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39|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4月10日【第2025-1221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透过美前国务卿布林肯批评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小谈中美在“关税战”较量中,国家软实力的得与失

  【新闻报道】

  4月10日,刚从美国国务卿位置上卸任的布林肯首度露面就关税风波,以及中东、乌克兰等国际局势进展,对特朗普政府的行为方式展开了批评。布林肯强调,即使未来美国和贸易伙伴可以通过谈判达成结果,但这件事向世界各国,包括一些美国最亲密盟友发出的信号是:他们必须远离美国、不能再信任和依赖美国。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美国的盟友必须更多地与中国合作。

  【讨论纪要】

  ●在应对“关税战”的问题上,中国不可能有“妥协、让步”之选择项,即便是“步步为营”也不可取

  在开始今天的讨论之前,就昨天的回顾补充一些内容。我们想要再次强调,中国在第一时间,第一个站出来对美国进行全面且犀利反击的极端重要性。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认为,即便中国没有在第一时间,第一个站出来对美国进行全面且犀利反击,也不可能有“妥协、让步”之选择项,即便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也不可行。

  在我们看来,如果中国选择妥协让步,在性质上等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对纳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由此或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主要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当然可能外溢到传统安全层面)。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安全层面,比如,洞朗事件,中国可以选择“步步为营”策略进行反击相比,今天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中国反而不能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正因为不是传统安全层面那种“火花四射”式的碰撞,非传统安全层面所谓“相对可控”反而更能彰显博弈的残酷性。且这种残酷性就体现在其内嵌了极其阴毒的“伴随战略进攻之战略测试”。中国绝不能给美帝将“战略测试成功”转化为“战略成果”的任何操作空间。否则将会产生比俄罗斯当年错误应对“两机事件”更为严重的重大战略损失,比如,欧盟将会选择跟随美国对中国增加关税,而日本、印度、韩国、越南等一众国家会紧随其后。他们不但不会对美国的霸凌行为表示反对,反而会污蔑中国“双标”和欺软怕硬。

  需要补充的是,以越南为例,污蔑中国“双标”有一个前提条件,在中国第一时间,第一个对美国进行全面犀利反击的情况下,在美国逼迫越南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时候,越南就会污蔑中国。这就叫立规矩,也就是,美国中国都不在话下,何况越南。封杀这些国家,你都惧怕美国,我们自然也惧怕美国,我们对中国加关税是合情合理,类似这样的小心思的腾挪空间。

  “关税战”是典型的美帝企图再次通过“基于实力的角度与中国对话”,且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带有明显的“摊牌”的特征,对此,中国没有任何妥协、让步的空间和可能,只能同样基于实力的角度,在第一时间,第一个进行全面且犀利的反击,向美帝以及方方面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动用这种能力坚决捍卫中国核心利益的决心。本质上来说,特朗普政府手中已经没有任何牌能够有效针对中国了,只能“借空取势”凭空臆造出一张牌,以“孤注一掷、战略冒险、狗急跳墙”之姿态极限讹诈中国。然而,中国对这样臆造出来的筹码根本不予理睬,这使得特朗普恼羞成怒。

  ●有产能,有市场,是中国在必要时刻启动“最低经济内循环”以及顺势推动“循环升级”的最大底气所在

  以上我们的讨论更多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类似的问题我们不妨也在传统安全层面加以补充。

  最近,一则外媒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在戈壁沙漠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导弹防御测试,竟然一次性向同一目标发射了多达16枚弹道导弹,以此检验其下一代雷达系统。能否有效应对“饱和式攻击”。该系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中国军事科学家将其描述为早期探测、精确测量和准确报告——这对于消除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和具有诱饵或多个可独立攻击再入飞行器(MIRV)的先进威胁至关重要。

  在我们看来,这一测试一方面是针对的是在非传统安全层面摆出一副不惜和中国彻底“摊牌”也死磕到底的特朗普政府,另一方面针对的是类似印度、日本这样的“涉核国家”。信号很清楚:无论是谁,不要有妄念,否则可能会招致灭国之灾。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所有国家都倒向美国,跟随美国对中国进行“关税战”,中国如何应对?

