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82|回复: 0

罗天昊:西宁,一座被低估的城市,高原上的文明奇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30 00: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十载风云激荡,青藏高原上,唯有此城,拥众百万。三十六族,却以多元共生之姿,立于西北文明之巅。

  一、均势之道:破局西北独大

  西北关外,宗教与民族,常陷独大困局。佛寺与清真寺分立峙,藏地与回疆分野。唯西宁不同。

  西宁有五大组宗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中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每年举行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三大节日。

  佛教梵音,回教诵经,于此交织。

  藏民转经筒,回民戴白帽,街巷之间,泾渭不惑。

  两大宗教,两大族群,竟成均势。

  数十年博弈、磨合、共生之果。

  这种势力平衡,放眼西北,独一无二。

  二、移民之城:熔炉炼就包容

  西宁之魂,在移民。

  西宁民族众多,汉藏回蒙土撒拉,36族汇聚。其中,汉族,回族,藏族人口过万。

  高原苦寒之地,反成民族熔炉。

  牧民下山,商贾西进,匠人北上,各族血脉于此交融。

  互助土族酿青稞,

  化隆回民拉面香,

  藏传唐卡映佛光,

  蒙古长调荡草原。

  风俗各异,却共饮一河水;

  信仰不同,却同顶一片天。

  移民潮涌四十年,人口破百万。不靠政策强推,不赖资源堆砌,全凭兼容并蓄的气度。

  西宁,开放多元之城,各个宗教,各种文化,不同族群,活力无限,奔腾却不冲突。

  (78岁的马老,河南移民)

  三、自治之智:多元中的秩序

  青海90%面积为民族自治。藏族自治州星罗棋布,回族自治县扼守要津,土族撒拉族自治乡隐于群山。三十六族,各有其土,各守其法。

  西宁为青海中枢,汉藏等多语并行。回蒙商队互通有无。自治地连成网,文化自成脉络。藏族牧民进城贩牦牛,回族阿訇入藏讲经义,土族绣娘赴京展非遗。

  自治不闭户,开放不失控。这种智慧,堪称中国民族治理的范本。

  四、语言之桥:无声的融合力

  高原之上,语言如风,穿行各族。

  汉语为舟,载经济民生;藏语为根,守文化魂魄;蒙语撒拉语土语,如繁星点点。西宁七成人口操汉语,但其它语言也很流行。

  语言并非壁垒,反成钥匙,开启理解之门。

  五、启示录:小城的全球胸怀

  西宁之小,在于经济总量;西宁之大,在于文明格局。

  当世界深陷文明冲突的焦虑,西宁的现实社会却表明:多元可共生,差异可共荣。

  佛寺与清真寺并肩,不碍信徒虔诚;

  藏袍与西装共存,不损身份认同。

  无“主流”,亦无“边缘”,唯有对差异的敬畏,对共生的执着。

  青藏高原,离天最近处,西宁矗立如碑。它不似北上广,以GDP论英雄;也不似拉萨喀什,以单一文化立身。

  西宁的文化与民族融合证明:真正的文明高度,不在财富堆砌,而在如何让不同文明载体中的族群,活得有尊严,处得有格局。

  偏居西北,经济总量不大,西宁是一个被忽略的城市。

  西宁是一座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多元民族和谐共处的移民之城。也是青藏高原上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

  西宁之神奇,恰在于此——

  偏居一隅,却胸怀天下;名不显赫,却暗藏文明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04:14 , Processed in 0.1406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