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刘晓博:不跪!传递了什么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的公众号和视频号,同时以中文和英文发布了题为“不跪!”的短视频,重申了中国对关税战的态度。

  文章以台风眼为比喻,回顾了当年美国对日本、法国核心产业上的打压,阐述一个道理:

  向霸权低头就如同饮鸩止渴,只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历史已经证明,妥协退让难求网开一面,卑躬屈膝终致步步紧逼。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妥协求合作,则合作亡,中国不跪!

  下面是英文版:

  外交部长王毅于10多个小时之前,在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时表示:妥协退缩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

  他还说:现行国际体系支撑着世界的稳定与繁荣,美国作为这个体系的最大受益者却正在走向它的反面。人们看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公然登场,胁迫和霸凌不再需要伪装,国际关系的发展基础受到持续威胁。

  不跪!这是继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把关税博弈定性为“国际经贸斗争”后,官方用网络、民间语言发出的最强音。

  过去几年,一直有这样的声音:如果中国坚持韬光养晦的策略,应该可以获得更长、更好的发展环境。

  但这是一厢情愿。当中国经济达到美国三分之一的时候,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开始着手遏制中国。当中国经济达到美国三分之二的时候,2018年的第一次贸易战爆发。

  美国在“猫爪必须在上”的问题上,从来都不含糊。无论你是盟友,还是非盟友。

  现在,中国制造已经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的权重,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占国际贸易份额全球第一。在多个重要工业产品的市占率上,达到了全球的50%以上,造船新订单甚至达到了70%以上。

  中国人用自己的吃苦耐劳,正沿着全球产业链向上演进。我们先在家电手机上实现了历史性超过,现在正在汽车上实现超越。未来还将在人工智能、芯片上实现超越。

  中国的实力已经藏不住了,无论怎样做都将成为美国遏制的头号目标。

  不经历风雨,不会有彩虹;不经历风暴,永远不会得到宁静。火星撞地球不可避免,只能勇敢迎接。

  不跪,不是说中国不要谈判,不准备谈判。

  正如上述视频里说的那样: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妥协求合作,则合作亡。

  不跪,斗争,是为了争取发展空间,避免签署日本式的广场协议,造成失去的20年或30年,是希望获得应有的、合理的发展空间。

  有人担心斗争格局下,经济怎么办、就业怎么办。

  压力一定会有,增长也可能放慢。但麻烦找上门的时候,躲是躲不掉的。

  接下来,经济政策上会有大招出台,来支撑这场经贸斗争。

  最近经常有读者问:怎么还不降准降息,怎么还不出大招?

  大家没有意识到的是:大招一直在出,而且超预期、达到了历史新高,效果也非常明显。

  只是大招在变,已经不是传统的方式了。

  比如中国股市最近表现就比较平稳,比美股强多了。如果按照几年前的逻辑,这样大的风浪,一定会大跌,2500点都未必能守住。

  为什么没有大跌?因为真金白银杀进去了。中央汇金亮出了“类平准基金”的定位,央行表态“流动性管够”。另外,上市公司回购、分红都创了历史新高,众志成城的感觉出来了。

  最近各大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或者近年新高,也都跟主力护盘有关。

  总之,国家稳定、活跃股市的力度空前。这可能比降准降息还重要,还管用。

  降准和降息一直在“择机”,轻易没有拿出来。但官方已经表态,未来将出台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

  别小看这些结构性的、定向的政策工具,它们都曾改写过历史。比如通过PLS注资搞货币棚改,一度让楼市在2016年到2017年飙升。

  未来,国家不太会允许资产价格飙升,而是希望走慢牛。但这至少告诉我们结构性、定向的政策,同样有核弹级的,关键看怎样使用,数量有多大。

  今年财政政策的力度也非常大,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也是史无前例的。

  最近,发改委等部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多项既定政策将在二季度落地”。

  这些政策里就应该有降准、降息,以及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

  目前官方手里拿着很多牌,但不准备轻易“梭哈”,要继续观察形势演变,然后再打出来。二季度末,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正如我此前在文章里分析的那样,特朗普最大的短板是时间。还有1年多,他就要面对中期选举,如果通胀飙升、老百姓生活质量下降,美元资产又低迷不振,共和党将失去中期选举,特朗普的后2年任期将变成跛脚总统,他想干第三任也将如梦幻泡影。

  所以,他有很大的动力在明年11月之前跟中国达成协议。

  由于他的反复无常,而且以此为谈判策略,中方不会轻易上谈判桌。而是要确保达成的协议能执行,才开始谈判。

  跟特朗普博弈,第一个阶段一定是“向上叫价”,比如把关税从54%搞到145%甚至245%,就是向上叫价。这个阶段,玩的是胆小者游戏,搞的是极限施压,你必须承受住。然后,他才能的重视你,想跟你谈判。

  谈判过程中,可能还会有多次“谈崩”,甚至继续向上叫价(比如金融战)。在经历了多次谈判、破裂、向上叫价之后,才开始进入向下叫价的阶段,逐步接近,最终达成协议。

  之前,我的预判是:双方有望比上一轮(2018年4月到2019年12月)更快达成协议。现在看来,不确定性比较高。明年11月初中期选举之前,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但是否能达成协议尚不确定。

  美国财长的预测是,或许要2到3年中美才能达成一个“大的协议”。如果是大的协议,能长期执行,2到3年的博弈也是值得的。

  在这个过程中,振兴国内市场、启动国内消费就变得非常重要。未来,会有全民消费券吗?会有进一步刺激楼市的政策吗?我认为,概率比较大!

  让我们坐等2025年版的宏观政策拐点,就如同去年9月24日(央行发布会)到9月26日(政治局会议)的拐点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1:59 , Processed in 0.1250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