  在我们看来,应对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启动“兜底方案”,收复台湾,一切游戏就此结束。在某些特定阶段,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战争不一定对经济全是坏事,战争也可以拉动经济。以我国为例,借准备收台,将大量需求转向军工,使得工业产能围绕战争准备全面运作。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战争或准备战争将助力于“最低经济内循环”,比如,美国就是借助二战走出的经济大萧条。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从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外延到传统安全层面,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原则就是“量敌从宽”,其中的微妙之处大家自行体会。总之,有产能,有市场,是中国在必要时刻启动“最低经济内循环”以及顺势推动“循环升级”的最大底气所在。

  需要补充的是,4月9日,欧盟成员国9日投票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将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高达25%关税。

  在我们看来,这是中国第一个,第一时间全面犀利反击美国所获得的胜利成果,也是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发动“关税战”的重大失败。不难想象,没有欧盟的配合,贸易战也好,关税战也罢,仅凭美国一家是绝对玩不转的,更何况,美国硅谷银行“地雷”还未挖出,乌克兰还在打仗,中东政策一团乱麻,最重要的是美国内部恶斗仍在日甚一日。所以,欧盟有充分的理由对美国讨价还价,基于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对美国说“不”!

  ●尽管其脸被打得高高肿起,但“回头数钱”的快乐显然不是常人能懂的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4月9日,在两天前白宫刚辟谣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考虑暂缓90天征收关税”是“假新闻”后,特朗普突然又宣布对部分国家暂停“对等关税”90天,并表示这叫“灵活性”。

  特朗普为自己辩称,“问题在于,人必须学会灵活变通。我可以说,‘这有一堵墙,无论如何我都要穿过去’。但一直往前走,你就无法穿过这堵墙,有时候,你得从墙下面钻过去、绕着墙走或者从墙上面翻过去”

  无论特朗普如何辩解,在我们看来,只对中国加征关税,而不对其他,比如,印度,墨西哥,越南,或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加征关税,性质上等同于取消对中国加征关税。再次强调,“关税战”的本质是妄图建立美西方操纵下的“WTO V2.0”,妄图将“已经加入WTO”的中国排挤出“世界经贸圈”之外、继而迫使中国“二次入世”的,进而彻底实现用“金融防火墙”战略“天下围攻中国”。然而,在特朗普突然宣布对部分国家暂停“对等关税”90天后,这些国家都将成为中国商品转口美国的合法渠道。也就是说,中国的商品依旧源源不断涌入美国,而特朗普政府为关税政策买单的是美国基层百姓。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贸易战”不是没有上演过,从2018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对华发动“贸易战”后,尽管到今天仍未结束,但中美贸易仍未中断。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幅度没有这次这么大而已。所以,就本质而言,针对全球,尤其是针对中国发动“关税战”的特朗普已经失败。在被迫上演“川剧大变脸”的背后,真正让特朗普感到恐惧的是美国金融市场以及华尔街的巨大压力。

