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1|回复: 0

格兰:反内卷热潮!会怎么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市场里刮起反内卷热潮。

  起因是昨天重要会议,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把反内卷整治提到议题上,属于历史级别的高度,一夜之间,光伏、水泥、钢铁、汽车、猪肉都在搞“反内卷”的消息。

  为什么是这些行业传出反内卷的消息?

  因为这些行业都卷的太惨了。用数字说话吧::

  过去18个月里,182mm的TOPCon 组件从1.10 元/W 跌到0.67 元/W;210 mm HJT 组件更是探到0.72元/W,早已贴着现金成本线摩擦。

  钢铁行业去年亏损面 66%,14 家上市普钢企业合计亏掉 200 亿元,吨钢利润一度转负;黑色冶炼利润创十年新低,247 家钢厂,7成都在亏钱。

  猪价同样被供应过剩压到 14.3 元/公斤,刷新 17 个月新低,养殖端靠降体重和缩量勉强保现金流。

  这些数字背后共同指向一个事实:价格战只是表象,失控的供给才是根子。

  事实上,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提到反内卷。

  从去年7月开始,反内卷就被写入工作报告中,2个月前发改委还在提及整治内卷式竞争,并且颁布了一系列措施,用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这些内卷压力大的行业,往往都是由于供严重大于求,导致产能利用率低,企业不得已展开价格战,利润被快速吞噬的同时,还欠了银行贷款、上游货款,才能在生命线上勉强挣扎。

  大家发现么没有,这些内卷的行业有什么共性呢?

  答案是:这些行业的产品护城河低、没有定价权。

  这些行业商品都是高度同质化的,不管是普通的光伏产品、还是钢铁、猪肉、玻璃、水泥,各家企业的产品区分度很小,品牌溢价也很低,没有护城河,这就拿不到定价权。

  不像白酒,茅台有茅台的风味和品牌,五粮液有五粮液的风味和品牌,玻璃水泥钢铁这种、说白了除了特殊型号的,普货大家差别真的很小。

  那在各家产品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企业要怎么办?

  那可不就只能打价格战嘛。

  定价权,恰恰反映的是企业在商品涨价时,把压力传导给消费者买单的能力。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定价权问题,未来企业对上下游边清边欠和清了又欠的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接下来反内卷会怎么做呢?

  我仔细研读了政策,我理解下来大致有三种方式。

  一、清理存量

  也就是15年那套老方法, 设置淘汰落后产能、设立产能退出标准,解决掉行业尾部问题,提高头部企业竞争力。

  二、控制增量。

  通过设置硬性技术、能耗、环保、安全等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倒逼企业技术升级,如果达不到,就不能进行扩产。在企业新建或者改造产能时,必须通过等量置换或者减量置换的方式,卡新的产能增长。

  三、推动并购重组。

  这是市场中最感兴趣的部分。

  毕竟每次并购重组,都能给股价带来加大的振奋。本轮整治内卷式竞争,并购重组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武器。

  去年 9 月的《并购重组改革意见》已经把“支持产业整合”写进政策条款,龙头整合尾部很可能成为最快兑现的催化剂,所以这个机会我觉得倒是比较有戏的。

  那外资怎么看我们的产能现状呢?

  四个字:严重过剩。

  产能过剩的格局比起去年基本没有变化。在去年追踪的空调、光伏组件、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钢铁和工程机械行业中,有五个行业产能仍然高于全球总需求量。

  一国产能超全球需求,这就是我们的供应能力。

  大多数行业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即便市场价格走低的趋势放缓,但还没有到彻底逆转的时候。

  从高盛分析出的行业情况来看,

  光伏仍处于周期底部,但是需求不高和产品不赚钱预示了行业转折点不会很快来临,预计光伏见底,还需要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新能源汽车利润最薄,成本曲线最陡峭,在当前的下行周期中,需要完成市场整合。

  与其他行业相比,空调、工程机械和锂电池行业,因为有持续护城河的原因,表现得更为稳定,并且优势也更明显。

  很多人拿15年反内卷的大牛市说事,说我们这一轮会重现15年周期股全面牛市的场景,我认为这种想法,过于天真了。

  且不说外资的报告说周期见底还有很长时间,我简单聊一聊为什么不可能出现15年那样的盛况。

  简单将,2015 年能“硬切”落后产能,是因为有充沛的需求托底、资金托底和外部市场托底;

  还记得15年那会房价涨的多快吗?

  我都不想说当年的政策有多宽松:棚改货币化、PPP、六次降息降准、放水闸门全开。

  现在的房价呢?涨的动吗?没有15年那样的强刺激、强需求做支撑,硬切产能,就业怎么办?税收怎么办?

  而且15年去的主要是 煤、钢、平板玻璃 等高耗能、低附加值行业,淘汰对象都是为民营小厂,地方政府相对愿意牺牲。

  现在呢?过剩集中在国家“十四五”刚重点扶持的新能源光伏产业,就算是钢铁煤炭这些传统产业,民营小厂早清理完了,剩下的也往往是地方龙头国企,不少项目用了政策性贷款、产业基金和补贴,地方政府与银行都深度绑定,行政推动关停难度成倍放大,政治阻力与就业敏感度远大过当年的“地条钢”。

  所以,和15年相比完全不是一回事,就别刻舟求剑了。

  如果说15年是硬切落后产能,我更觉得今年是“软调控”,更多的是政策引导,不直接政府出手,而是比如通过各种行业协会出招,比如通过按能耗/环保/质量指标分层慢慢淘汰落后产能,再通过指导价、限价来限制恶性竞争,或者明确鼓励龙头兼并,让落后企业平稳退出市场。

  如果15年是“做手术”,那25年就是“喝中药”。

  不是雷厉风行的“关停并转”,而是依靠市场的力量慢慢出清,节奏会慢得多。

  所以今年要想做反内卷这类股票,机会无非是两种,要么是做困境反转,这可别当成长牛,仓位逢高要减,而且要警惕政策节奏差。要么是做行业龙头的兼并重组,那就是深度研究、长期持有。

  大道至简,繁在人心,如是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8:42 , Processed in 0.1875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