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33|回复: 0

戍天九思:美国羡慕嫉妒恨!中国构建全球首个地月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0 10: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4月16日《央视军事》报道,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三颗卫星目前已经在地月空间稳定建立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并取得多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为什么要构建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地月空间是地球轨道向外拓展的新空域,距离地球最远可达200万公里,其三维空间范围较地球轨道空间扩大了上千倍。这一区域不仅是月球资源开发、人类地外长期驻留的关键区域,也是跨行星活动和太阳系探索的跳板。中国通过构建三星星座——建立地月空间导航系统,旨在抢占这一太空战略高地,为未来大规模地月空间利用奠定基础。因为北斗导航系统只能用于地球和近地轨道导航,远离地球的外太空因信号太弱无法使用。

  DRO轨道(远距离逆行轨道),地月空间的特殊轨道,卫星在此会同时受到地球、月球、太阳引力影响,有如三体世界,被称为“天然太空港”,有三大特点:

  一是低能进入。科学家们利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引力,逮着机会就像弹弓一样轻松弹出,只需要用到传统入轨方式五分之一的燃料就行,这样可携带的科学载荷和有效物资就能越多。

  二是稳定停泊。在DRO轨道上卫星几乎可以稳定运行一百年左右,相对于拉格朗日点上卫星数十天就要修正一次,可以说是相当稳定。

  三是机动转移。由于DRO轨道处于势能高地,轨道上的卫星就像是压缩后的弹簧,想要去到月球表面或者地月空间里的其他区域都可以轻松抵达。

  中国在构建地月空间星座中取得三大突破

  一是全球首次实现航天器DRO低能耗入轨。科研团队在多年地月空间航天动力学与空间探索研究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以飞行时间换取更大载荷重量和应急处置裕度的设计理念,最终仅消耗传统手段五分之一的燃料就完成了卫星地月转移及DRO低能耗入轨。这一突破显著降低了地月空间进入成本,为大规模地月空间开发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二是突破地月星座构建关键技术。科研团队还在国际上首次验证了117万公里K频段星间微波测量通信链路,突破了地月空间大尺度星座构建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在空间科学方面,科研人员开展了探测伽马射线暴等天文物理研究,并在地月空间尝试了运行原子钟等一系列新技术试验项目。

  三是掌握用卫星跟踪卫星。科研人员还成功验证了卫星跟踪卫星的天基测定轨新体制,利用3小时星间测量数据就实现了传统方式2天以上跟踪测量数据的定轨精度。这一突破显著降低了地月空间航天器测定轨成本,为航天器高效运行开辟了新路径。

  中国抢占“天然太空港”让美国羡慕嫉妒恨

  美国长期主导近地轨道和月球探测,但中国在DRO领域的突破正在打破其技术垄断。中国还计划进一步扩展DRO星座规模,部署更多天基科研平台,并利用其长期稳定性支持量子力学、原子物理等前沿研究。同时,中国空间站升级为“太空母港”后,将形成覆盖近地轨道至深空的立体网络,成为全球航天器的“中转站”和“补给港”,而美俄主导的国际空间站立将退役,更可悲的欠一屁股债的国际老赖还得将NASA年度科研预算减半——从73亿美元减至39亿美元。

  据4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天体物理学预算将从15亿美元减到4.87亿美元,行星科学预算将从27亿美元减至19亿美元。NASA整体的年度预算为250亿美元,火箭开发和月球探测等领域预算似乎不在这次削减范围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00:23 , Processed in 0.1085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