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9|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6月14日【第2025-1265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3日以色列悍然军事打击伊朗事件后续观察

  【新闻报道】

  6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电话采访时称,他和他的团队事先知道以军即将袭击伊朗,但仍然认为美伊有达成核协议的空间。特朗普称:“他们(伊朗谈判代表)又没死,凭啥不谈?”

  6月14日,尽管伊朗取消了美伊第六轮间接谈判,但原定参加谈判的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表示,美国并非当前军事冲突的当事方,不应与以色列混为一谈。他表示,如果以色列停止袭击,伊朗有可能重返谈判桌。

  【讨论纪要】

  ●如果最终经观察我们确定伊朗这次搞的还是“假报复”,那我们此前就“伊朗内部有些人欲借美以之手清除异己”的初步评估就得到进一步证明

  据伊朗官方媒体13日的报道,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在内的多名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以及多名核科学家在以色列发动的空袭中身亡。与此同时,以色列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了军事打击,且对伊朗发动连续多次空袭。与之相比,从目前伊朗的报复情况来看,力度显然还是不够的。

  6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说:“我们什么都知道”,也就是说,尽管美军没有直接参与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但美军却有全程参与。袭击要么经过伊拉克上空,要么经过约旦、叙利亚上空,如此精准的打击,没有详细的情报以色列是无法做到的,而对以色列提供情报支持的就是美国。

  6月14日,伊朗军方高层人士对当地媒体表示,“战争规模将会在未来几天内持续扩大”,伊朗方面将继续对以色列境内的目标采取行动,同时正在计划对中东地区的美军基地开展打击。

  类似的表态在2020年1月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前旅长苏莱曼尼遭遇美军无人机定点清除发生后也曾出现过,但在经过密切观察后,从当时美方最终给出“零伤亡”战报以及在伊朗“报复”之前通过伊拉克政府事先给美国预警的细节判断,伊朗所谓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假报复”。非常有趣的是,此前叫嚣伊朗敢报复就对伊朗进行“不对等”打击的美国,在“零伤亡”战报出现后突然“示好”伊朗,表示不打算升级战争、且与伊朗可以进行“不设条件”的谈判。

  前不久,伊朗外长阿拉克奇在致联合国的信中明确表示:“如果西奥尼斯特政权攻击伊朗的核设施,美国政府也会受到牵连,承担法律责任。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3日晚间通过伊朗官方媒体发表声明,称伊朗武装部队将采取武力行动,彻底摧毁以色列政权。

  基于伊朗在类似事件处理的历史过往中有过“假报复”的劣迹,既然伊朗方面在本次以色列悍然军事打击伊朗,尤其是军事打击核设施,并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军事高层和核科学进行“团灭”事件发生前,以及事件发生后都有明确表态,如果伊朗不想被外界再次怀疑对以色列进行的报复是“假报复”,那就请兑现承诺。话说回来,如果最终经观察我们确定伊朗这次搞的还是“假报复”,那我们此前就“伊朗内部有些人欲借美以之手清除异己”的初步评估就得到进一步证明。

  ●美方针对伊朗内部意欲引导伊朗内部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甚至诱发伊朗内部发生内讧,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俄罗斯身上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来看两则新闻报道。

  6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电话采访时称,他和他的团队事先知道以军即将袭击伊朗,但仍然认为美伊有达成核协议的空间。特朗普称:“他们(伊朗谈判代表)又没死,凭啥不谈?”

  6月14日,尽管伊朗取消了美伊第六轮间接谈判,但原定参加谈判的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表示,美国并非当前军事冲突的当事方,不应与以色列混为一谈。他表示,如果以色列停止袭击,伊朗有可能重返谈判桌。

  当地时间6月13日,伊朗宣布正式退出与美国的核谈判。然而,在特朗普表示“美伊有达成核协议的空间”后,仅过去24小时,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就表示“美国并非当前军事冲突的当事方,不应与以色列混为一谈。他表示,如果以色列停止袭击,伊朗有可能重返谈判桌”。

  结合本次遇袭身亡的多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层和强硬派一并观察:

  第一,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对“伊朗内部有些人欲借美以之手清除异己”这一初步评估;

  第二,伊朗对以色列进行有效反击的可能性在进一步降低;

