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7|回复: 0

大树镇长:你想守护的共识,也许从未存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5 08: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协和董小姐这件事让大家很愤怒,有人认为已经上升到“动摇共识”的程度,呼吁要严查严惩。

  小镇非常支持对这件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但小镇还是想提醒大家:

  各位印象中“通过高考维持阶层流动,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所谓共识,也许并不存在。

  或者说得温和一些,“根据高考成绩和本科学校决定人未来过得好不好”的“学历出身论”,最多是一段特定历史时期里的现象,而这段历史正在走向终结。

  先说前者,我们的媒体甚至官媒固然非常重视教育,但官媒对阶层分化甚至对于阶层的存在本身,都是比较避讳的,更不可能直接表达“通过高考实现阶层流动”这种意思。

  官媒最多表示“要脱贫先读书”或者“读书改变命运”,请问里面有一个字提到阶层吗?

  “我只说好好学习知识能找更好的工作,你说阶层流动,什么是阶层?”

  我们印象中“读书改变命运”的例子,高度集中于80年代初和2000年代。

  前者是改革开放之初,从备战经济转为常态经济并初步承接国外制造业后,有了巨大的经济增量可无痛地分配给寒门。

  而且人事清理和老人退休又会空出大量的权力岗位,很多普通人就这样不知不觉走上高位。

  后者是入世后全面承接了西方的产业转移,以出口制造业的爆发式发展为基础,对技术、法律、经管等能对接西方的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井喷。

  于是很多寒门也借此跳过了龙门,而且因为机会来自外部增量,他们不需要得罪任何老登。

  小镇曾在《如何对待公平》里指出,后三十年保证公平的方法,是对外开放引入大量经济增量;而权力对这些外来经济增量的控制力较弱,所以下层有机会分到比较大的比例。

  四十年前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是填上了十年后权力的空白;过去二十年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是尝到了外向型经济大发展的红利,间接或直接给欧美当监工。

  当然也能继续说,未来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是参与了国内产业升级的洪流。但问题是,产业升级后你卖给谁?你没有市场和利润,拿什么改变命运?

  随着懂王挑起关税战,近二十年支撑学历变现的外向型经济基础已经不在,建立在其上的“通过读书维持社会流动”的所谓共识,自然难以再维持。

  过去近四十年能流行“读书实现阶层流动”的理论,是正好遇上80年代初改革开放+00年代初入世这两个史诗级增量注入的历史性巧合,这种巧合可遇而不可求。

  这时,是寄希望于继续向从前一样以“流动”代替“公平”,还是到了该正视分化,努力治愈财富分配结构的时候了?

  我们总不能指望再吃到一次天降历史红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22 21:07 , Processed in 0.1094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