果再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24.1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0.4亿元、调入资金327亿元、上年结转102.9亿元、债务转贷收入18.8亿元后,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287.9亿元。

  省财政2024年这一年,就给广州返还了624亿元!

  而2024年广东省财政层面的转移支付总金额为4948亿元。广州一个城市就获得了624亿元,占比12.6%!

  最近两年,广东没有公布各地获得转移支付的数据。但网上流传着一份2022年省内转移支付情况的数据:

  可以看到广州虽然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但获得的省财政支持远比其他城市多。

  另一方面,广州土地面积大、卖地收入多,可以补贴自己的财政。

  比如2024年,广州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是卖地收入)1281.7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了21%,但仍然是广东的一哥。同期深圳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只有475 亿元,东莞164亿元,珠海91亿元。

  最后总结一下:

  1、非直辖市不存在二级财政,就连5个计划单列市也需要向省财政上交,只是比例较低。计划单列市是经济上的直辖市,或者“二级直辖市”,是中央管理经济、人口大省的方式。说白了,就是不能让一个省太庞大。展望未来,还会有计划单列市“转正”成为直辖市,重庆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2、广东省级财政统筹力度比江苏、浙江、山东更大一些,是因为内部发展极不均衡。在这个统筹中,东莞、佛山是对省财政贡献率更高的城市,广州通过获得巨额补贴方式,财政自用率高于东莞、佛山。但跟深圳、珠海、杭州、南京比,自用率略低一些。

  3、广州最近几年被一些城市赶超,跟财政因素的关系不大。主要是产业不够新,需要转型升级。比如广州全国性房企总部比较多,房地产调整给广州带来的“反向杠杆”压力更大;广州原来是汽车第一城,但以燃油车、合资厂为主,现在需要转向新能源、智能化、民族品牌,这需要一个过程。

  4、从汇聚的真实财富看,广州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月末为9.22万亿,仍然稳居内地城市第四,比杭州多1.1万亿,相当于“重庆+郑州”。也就是说,重庆需要叠加另外一个比较强的二线城市,才能赶上广州。

  比较城市发展水平和实力的时候,只看GDP的都是伪专家。资金总量、发明专利、科技研发投入等指标,远比化了妆GDP重要。

  所以,广州远不像一些网友想象的那样衰。它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城市,只不过正在经历转型之痛。由于广州市场化程度、民间自由度较高,人口规模庞大、年轻,这座城市依然值得看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0 04:56 , Processed in 0.1875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