  第三,从特朗普的相关表态不难看出,美方针对伊朗内部极尽明显挑拨离间之能事,意欲引导伊朗内部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甚至诱发伊朗内部发生内讧。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俄罗斯身上。在上次俄罗斯战略军用机场遇袭后,俄方调查并逮捕了一批嫌疑人。尽管这与普京特工出身,疑心重,密不可分,但在此之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也曾通过“公布袭击策划细节”做过类似诱导俄方内部发生内讧的事情。这种做法的逻辑在于,不排除俄罗斯、伊朗内部某些位置重要的人,即便此前他们很忠诚,但因某些事情,比如,在对方刻意挑拨、诱导下遭遇严重怀疑,或遭遇冤案等,为“求生”不得已而成为叛徒。值得一提的是,伊朗内部早就积累了丰厚的可能导致此类事件出现的土壤,比如,苏莱曼尼遇刺事件,前总统莱西直升机事故遇难事件等,早就已经把伊朗内部搞得错综复杂。再加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伊朗内部存在的特殊性,比如,长期经商,和伊朗政府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等。

  这样一个情况异常复杂的伊朗决策层很难在关键时刻做到有效决策,同仇敌忾,尤其以佩泽希齐杨为首的所谓“伊朗改革派”上台后,在伊朗对外政策比之以往更加倾斜地运行在“投降主义路线”之上。尽管在表面上看,伊朗并不是一个君主制国家,施行共和制,是一个“共和国”,但伊朗却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的最高领导人为“最高领袖”或“最高精神领袖”,尽管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帝王或君主那样世袭,但本质上就是伊朗的“君主”。这样的国家统治阶层以私利为主,私利当头,反而将国家利益撇在脑后。

  美国之所以选择与沙特合作作为建立石油美元制的重要基础,原因在于伊朗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信众中占少数,再加上相比于伊朗,沙特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国家,更善于寻找强者合作。此外,在遏制中东伊斯兰教逊尼派势力的问题上美国也没有选择伊朗,而选择了以色列。于是,沙特成为美国的“中东经济钢钉”,以色列成为美国的“中东军事钢钉”。同时,美国又通过挑拨中东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起到分化中东国家,稳固美国中东政策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已故伊朗什叶派领袖、阿亚图拉、革命领导人霍梅尼,也就是哈梅内伊的前任,于1979年2月1日,在流亡国外15年后,于当日上午乘专机从巴黎返回德黑兰。也许就是因为霍梅尼拥有的这种浓厚的欧洲政治背景,或是伊朗方面每每遇到重大事件,总喜欢和欧洲磋商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伊朗和欧洲之间的关系也能从伊核问题上找到蛛丝马迹。

  在以色列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之前,还曾经打击过伊拉克的核设施。伊拉克的核设施最初是法国人搞起来的。所以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期间,欧洲普遍持反对态度。伊朗的核设施最初则是德国人搞起来的。在伊核协议签署后,主导权才慢慢转交给了俄罗斯。也就是说,中东的确至少有两个国家的核问题与欧洲有关。

  综上,我们也能看出,伊朗统治阶层之所以选择反美,并不是因为其不愿意和美国合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出于种种原因,没有选择伊朗;另一方面,从政治层面和宗教层面,对外寻求某种合法性,以求稳固统治。

  ●伊朗遭遇以色列军事打击,是中美伦敦商贸磋商对特朗普政府而言以失败告终的直接结果

  在继续展开讨论之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6月14日,上合组织对中东局势升级表示严重关切,强烈谴责以色列6月13日对伊朗发动的军事打击。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上合组织的声明对本次以色列悍然军事打击伊朗事件不构成本质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俄方已经将电话打给伊朗和以色列,尽管俄罗斯对以色列的行为进行了谴责,但主基调是劝和。此外,俄罗斯和伊朗签有《俄罗斯联邦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有趣的是,该条约规定,“若缔约一方遭受侵略,另一方不得向侵略者提供任何可能助长侵略的军事或其他援助”。在我们看来,俄罗斯打电话也许想要向伊朗方面证明,以色列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俄方并未对其“提供任何可能助长侵略的军事或其他援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相比于中国,伊朗和俄罗斯走得更近。

  此外,伊朗这次被打,也是中美伦敦商贸磋商对特朗普政府而言以失败告终的直接结果。

  特朗普点燃加州这把火,想要豪赌一把,结果却因伦敦中美贸易磋商以失败告终而落得个鸡飞蛋打。不仅“对外三大关系”毫无进展(注,重点在于特朗普至今仍未能有效处理阶段性对华关系),且因没有搞定中国放松稀土问题管制,尤其是对美国新旧军工复合体的稀土出口管制问题,导致本轮特朗普力求整合华尔街内部共识的努力同样以失败告终。典型事件就是,沉寂多日的特朗普的死对头佩洛西突然发难,这让特朗普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危机感。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不得不选择与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勾结,通过默认以色列悍然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的方式,内对华尔街(注,尽量阻止华尔街内部迅速形成清算特朗普的共识),外对国际社会进行“双向摊牌,内外讹诈”。

