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46|回复: 0

刘晓博:整治“内卷式竞争”!剑指向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8 22: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5月27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上发布了《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召开2025年全体会议》的新闻通稿,传递了重要信号!

  会议通稿说:紧扣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加强竞争监管执法等重点任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更好履行专家咨询组职责,为提升公平竞争治理能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贡献智慧力量。

  这次会议的主题词是: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有意思的是:会议是5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但6天以后才发布新闻通稿。

  为什么会这样?

  有一种可能是:这本是例行会议,原来没有准备发通稿。但最新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官方觉得需要通过“新闻通稿”释放信号,提醒相关企业要自律。

  先看看最近发生了什么。

  最近有两大行业竞争事件,不仅引起公众热议,还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震动。

  第一件事,是比亚迪在上周五(5月23日)宣布再次推出限时“一口价”或限时补贴的促销活动。

  此次活动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优惠5.3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说:今年以来,比亚迪已多次开展限时“一口价”或者限时补贴活动,通过厂家补贴、现金补贴等方式变相降价。

  随后,某大车企董事长表示,"汽车行业的'恒大'已经存在,只是还没爆!"

  这则言论又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竞猜:到底哪家车企债务压力比较大,可能是“恒大”。

  下图转自“汽车说”,是全球主流车企和国内车企的负债率。

  国内车企的负债,主要是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有息负债比国外车商低一些。但这也引发了“企业道德”的巨大争议。

  由于大幅降价以及相关争议,在资本市场上高歌猛进的比亚迪,本周股价大跌。H股周一跌了接近6%,周二跌了2.2%,今天收盘又跌了超过2%。

  其他汽车股,比如上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股价也都出现了下跌。

  其实早在去年11月末,比亚迪发函要求供货商降价10%的时候,我就在“华南商业评论”的公众号里预测,2025年将成为新能源车的大洗牌之年,最惨烈的淘汰赛会全面展开。

  财务不稳健、市场占有率偏低的车企,都可能轰然倒塌。汽车产能的确过剩了,需要通过优胜劣汰实现再平衡。

  第二件事,是京东、美团的外卖大战。

  京东、美团,一个主营网购,一个主营外卖,看起来井水不犯河水。但事实上,双方都已经扩张到了对方的核心领域,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美团以外卖起家,通过“小单、高频”消费,带动“低频、高总价”消费。美团不仅涉足了药品销售、文旅销售,还开始延展到3C、家电等实物商品的即时配送。

  这被京东认为“动了我的蛋糕”,不反击将会很危险。

  京东的反击方式是,通过外卖切入本地生活,以 “品质外卖+自营秒送”构建自己新的即时零售护城河。

  “京美大战”不可避免爆发了。

  至于为外卖骑手买社保,声称降低利润率,提高配送速度等,都是竞争的手段,或者说是“消耗弹药的战场”。

  这将是两大年盈利在400亿量级企业的一场对耗战。

  据报道,在5月26日举行的美团在财报电话会上,其高层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赢得比赛(take whatever measure it takes to win the game)”,此举被解读为美团将不惜一切代价参与外卖价格竞争。

  不过美团自己的解释是:“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明确指向的是反对“低价低质‘内卷式’竞争”,美团将持续加大对行业生态系统的投入,包括骑手福利保障以及商家助力金等。

  下图是美团H股的走势图,受这场“京美大战”的影响,美团股价已经阴跌了2个月,周一跌了超过5%;周二也一度跌了5%左右。

  京东股价走势也差不多:

  新能源车和外卖两大行业的新一轮内卷,动静非常大,监管者不可能没有注意到。

  此次“迟来的新闻通稿”,就是要发出信号,给相关企业提个醒。

  那么问题来了:监管部门会不会直接介入,叫停当前的激烈竞争?

  我的理解是:竞争是允许的,尤其是产能过剩的行业,不通过优胜劣汰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但竞争中要有底线,不能违规。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央在“反内卷”上两次重要的表态:

  第一次是在2024年7月末的政治局会议上,当时的提法是: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第二次是在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当时的提法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从“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显然更进了一步。

  但你要注意,在整治手段上,12月会议特别提到了“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这里面有“地方政府”的事?

  是的,有!

  尤其是在新能源车等领域,地方政府不仅给车企发放补贴,还直接参股车企,下场参与了竞争。

  地方政府下场,是为了GDP、税收、就业。它们的直接参与,可能让资源错配,让一些低效企业迟迟不能退出市场,加剧内卷。

  规范企业行为方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第一,对规模大的企业,实时监控其负债情况,避免出现大而不能倒,或者倒下后影响巨大的情况出现;

  第二,规范车企占压供货商、4S店资金的情况,缩短账期,避免过分向经销商压库存;

  第三,查处、打击骗补贴、骗退税的违规违法行为。

  去年政治局会议说的非常明白,在反内卷的同时,要“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让该消亡的企业消亡、退出,才能避免内卷的不断升级。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国家之所以要“反内卷”、“整治内卷”,除了要维护国内市场的正常秩序,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对外做持久生意的考虑。

  中国制造产能大、竞争力强、价格低,已经被全球贸易伙伴深深领教了。其他国家为了稳增长、保就业,势必加剧贸易摩擦。

  建议有关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对于已实现充分竞争的行业,应逐步取消财政补贴。充分竞争行业中处于劣势的企业,如果其中有国有资本,则应该及时退出。

  正常的、优胜劣汰的竞争,要保护。在竞争中污名化对手的言行,属于不正当竞争,应该采取监管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04:10 , Processed in 0.1094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