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5|回复: 0

环球科学:星舰测试中原地爆炸,SpaceX回应初步调查结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1 11: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人工智能 ·

  使用AI辅助写作可能会让人“变笨”

  随着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LLM)的广泛应用,其在写作辅助等学习方面的使用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这种工具对人类大脑和行为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预印本平台arXiv发布研究(未经同行评审),探究了使用大语言模型辅助写作的可能后果,特别是对认知与行为方面的影响。

  研究共纳入54名受试者,将他们分为三组:LLM组(使用LLM辅助写作)、搜索引擎组(使用搜索引擎辅助写作)、仅用大脑组(不使用任何工具),要求每组受试者完成三次写作任务。其中有18人还完成了第4次实验:LLM组的受试者被重新分配到仅用大脑组,仅用大脑组的受试者被重新分配到LLM组。结果显示,在4个月研究期间,LLM组在认知、语言和行为层面的表现均低于其他组,仅用大脑组的受试者表现最好。而且在第4次实验中,从LLM组转到仅用大脑组的受试者显示出大脑连接性降低,表明大脑参与度不足,可能存在认知上的不适应;从仅用大脑组转到LLM组的受试者则表现出更高的记忆能力,还有大脑中与语言与记忆等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被激活。虽然大语言模型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了即时便利性,但研究发现这些工具的使用可能带来潜在的认知与行为成本。不过,目前这项研究样本量有限,实验周期较短,且仅关注写作任务,未涉及其他学习领域,未来还需更多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MIT)

  · 太空探测 ·

  星舰突发原地爆炸,spaceX回应

  当地时间6月18日晚,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舰”(starship)在为第十次飞行测试做准备时,在静态点火测试中出现故障并发生爆炸,消防部门已经出动。目前SpaceX公司正在调查爆炸发生的根本原因。

  SpaceX表示,在完成单台发动机静态点火后,星舰正在加注低温推进剂以实现6台发动机静态点火时,突然发生了一次剧烈事件,导致星舰完全损毁,测试台周围的区域也受损。爆炸在测试现场引发了多起火灾,目前该区域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周边社区也未受到任何危害。之前在星舰内部进行的独立材料测试(包括毒理学分析)显示,其所使用的材料不会带来化学、生物学或毒理学风险。目前,SpaceX初步分析,可能是星舰鼻锥区域一个名为“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COPV)、用于在高压下保存气体的罐子发生故障,引起了爆炸,但他们仍在进行全面审查。此前,当地时间5月27日,SpaceX“星舰”第九次试飞未能成功,该飞船最终解体,其超重型推进器爆炸。(SpaceX)

  · 演化 ·

  鸟类如何演化出超强耐酸能力

  人类如果吃到未成熟的水果,经常被酸得龇牙咧嘴,然而许多鸟类却可以津津有味地啃食酸涩的果实。最近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一项研究指出,鸟类已经演化出了一种特殊的味觉受体,可以让它们尝不到水果过酸的味道。

  研究者将小鼠、鸽子和金丝雀的OTOP1受体(一种已知的脊椎动物酸味受体)暴露于不同的酸性溶液中。结果显示,小鼠版本的受体的活性会随酸度升高而增强,这说明更酸的食物会带给小鼠更强烈的酸味感知。然而鸽子与金丝雀的OTOP1在接近柠檬酸度的溶液中活性反而会降低,这使它们不会感受到强烈的酸味,从而能够食用令人类难以下咽的酸果子。研究者对比了编码OTOP1受体的基因片段,注意到其中一处名为G378的变异常见于更耐酸的鸣禽。进一步对比显示,这一位点很可能出现于3400万~2300万年前,并且可能与鸣禽感知甜味的能力在同一时期起源。研究者表示,这暗示着鸣禽的甜味和酸味受体可能曾协同演化,以辨别不同果实的风味。(Science news)

  · 健康 ·

  人类呼吸“指纹”表明健康状况

  每个人的呼吸模式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蕴含着大量信息。最近,在一项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的研究中,科学家仅依据呼吸模式就能准确识别个体,同时,这些呼吸模式还能为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提供线索。

  研究者开发了一套轻便的可穿戴设备,通过治愈鼻孔下的软管24小时持续监测鼻腔气流。他们为100名健康年轻人配备了这套装备,通过收集的数据,研究团队仅凭呼吸模式,就能以高达96.8%的准确率识别个体。另外,研究者还注意到,这些呼吸特征与人的身体质量指数、睡眠—觉醒周期、抑郁和焦虑程度,甚至是行为特征都有关联。例如,在焦虑问卷中得分相对较高的参与者,在睡眠期间的吸气时间更短,且呼吸停顿更容易发生变化。目前,该设备仍面临挑战。鼻子下面的管子常与疾病联系在一起,可能会阻碍人们使用。该设备也不能监测用嘴呼吸的情况,且在睡眠时可能会移位。研究团队打算设计一种更隐蔽、更舒适的日常使用版本。(Cell Press)

  · 古人类学 ·

  走出非洲前,人类生态位曾显著扩张

  当前的遗传证据显示,当代欧亚个体的大部分祖先可以追溯到5万年前走出非洲的一小部分人群。但化石证据显示,这之前人类也进行过迁徙,只不过最后没有形成长期人群,这也引发了后面这次迁移何以成功的疑问。《自然》(Nature)发表的新研究指出,人类在约5万年前从非洲向外大扩散之前,人类选择居住的生境多样性已经开始扩大。这一扩张或给予了古人类成功适应新环境的生态灵活性,为人类迁徙提供了进一步见解。

  研究团队整理了12万~1.4万年前的非洲考古遗址证据。他们用物种分布建模重建了人类的生境适宜性,其中的决定变量包括叶面积指数、年温度范围和降水量等。作者发现,人类生态位从7万年前开始扩张,以非洲西部、中部和北部最为显著,驱动这一扩张的是人类利用多样化生境类型(如森林和干旱沙漠)的增加。作者指出,这种适应能力的提升或让古人类能应对离开非洲时遇到的各种情况,为5万年前迁徙的长期成功提供了一种解释。(Nature)

  撰写:王怡博、二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5 22:51 , Processed in 0.0937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