  简单来说,特朗普通过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飙升现象联想到了某种套利交易的中最危险的加杠杆模式,由于其极其复杂的嵌套式连环抵押,一旦暴雷,将酿成无法预计的金融灾难,类似次贷危机,类似硅谷银行暴雷。唯一可能缓解危机的方式就是公开、史无前例地大规模启动印钞机。但问题在于,以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而言,根本不具备引导市场预期的基础。一旦启动,市场将会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中国什么时候会说“不要美元”,就算产生“红巨星效应”,恐怕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甚至“红巨星效应”是否能够产生都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川剧大变脸”上演了,特朗普的脸被残酷的事实抽得高高肿起。而其发动的“关税战”之“前一秒战略冒险,后一秒妥协投降”的本质也就此彻底曝光于世人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变脸”后,也就是特朗普展示其所谓的“灵活性”后,美股全线大涨,其中,道指狂拉2900点,纳指暴拉12%!不难看出,在特朗普政府发动“关税战”的背后或真的存在“内部协调”的情况。尽管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观察,极限战略讹诈中国是“于公”,炒股发财是“于私”。但显然,前者不过是特朗普眼中的“小目标”,而后者才是其眼中的“大目标”。有消息称,特朗普的女婿仅仅通过做空美股就获利57亿美元,难怪有网友调侃称,二流股神打听内幕,一流股神制造内幕。这就是典型的内幕交易。对特朗普来说,尽管其脸被打得高高肿起,但“回头数钱”的快乐显然不是常人能懂的。

  ●特朗普的倒行逆施,首先让美国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尤其是美国的软实力损失之大,堪称“灾难性”

  继续展开讨论之前,我们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4月10日,就在白宫上演“对等关税”闹剧之际,年初刚从美国国务卿位置上卸任的布林肯首度露面接受采访,就关税风波,以及中东、乌克兰等国际局势进展,对特朗普政府的行为方式展开了批评。这位前美国最高外交官特别感慨称,特朗普的政策向美国盟友发出了孤立主义的信号,会让他们不再信任美国,同时远离美国。

  我们对于布林肯先生的言论表示赞同,特朗普的倒行逆施,首先让美国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尤其是美国的软实力损失之大,堪称“灾难性”。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早就看透了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也正因如此,中国也必须在第一时间,第一个站出来对其进行全面且犀利的反击。而对方方面面而言,比如,欧盟。既然有中国这堵“南墙”挡在前面,索性,借着大树好乘凉。对此,特朗普恐怕也无话可说,毕竟是你自己说的,遇“墙”要绕着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当利润达到100%时,就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200%时,他们就敢于冒上断头台的危险;而当利润达到300%,他们就会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基于此,我们提请大家注意未来美国或会有一个“新兴职业”就此崛起,那就是专门走私中国商品的“走私团伙”,且不排除会有大势力介入其中的可能性,比如,美军。也许,特朗普狂妄叫嚣再给中国商品加关税是再给正在悄然集结的“走私队”发出“准备开工”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走私商品的种类范围恐怕会涵盖方方面面,表面上对中国商品加关税越高,走私的利润空间就有越大。只是苦了美国老百姓。其本质就是特朗普和“特朗普们”从美国百姓的兜儿里抢钱,干的不过是剜肉补疮的勾当。而对于那些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的美国商家,只能搬到中国来生产,恐怕这就是布林肯口中中国软实力的不断增加的原因。

  不排除北京再接到应约电话的可能,且打电话的时机或与特朗普和“特朗普们”,以及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们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比如,股市、债市等)建仓情况有关。既然“关税战”打不赢,那就愉快地继续赚钱吧。

  ●N步并一步,在“金融防火墙”战略之关键环节均未打通的情况下强行启动天下围攻中国,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就西方苦心钻营多年的全面构建“金融防火墙”进程之现状做一些补充。

  西方全面构建“金融防火墙”进程从埃及之乱开始。欧美完成利益交换,初步合流后,在叙利亚为俄罗斯设置“时间陷阱”。中国果断止损,对外经略南海,对内践行群众路线。在西方全面构建“金融防火墙”进程中,其初期目标针对伊朗,其间涵盖巴西,印度等南方主要经济体,最终目标针对俄罗斯,尤其针对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俄罗斯的过程中,会动用“水淹南方”这样的手段,对巴西,印度,俄罗斯的资源,产能,国家经济命脉,劳动力等进行史无前例的大兼并、大收购,从而打造低成本生产基地和中国制造全面对撞。这个时候,他们不仅有资金,有技术,有产能,有劳动力,而且基本完成对中国的“天下围攻”。