  对于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的这些心思和算计,伊朗方面早有感觉。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本轮印巴冲突爆发后,本应该协助国际社会维护对其而言是“后勤补给线”且也因“巴基斯坦通道”不稳而感到威胁的伊朗,反而选择对印度表示支持,意图通过印度这个门子,攀上美国的“高枝”,伊朗知道,本次印巴冲突就是美印共谋的,于是,就上演了伊朗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帮助“异教徒”印度对付同为伊斯兰国家的巴基斯坦的闹剧。也因此,印巴冲突爆发后,伊朗是第一个急吼吼地前去调停的国家。

  无奈此时美国没有条件接受伊朗的“投诚”,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于“三大对外关系”仍未能搞定的美国需要维护和沙特之间的双边关系;原因之二在于,基于美国内部恶斗,特朗普政府现在不能选择抛弃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或者失去美国内部支持内塔尼亚胡小集团那部分资本势力的站台。对内塔尼亚胡而言,由于本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了1年8个月,即便是哈马斯,内塔尼亚胡也没能将其彻底搞定,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塔尼亚胡本人和内塔尼亚胡小集团遭受内部政治清算的危险性与日俱增。在内塔尼亚胡眼中,要么搞一个大以色列,要么彻底压服伊朗,只有做到两者中的至少一项,才有可能进一步巩固政权,避免遭遇清算。对于前者,难度太大,对于后者,相对简单。

  ●从这一点看,上合发表声明作用上聊胜于无

  以色列悍然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本质上是内塔尼亚胡小集团不顾以色列国家利益,为一己私利而进行的。伊朗,土耳其,俄罗斯,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中国和这些国家打交道,不能按中国的思维去做。

  从这一点看,上合发表声明作用上聊胜于无,毕竟伊朗是上合正式成员,虽然目前我们说上合组织已经实质性“停摆”,但起码的脸面还是要的,上合正式成员被打,总是要说两声的。

  上合核心成员国是俄罗斯和中国。俄罗斯所谓的调停本质就是“和稀泥”。中国的表态更多在外交部第一时间的态度上,只提“反对”不提“支持”,这与对巴基斯坦的支持态度有明显区别(注,中立但偏向于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就提到“支持”巴方如何如何)。此外,很多国家都对以色列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包括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印度没有阻拦上合发表声明,巴基斯坦也没有。按理说,巴基斯坦有理由因伊朗在印巴冲突中对印度的支(注,同时也损害了中国利益)持而反对发表声明,但巴基斯坦方面没有这样做。别忘了,伊朗是明确发出过,如果西方愿意接纳伊朗,伊朗甘愿成为西方“反华桥头堡”之明确信号的(注,阅读5月19日,第1245期,核心摘要)。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为什么中国在对巴基斯坦和伊朗的态度上有明显区别。对巴基斯坦我们中立但明显偏向,但对伊朗就只是就事论事,至少伊朗没理由直接向中国索取物资。

  ●但有一点对特朗普还是有用的,那就是按利比亚模式彻底解决伊朗核问题

  至于美、以这次到底能不能放过伊朗,仍需要继续观察,毕竟美国现在仍然没有条件接纳伊朗的“投诚”。但有一点,对特朗普还是有用的,那就是按利比亚模式彻底解决伊朗核问题。对美国来说,这既是对内塔尼亚胡小集团的一个交代,也是对美国内部支持极端犹太复国主义势力的一个交代。特朗普对内完全可以说,加州点的这把火,我就是有备而来,至于佩洛西,你跳出来得太早了。

  当前,前提是最终伊朗彻底妥协认怂,按利比弃核模式“自废武功”,否则,波斯湾就会燃起战火,解释,中、俄、沙特等中国国家都会积极采取各种方式策应伊朗,美军就很可能被拖下水。此外,波斯湾一旦燃起战火,对欧美金融市场在极短时间内将造成猛烈冲击,对此,华尔街绝不会容下特朗普,特朗普就会被加州这把大火反噬,被提前清算。

