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1|回复: 0

肖仲华:到底谁挑起了新一轮印巴冲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副总统到访印度第二天,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就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26人死亡,多人受伤。至于是谁发动了这次袭击,印巴双方以及印巴地区的各种恐怖组织都在各执一词。

  声称对此次恐怖袭击负责的,有该地区的多个恐怖组织,但印度方面却一口咬定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克什米尔抵抗运动”,一个不曾出现过的新恐怖组织,并且咬定该组织背后支持者是巴基斯坦。巴方矢口否定,说是印度自导自演,把自己境内发生的事情强加给巴方。然后是相互对骂,对骂完了就是相互小规模开火,再然后是双方都在大规模调动军队,准备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有一点可以肯定,袭击者是穆斯林组织,被袭击者为印度教教徒。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印度是印度教国家,如果据此就断定是巴基斯坦所为,显然是头脑过于简单了。无论是恐怖袭击还是其他事件,最简单的判断通常都是掩盖事件真相的屏障,是事件策划者们最想要的效果或结果导向。

  要搞清楚到底谁干的,恐怕得从克什米尔的历史讲起。别以为知道克什米尔是大英帝国当年设下的陷阱就是弄懂了克什米尔问题的本质,您不妨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那段神奇的历史,然后就能真正搞懂克什米尔问题,也能知道到底谁更可能策划了此次恐袭。

  大英帝国统治时期,在印度闹独立的主要是几位印度教领袖,包括甘地、尼赫鲁等大名鼎鼎的人物,当然还有辛格等锡克教教徒。可是,这印度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通过所谓“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辛苦争取的独立成果,在大英帝国的操弄下变成了所谓的“蒙巴顿方案”,建立以印度教教徒为主体的印度和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对原印度地区进行分而治之。

  “蒙巴顿方案”最阴毒之处还不是分而治之,而是允许当时全印度500多个土邦自由决定加入印巴两国中的一个。这下就乱套了。有些土邦宗教成份单纯,民众和统治阶层都信一种宗教,这比较好办,他们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与选择,比如印度教土邦加入印度,穆斯林土邦加入巴基斯坦。可有些土邦宗教成份复杂,比如人口的大多数是穆斯林,而统治阶层却是印度教徒,或者是反过来;还有些土邦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穆斯林,而是锡克教或其他宗教,这事情就不好办了。

  有许多土邦干脆宣布独立,比如朱格纳特、海德拉巴等土邦。印度不同意就开始镇压,强行收归印度。几百个土邦中最为特殊的是克什米尔土邦。当时克什米尔的主要人口是穆斯林,可统治者却是印度教徒,其中主要领导人辛格还是锡克教徒,这导致当时的克什米尔在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的问题上很纠结。克什米尔的穆斯林毕竟是大多数,他们一看这架势,就干脆宣布起义了。统治阶层一看起义了,于是就投靠了印度,然后就是战争。战争打了差不多两年,最终在联合国调停下实现停火,并以停火线为分界线,形成今天这个局面。

  所以,克什米尔与今日南北韩有些类似,双方在该地区只是暂时停战,并没有通过和平协议结束战争,更没有确定正式的国界。双方在那里时不时发生冲突是家常便饭。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霸相争,印巴各找靠山。印度虽然声称不结盟,但显然更多倾向苏联,而巴基斯坦则与美国保持眉来眼去。这个时期,尤其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美国在巴基斯坦培养了许多恐怖组织,以增强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在此次克什米尔恐袭发生后,美国记者采访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问防长对巴基斯坦这些年一直存在许多恐怖组织怎么看。巴防长直接回答说:“这要感谢美国过去几十年对巴基斯坦各种恐怖组织的大力扶持”。一点没留情面,但讲出了实情。

  尽管冷战后印度与美国开始走近,巴基斯坦则对美国有些疏离,但美国支持巴基斯坦恐怖组织的情况一直在沿续,至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地区真正在变化的,是印巴双方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印度近年经济增长较快,军力也随之增长。尽管多数是“万国牌”军事装备,但数量可不少。巴基斯坦则依靠东方大国的扶持,军事上并不比印度弱。

  在如今美国开始衰落,俄罗斯开始不甘寂寞,而东方大国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印度多少有些彷徨和恐惧。既知道美俄都不太靠得住,但又不得不拉虎皮扯大旗,想借美国之势时不时给东方大国制造点麻烦,以图遏制东方的崛起。而一旦遭到东方的还击,又不得不收手消停一会儿。这种背景之下,巴基斯坦反倒是很干脆,直接就抱了东方的大腿,不再含糊了。

  拜登时代搞什么印太战略,印度感觉机会来了,于是跳得很高,同当时的日韩菲等国一样。可是川普上来,印度又开始落寞。在川普关税战遭遇滑铁卢,昔日盟友如欧日加澳英等国都不配合川普的情形之下,川普想起了印度。于是就有了万斯访印。

  印度似乎又被打了一剂鸡血,以临时性加征中国钢材12%关税为见面礼欢迎万斯,然后是宣称美印如何共建美好未来。演完后莫迪去了沙特,貌似是想传达美国的某种信息,留下万斯带着印度籍的妻子在印度溜达,不巧此时就出现了克什米尔恐怖袭击。

  事情发生在万斯访印尚未结束之时,不能不令人有诸多猜想。

  如果说是印度在自导自演,这可能性似乎也并不大。尽管印度想扯美国的大旗,但要说印度真的相信今天的美国,真敢一屁股坐在川普的大腿上,然后扮演第二个乌克兰的角色,这恐怕也是想太多了。莫迪没有泽连斯基那么傻。泽连斯基是美国人直接选定的总统,莫迪可不是。

  从美国的战略看,要拉拢印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挑起印度与亲华的巴勒斯坦发生冲突与对抗,这显然是进一步将印度绑上美国战车的最好办法,同时又间接拉东方大国下水。万斯亲赴印度坐镇指挥,这不是没有可能。万斯上一站拜访罗马教皇,几个小时后教皇死掉了,许多人怀疑万斯做了什么手脚,谁又能排除可能性呢?毕竟这世界上巧合的事情很少,多数是有计划和预谋的。

  莫迪对克什米尔恐袭的反应很强烈,表现明显过度,比如利用上游的水库对巴基斯坦制造干旱与洪灾,这的确很损,多少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表演这样的戏码,显然忽视了东方大国可以在印度河的更上游建水坝。

  有时候气急败坏也是一种表演,不知道莫迪是真敢对巴开战,还是表演完套路后就适可而止。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印巴真打起来还真就未必是坏事情,美国固然可以给印度提供武器,就像对乌克兰和以色列一样,但巴基斯坦的背后也不是没有人,打的依然是代理人战争而已。现实的问题在于,美国真有能力支持印巴之间打一场俄乌那样的战争,乌克兰的今天就不至于如此悲催,印度恐怕也不会好到哪去。这对印度的近邻而言,难道真的是坏事么?

  从这个角度看,到底谁制造了恐袭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印度是否真敢开战。开战,这恐袭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曾经说过,川普绝对不是什么和平使者,他同样会随时可能发动战争。只不过,俄乌战争不是他想要的,巴以战争也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战争在哪里,何时打,这得看他关税战的最终成败。当讹诈不成,他不仅会明抢,还会更进一步疯狂地将世界推向万仗深渊。我们千万不能太天真,真相信世界大战没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2:06 , Processed in 0.1250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