  如果我们将此看作是意识形态、文化、外交、经济层面封锁中国的软件架构,那么北约和西太在南亚地区“有效缝合”就是基于地缘层面全面包围中国的硬件架构。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俄罗斯。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西方在实质性消化俄罗斯之前没有资本和中国彻底摊牌。

  而如今,西方全面构建“金融防火墙”进程搞了几十年,早已一朝回到解放前。对于印度,巴西等南方主要国家,根本没精力处理,和俄罗斯还在乌克兰进行战争,在各种重要环节都未能打通的情况下就强行推动天下围攻中国,结果可想而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美国虽然避免了爆发金融危机,但美国软实力损失惨重。现在,这步臭棋的“臭味”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

  【相关话题】

  第7972期-西方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也无法绕过“半渡而击”的又一具体表现(2025-4-7)

  第7976期-再次强调,针对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中国在第一时间对其犀利且全面反击的极端重要性(2025-4-8)

  第7979期-特朗普公然撒谎称“中方急于与美方谈判关税问题”的主要意图或为安抚市场(2025-4-9)

  在被迫上演“川剧大变脸”的背后,特朗普究竟恐惧的是什么?

  【新闻报道】

  4月10日,据媒体报道,在特朗普180度大转弯的过程中,真正促使特朗普作出让步的关键因素是本周美债市场的大幅波动。近日,美债市场连续大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两天内飙升近40个基点,一度触及4.5%,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破5%,释放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信号,引发了包括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在内的经济专家警告可能出现金融危机。

  【讨论纪要】

  特朗普突然“变脸”的主要压力来自美国金融市场与华尔街,其中尤其以美债收益率飙升为甚。某种套利交易中最危险的加杠杆方式——极其复杂的嵌套式抵押。只需要一点资金就可以将规模做得很大。而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不知名资金链”(抵押次数过多,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准确判断可能的风险到底在哪里)断裂,进而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恰恰因为这种风险隐藏在不知道的什么地方,所以具有极度不透明性,除非爆发,否则很难发现。且很可能连特朗普、马斯克、万斯、贝森特、阿克曼、纳瓦罗等人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否牵扯其中。

  尽管这种系统性金融危机有可能通过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开印钱得以缓解,但问题在于,以目前中美关系的现状而言,开启这种模式QE的条件尚不成熟,一旦贸然开启,美元的命就等于攥在了中国的手上。

  从市场层面观察,中国在第一时间,第一个,出乎特朗普政府意料之外的犀利全面反击,封杀了市场几乎所有的幻想空间。于是,市场开始向另一个方向预期——除非特朗普有所后退,否则美国的经济、金融就全完了。

  当年硅谷银行的倒闭就与美国国债价格不断下跌,收益率不断上涨密切相关。关键在于,这些债券不知道被抵押了多少次,资金链到底会影响到哪里完全不清楚,于是,只要和硅谷银行相关的资产都被一窝蜂地抛售。在这种可怕的预期下,美国国债遭到抛售也就不足为奇了!面对这样的市场预期,面对美国国债得如此剧烈动荡,特朗普只能撒谎以安抚市场,被逼无奈只能“变脸”。这就是此前我们反复提到的,特朗普政府和市场之间那种,既非常敏感,又极其复杂,且非常残酷博弈的具体表现。

  【相关话题】

  第7974期-“关税战”升级引发全球股市暴跌、避险情绪激增下黄金为何不涨反跌?(2025-4-7)

  第7978期-“美国考虑暂停90天对部分国家关税”是市场谣言,还是有人刻意为之?如果是后者,目的几何?(2025-4-8)

  第7983期-串讲:达利欧警告“旧秩序的崩溃”;美债遭剧烈抛售透露系统性风险信号;特朗普的“老脸”或可救美股?(2025-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3:13 , Processed in 0.2657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