  对于特朗普来说,眼前只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对中国采取更大限度的妥协和让步,不惜一切代价敲定实质性缓和阶段性对华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西太方向,总体的氛围上美国在向中国示缓,但缺少实质性的行动,比如,在彻底解禁华为的问题上(注,这是我们的观点和看法,不代表国家)就几乎没有什么消息。

  在我们看来,彻底解禁华为,在性质上类似美国于西太问题上就日本问题向中国妥协、让步,其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美国很难再去“带队伍”。也许中国也知道美国做不到这一点,正好,借此机会继续卡死对美国新旧军工复合体的稀土制成品供应。至于民用领域,基于具体事务性的对等原则,美国放松到哪一步,我们也放松到哪一步。

  第二条路,全面对俄罗斯和欧洲妥协让步,但在我们看来,由于欧美关系和俄美关系,围绕乌克兰问题,中东问题是一对儿葫芦和瓢的关系,所以,想做到这一点,尤其在特朗普政府至今未能敲定有效缓和对华阶段性关系的背景下,难度堪比登天。

  第三条路,选择波斯湾这个点,伙同内塔尼亚胡小集团,玩“双向摊牌,内外讹诈”。对外主要威胁中国,对内主要威胁华尔街。所以,对伊朗当局来说,某种意义上说,借美以之手清除异己,也就是伊朗内部的强硬派,并巩固政权的动机也就有了。

  ●霍尔木兹海峡真被封锁,首先是美国的麻烦,西方的麻烦

  接下来,观察以色列军事打击伊朗一事的后续发展,核心就在于密切观察伊朗方面是否会对以色列进行实质性反击。以色列的行为无论从哪一点看(军事打击核设施,“斩首”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军事高层,消灭伊朗重要的核物理科学家等),都已经构成实质性对伊朗宣战,但到目前为止,伊朗方面没有对以色列宣战。从这一点也能大体猜到伊朗当局后续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伊朗拥有击落F35的能力,但网传照片目前真假难辨,不好判断。但是,即便是伊朗击落了F35,也无法抵偿伊斯兰革命卫队军方高层和核科学家团灭,核设施遭受军事打击带来的巨大损失。大不了是美国军事霸权的名头有损,但对以色列来说没有直接损失,至少到目前为止,以色列都是大赢。当然,本轮伊以冲突尚未结束。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霍尔木兹海峡无论因什么原因被封锁,对中国而言的确构成较大损害,比如,中国和沙特之间,伊拉克等中东国家之间的正常商贸往来都要经过这里。但中国是实体经济,起作用也有一个反射弧,需要时间。而对欧美金融市场的冲击则是极短时间内发生的,如果说“秒级影响”夸张一点,但“分级影响”“小时级影响”呢?话说,对此,以虚拟经济为主的美国都有信心能扛住,以实体生产为主的中国更有信心扛住。

  所以,霍尔木兹海峡真被封锁,首先是美国的麻烦,西方的麻烦,然后是中东国家的麻烦。所以,我们对以色列悍然军事打击伊朗,只提反对,而不会提到制裁之类的事情。反倒是,如果伊朗当局真的封锁了波斯湾,这个国家就还有药可治。当然,对伊朗的当权者而言,就算伊朗这个国家没救了,他们一样可以继续吃香喝辣。维度需要担心的就是内部强硬派势力的反弹。这恐怕也是伊朗内部有些人企图借美以之手清除异己的另一个原因。

  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内斗是国际局势重要驱动力之一。至于未来特朗普政府是否会像对付伊朗这样对付俄罗斯,首先要看美国内部恶斗是否需要这样做。从目前阶段看,特朗普政府这样做对其没有什么好处,毕竟,俄罗斯就其战略军工机场遭遇袭击一事到底如何应对还没有给出明确说法。尤其在敲定有效缓和阶段性对华关系之前,把俄罗斯逼得太紧对特朗普应对内斗是不利的。但需要强调的是,只是暂时不会。

  【相关话题】

  第8163期-在中美伦敦经贸磋商举步维艰之际,特朗普瞄着波斯湾的安全稳定问题,基于“内外摊牌,双向讹诈”摆出防御姿态的意图几何?(2025-6-12)

  第8166期-不排除伊朗内部有人为了争夺伊朗最高精神领袖继承人借美以之手发动伊朗版“土木堡之变”之可能性(2025-6-13)

  第8168期-只说“反对”不提“支持”!从中国外交部通稿细节看中方在巴、伊分别遇险时态度不同之处(2025-6-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06:48 , Processed in 0.1877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