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5|回复: 0

格兰:周末,突发大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末,突然来了大消息。

  川普要访华了。

  根据《日经亚洲》的报道,美国正在为川普访华制定行程计划,不仅他会来,还会带数十名CEO组团来。

  可以感受到,自从6月5日双方元首打电话之后,我们和老美的交流阻碍小了很多,谈判的进展也明显加速。

  6月9日至10日,伦敦会议上,我们同意发放6个月有效期的稀土出口临时许可证,给美国车企续上了命,老美对我们放宽14nm以上制程设备、喷气发动机零部件出口。6月25日,中美签署补充谅解文件,我们向美国企业发放稀土出口临时许可证,老美取消对我们EDA软件、乙烷等产品的出口管制。

  直到周四,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告诉彭博社,中美双方已经完成了最初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算是确定签字盖章了。

  然后就是现在的访华了。

  怎么理解呢?又会和2017年的访华有什么不同呢?

  川普出访本来就喜欢带CEO,5月份就刚带着包括老黄在内的30多个商业大佬,去中东达成2万亿美元交易。2017年,川普访华的时候,就有波音、高通、霍尼韦尔等 28 家企业跟随,现场签下2530亿美元的备忘录。

  很多人问,川普这次访华,会不会中美关系的历史性转折?

  很遗憾,并不会。

  这次来访华,就是来做生意的。

  外交的历史,我是太熟悉了:

  1972年尼克松横跨太平洋,只带了基辛格和少数幕僚,却敲开了隔绝 22 年的大门,是“改变了世界的一周”。那是地缘博弈意义上的破冰,而不是做生意。

  1998年克林顿的访华,被称作“建设性接触”的高光时刻,长者花了大量时间与他商谈,为中国加入WTO铺平了道路,奠定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

  2009 年奥巴马第一次访华,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他在上海与青年对话、谈互联网自由,真正的大买卖留给了随后几年举行的战略与经济对话,访华当下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合同。

  相比之下,川普式访问的核心始终是“做大交易,签大单子”。

  2017年的2530亿美元备忘录,后来被证明大多只是意向书,但它足够制造头条,让美国老百姓又一次觉得川普赢麻了;

  这次估计还是同样套路,只是主角从波音、美国页岩油变成了稀土、AI 芯片和金融准入。我们当然也乐见其成,在经济复苏承压的当口,用点订单换取中美关系的稳定不失控,是个值得做的买卖。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们其实接下来美方公布的,跟随川普访华的CEO名单,就能猜测出议程的端倪。

  如果英伟达、苹果、高通、摩根大通、特斯拉高管跟着来,意味着双方可能对AI芯片禁售、果链、金融市场准入等问题达成交易,是中美关系可能上一个台阶的信号;

  反之,如果名单集中在能源和农产品公司的CEO,说明重头戏仍是大宗商品采购,换取关税的降低,则仅仅是中美贸易战停战的信号。

  但我想说的是,不管双方签多少单子,美国千方百计打压中国崛起的国家战略不会转向,这是双方的战略立场决定的。

  所以,如果把历次的美国总统访华打个比方,尼克松之旅比作“破冰”,里根之旅是“试婚”,克林顿之旅是“蜜月”,那么川普的2025版更像“谈条件”:

  双方闹完离婚,但发现还是想继续过下去,那就再把婚前协议重新谈一谈,也预留随时闹分家的退路。

  这次访华还有什么重大看点呢?

  是20%芬太尼关税的事情。

  在他的说法里,是我们把芬太尼前体卖到了墨西哥,墨西哥再加工成芬太尼卖进美国,美国才有了现在这种滥用芬太尼的情况,所以要对我们增加关税。

  这是很没有道理的。

  芬太尼前体,就是可以制造成芬太尼的化学品,就像白糖一样,可以做成炸药,也可以做成调味品,直接瞄准白糖厂制裁显然是不合理的。

  但是,出于对大国担当、和对出口产业保护的角度,最新的消息是,我们已经开始加强芬太尼前体管控。

  投桃报李,是人之常情。

  这一次访华,就很有可能把取消芬太尼关税,作为一个好消息宣布。

  事实上,在月初的时候,美国国务院就开始联系有中国经验的商业人士,征询川普访华的建议,甚至细致到奉茶待客的礼仪细节,从这个角度来看,川普表面上装作很强硬的做派,实际上是非常急迫与我们搞好关系的。

  川普的本质是商人,我们通过坚定的反制,帮助他做了最务实的选择。

  回到国内,讲讲大基金三期的事情。

  很多去年924之后进入市场的新股民,可能对大基金还不了解,这可以称得上是半导体行业的GJD,是半导体产业链最稳定的长期支撑。

  横向比较来看,不管是从投资持续性,还是不断提升的资金规模,其他任何产业都很难拥有这样强力的支持力度。

  大基金一期成立在2014年9月,注册资本987.2亿元,那个时候我们的半导体水平还不发达,63%的资金用在了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目的是让产业链有个底子,在大框架上实现突破。

  到了2019年,大基金二期带着2041.5 亿元,顶着对面的制裁来了。那个时候,包括菊厂在内的70多家企业和6所高校被列入禁止名单,我们想要摆脱封锁,就必须在上游做文章。所以二期的资金,有45%投向了设备与材料,35%投向了制造和封测。

  现在,我们的中低端制程已经不受任何制约,但是高端制程仍然处处受阻。

  大基金三期的投资方向是什么呢?

  显然,就是美国正在卡我们脖子的高端制程,也就是生产最尖端的芯片的能力。

  首当其冲的就是GKJ。

  可以说这已经成了中国半导体的心病了。

  从目前国内半导体的发展速度来看,先进存储、逻辑代工以及先进封装产业的进展速度,比大家看到的还要乐观。

  GKJ作为前道设备中国内目前唯一一个没有实现国产化的环节,应加倍重视。

  现在的光刻机发展到哪一步了呢?

  简单来说,小有所成。

  我们在传统的DUV光刻机领域,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28nm制程的关键设备技术验证,国产化率提高到25%,但高端EUV设备仍然没有攻克。

  总结来说,我们的GDJ技术,在DUV领域落后阿斯麦最先进的TWINSCAN NXT:2100i2个技术节点,EUV技术,存在完整代际差距,整体仍然落后国际领先水平3到4代。

  可能有同学看到GKJ离阿斯麦的最顶尖设备有差距,会感到失落,其实没有必要。

  GKJ是人类科技皇冠上最璀璨的宝石,是半导体的珠穆拉玛峰,美国人自己也都生产不了,也得靠荷兰的阿斯麦。正视差距才能解决差距,大基金三期的推出,就是要解决这个差距。

  而且,从股票投资的角度看,越稀缺,才越值钱。

  比稀缺的资产更宝贵的,是能够看出哪些资产是稀缺的眼光。

  中国科技,必将起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12:32 , Processed in 0.1563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