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9|回复: 0

徐吉军:法兰西雄鸡再遭羞辱,这样的总统谁领走?白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4月26日,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下,在罗马教皇方济各的葬礼上,法国总统马克龙惨遭撤椅子的风波,已经演变为法国内部的一场政治风波。早已风雨飘摇的马克龙,支持率再次下跌,在国内的威望已经跌到了零点!

  乌克兰代表团发布的照片中,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站在一起,旁边是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马克龙的一只手搭在泽连斯基肩上。

  这张照片似乎暗示,斯塔默与马克龙在这场庄重葬礼的背景下,促成了2月28日白宫吵架之后特朗普与马克龙的会面。

  或许马克龙以为能够扮演美国乌克兰之间的斡旋者,然而显然斯塔默比他聪明。网络上流出的视频显示,特朗普、泽连斯基、马克龙三个人一起走向大厅中间的会面现场,场地中间摆着三把椅子。然而,就在即将落座的时候,特朗普用高大的身躯挡住了马克龙前行的脚步,并且用手搭在马克龙的肩膀上,对马克龙说了几句什么话。

  随后,已经摆好的第三把椅子被匆忙移走,马克龙在会谈的边缘被迫离去,似乎意味着美国再次向欧洲宣示俄乌冲突是美国说了算,欧洲只能靠边站。

  事件发生后,法国极右翼政党“法兰西崛起党”领袖尼古拉·杜邦-艾尼昂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要求马克龙辞职,称这场外交羞辱让法荣誉扫地。杜邦-艾尼昂指责特朗普如同打发侍从般拒绝马克龙参与会晤,认为是对法国国家尊严的践踏。

  事实上,这场风波只是法国当前政治危机的冰山一角,背后折射出马克龙领导的法国深陷内外交困的窘境,以及美国对法国日益显著的蔑视与轻视。

  一、椅子风波背后的权力博弈!

  根据俄罗斯《消息报》和英国《Metro》的报道,马克龙见到泽连斯基时,与之热情拥抱,却对特朗普伸出的手视而不见。也许马克龙是向特朗普示威法国对乌克兰的特殊关系,但随即遭到特朗普的反击,最后一刻将马克龙排除在会晤之外,仅与泽连斯基一对一对话。

  这一事件看似偶然,实则暗含美法关系的深层裂痕。

  2024年11月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以来,美国优先的战略对传统盟友关系造成冲击。

  从2月初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在斡旋俄乌冲突时已经多次绕过欧洲直接与俄罗斯接触,甚至施压乌克兰接受对俄让步。

  4月初,关税战爆发后,美国对法国商品加征关税、威胁制裁欧盟,导致法美贸易额大幅下滑。

  这次撤掉椅子,无意是美国当众打脸法国,就是对马克龙一贯高调做派的蔑视。

  在美国的大棋局中,法国根本没有资格和实力与美国平起平坐。这就是特朗普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2025年2月,马克龙到访美国,试图协调美欧关于俄乌停火谈判的立场,但是特朗普对法国主张继续援助乌克兰以压服俄罗斯显然并不认可。

  在新闻发布会上,马克龙强调必须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以威慑俄罗斯,但特朗普并没有提及类似的观点,他要么在马克龙提到俄罗斯时闭上眼睛,要么看着前排代表团。

  两个人只能草草结束发布会,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共识。

  随后,美国直接与俄罗斯会谈瓜分乌克兰的方案,将乌克兰摆上了餐桌,将欧洲踢出了俄乌停战会谈。

  美国与法国的较量,不仅体现在两国关系层面,还包括美欧关系的调整和改变。美国针对法国和欧洲采取的种种限制措施,都导致法国国内民意越来越质疑马克龙的亲美路线。

  二、危机不断!

  如果说外交挫败是马克龙危机的导火索,国内政治动荡是执政根基动摇的根本问题。

  2024年6月,在欧洲议会选举中,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惨败,极右翼“国民联盟”与左翼“新人民阵线”崛起,迫使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并提前选举。

  最终,马克龙的政治豪赌输的很惨,左翼联盟成为议会第一大势力,极右翼排名第二,中间派沦落到第三势力。虽然左翼联盟与极右翼政治主张对立,但在联手对付马克龙的时候还是能达成一致。

  马克龙任命保守派共和党人巴尼耶担任总理,在预算案发生争议后,被左翼联盟和极右翼联手投了不信任票,成为62年来首位被赶下台的法国总理。

  法国的国内反对派将马克龙定义为脱离民众的精英,极右翼领袖勒庞抨击马克龙背叛法国主权,左翼联盟批评马克龙向资本妥协。

  从国内政治生态来看,马克龙已经左右为难两头受气。

  2025年1月,马克龙在新年致辞中承认提前选举引发更多难题,支持率跌至历史低点,60%的法国民众希望他立即辞职。

  但是,马克龙明确表示绝不辞职,要坚持到任期结束。

  至此,马克龙在任内几乎不可能再做出任何事情,只能被议会主导政局。

  马克龙处于如此窘迫的境地,不可能得到特朗普的认可!

  三、法国的战略困境!

  马克龙主政以来,一直心比天高命比纸博。

  中国一直希望法国能够主导欧洲实现战略自主,但是在拜登政府任内,欧盟以及法国的几乎所有政策都直接配合美国,完全不具备自主性,这就导致法国除了迎合美国之外,表现不出任何外交独立性。

  2月28日白宫争吵后,泽连斯基跑到伦敦寻求英国和法国的支持,虽然在伦敦峰会上英法给足了泽连斯基面子,但马克龙已经根本没有兑现承诺的能力。

  为此,泽连斯基私下向欧洲抱怨“美国主导谈判,法国毫无话语权”。同时,欧盟内部对马克龙的领导力产生怀疑,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更倾向与美国合作,德国因自身政治混乱无力向法国提供支持。

  在关税战背景下,法国国内通胀率居高不下,能源转型成本激增,美国《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进一步挤压欧洲产业空间。

  内外交困的格局,使法国影响力持续衰落。

  四、马克龙的抉择!

  虽然马克龙表示坚决不辞职,但是他的选择有限。

  面对议会优势反对派,如果坚持不辞职,他就要在短期内做出让步,弥合议会分歧、通过预算案,重建民众信任。

  但是,现在法国议会左右两极对立,马克龙向谁妥协都将得罪另一方。

  马克龙的政治理念试图在“全球化法国”与“欧洲主权”间寻找平衡,却忽视了民众对公平与安全的迫切诉求。

  极右翼的勒庞以反移民、反全球化为旗号吸引底层选民,左翼的梅朗雄批判资本主义不公,两者共同瓦解了马克龙的中间派根基。

  马克龙重塑法国的抱负早已沦为泡影。

  “椅子风波”不仅是外交礼仪的失态,更是法国国际地位衰落的缩影。当马克龙在梵蒂冈被特朗普轻视时,法国民众的心情与看到泽连斯基被赶出白宫没有什么两样。

  这是法国在全球权力格局中的边缘化,需要一场深刻的反思。

  高卢雄鸡,要么重振雄风,要么进一步沉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2:02 , Processed in 0.2188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