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71|回复: 0

肖仲华:董大姐与董小姐闹剧:人才争夺战关键时刻,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5 12: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上一篇文章《拒绝海归不只是偏见,更是对法律、政策和常识常理的悖谬》谈的是董大姐的问题,引起骂声一片。我删除了文章不是因为怕挨骂,而是因为文中置入的广告问题,不得不删除。

  这几天又出了个董小姐的大新闻,同样关涉海归与教育和科研的大话题,有些人很嚣张地要求我再谈谈这个话题,意思是看我还能不能继续为海归们辩护。

  董小姐是海归没错,但她是否能代表海归,这显然是一个需要单独讨论的问题。就如同董大姐说拒绝使用海归,似乎海归全都是间谍一样,说海归全都是镀金学历,犯的都是以偏概全或以全代偏的低级错误,很可笑。

  有人说,董小姐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巴纳德学院,相当于中国的独立学院,差不多就是个三本,所以不符合北京协和医院的4+4医学博士的招生标准。这一点很关键,因为这关系董小姐攻读北京协和的医学博士是否违规。对此,我只想讲一点常识,巴纳德学院成立于1898年,比任何一所中国正式的现代大学都要早。巴纳德学院尽管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正式学院,但该学院仍然作为相对独立的文理学院在美国文理学院中排名第14位。很显然,这完全是符合北京协和4+4博士的招生标准,即符合“全美文理学院排名前20”的标准。

  把巴纳德学院与中国的三本相提并论,我只能说讲这话的人是井底之蛙,只知有三本,不知有历史悠久的文理学院。

  如果董小姐不存在招生违规的问题,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那些人正在攻击的北京协和4+4博士培养模式是否存在所谓公平的问题了。

  4+4博士模式,在医学领域不只北京协和有,中国几家大的医学教学和科研机构几乎都有,比如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的医学院就都有这种招生和培养模式。医学领域之外就更多了,本科之后直接读博士,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本科与博士直接衔接的“直博”方式,一种是所谓的“论文博士”。前者是在本科招生时就依据个人的学习和科研禀赋确定入学后直接从本科读到博士,中间省去了硕士阶段。后者是在取得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已经发表的科研论文),证明了自己具备博士水平,所以可以直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不管哪一种,总之都是优秀的拔尖人才才可能享有4+4模式的博士培养资格。

  北京协和的4+4模式是否存在公平问题,这关系到国家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的大政方针。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国家相继出台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政策,除了“强基计划”,还有交叉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其中的简单道理是,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一定是以相当完善的知识架构体系为基础的开拓创新型人才。而完善的知识架构体系不可能靠过分专业化的知识分类培养来实现,得靠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培养才能实现。这就是北京协和推行4+4博士培养模式,招收跨学科本科生攻读医学博士的背景原因。

  举个简单的例子。学计算机专业的人,如果不懂经济学和财务知识,是一定不可能设计出出色的财务软件的。我是工业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攻读计算机专业硕士,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十余年。期间就从事过财务软件的开发设计,亲身体验过不懂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真正从事相关应用领域研究开发的道理。这也正是我后来博士阶段转向攻读经济学博士的原因所在。

  那些把跨学科招生,以培养交叉学科或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解读为“半路出家”的不公平招生模式者,其实是几千年科举制度的绝对受害者,绝非真正的明白人。范进50多岁中举,一辈子攻读四书五经,他固然熟知四书五经的各种教化,请问他到底能做什么?除了依据四书五经去教化更多人,还能做点创新创造的科研或管理贡献不?

  认为交叉学科或学科交叉的招生培养模式不公平者,其实也是最功利的一群人。他们认为自己辛苦科举,好不容易中举了,就得是享受最好的工作机会和最好待遇的人。他们完全不知道工作和待遇实际上应该与实际的能力与贡献挂钩,而不是读书的时间长短与辛苦程度。

  我们要知道,以交叉学科或学科交叉为基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方针政策,尤其是在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背景之下,这种国策尤显重要。

  无论是国家间竞争,还是企业间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除了按部就班的自主培养,还有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培养。这就是留学的意义,也是国家要大力吸引海归回国工作的原因所在。二十大报告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多次强调,人才培养的战略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范式,不是闭门造车的范式。国家花大力气搞“千人计划”,以巨资投入吸引海归回国,为的就是要打赢人才竞争的人才争夺战。

  今天,海外华人和华裔学者正面临美国排华风潮的巨大压力,这本应该是中国打赢人才争夺战的绝佳机会。可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相继出现了所谓“拒绝使用海归”的董大姐言论,接着又出现了以海归身份攻读4+4医学博士涉嫌腐败的恶性事件。舆论的矛头直指国家吸引海归的人才战略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尽管他们扛着公平和反腐的大旗,但他们攻击的矛头所指,显然不只是个别的间谍或腐败案例,而是整体的大政方针。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不能不令人警惕。

  海归中可能有间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可能有腐败,这都不能排除。有间谍就抓,有腐败就反腐,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因为存在个别现象就否定整体的国家战略,这当然是司马昭之心。

  董小姐的私德问题应该依据法律途径去解决,但不必上纲上线成为否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借口。董大姐一棍子打死基本国策的不当言论应该追究,不能任由这种与国家唱反调的小聪明继续猖蹶下去。有关部门不要装看不见,应该出来声明正义,正视听,纠歪风。

  高喊抓间谍者,里面可能有真间谍。高喊海归都是学渣者,其实多数都是真学渣。那些对留学和海归人才持全盘否定态度的人,没有几个是在国内通过高考考上了好大学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都是没上过大学尤其是好大学的人。不信可以较真。我本人本硕博全是国内985高校,但我并不因此而否认鼓励留学和吸引海归的重大战略意义。那些在我文章后面破口大骂者,敢不敢同我比一下本土的科举学历呢?如果不敢,你又有何脸面对留学和海归大放厥词?

  我还要敬告某些人,你们看一看中国头部高校的大牌教授名录,看看有几个不是海归。你们再看看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名录,看看有几个不是海归。DeepSeek没有海归是事实,但不要忘了,他们的老师里有海归。自立自强不是闭关锁国,公平不是科举进仕,会考试不是真人才,这是今天全人类对教育科研最基本的共识。不要反其道而行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22 20:55 , Processed in 0.0781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