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宇宙学认为宇宙像均匀膨胀的气球,但这个模型一直面临着哈勃常数危机——通过超新星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测得的宇宙膨胀率存在差异。近日,一篇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的论文提出,可以向宇宙引入“自转”维度,解决哈勃常数危机。
该论文发现,若向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加入微小角动量,或许就能调和两种测量方法的矛盾,相应的旋转速度大约相当于宇宙以每5000亿年一周的极慢速度旋转。这种旋转虽难以直接观测,却足以在百亿年尺度上改变时空结构,使早期宇宙与近期宇宙的膨胀率差异获得自洽解释。模型显示,旋转产生的离心效应会使宇宙在特定方向略微加速膨胀,这与现有观测数据不冲突,且与早期关于星系旋转的研究形成呼应。若旋转真实存在,可能改写暗能量分布模型,并解释为何本应均匀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存在"冷斑"等异常。下一步需构建三维计算机模拟验证该模型,并寻找旋转的观测证据——例如特定方向上星系团的运动模式异常。(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 医学 ·
全球首例“不停跳心脏”移植手术
手术照片。图片来源:原论文
据中国台湾大学医院(NTUH)官网消息,NTUH的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零缺血时间跳动心脏移植手术。该手术通过创新的器官维持系统,确保供体心脏在整个移植过程中持续跳动,完全消除了缺血时间。进行手术的是一位49岁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女性,于2024年8月进行了移植手术,手术后不久她就出院了,目前情况良好,术后复查显示她的心肌酶水平较低,表明心肌损伤较小。这一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心脏移植领域的重大突破,已发表于《胸心血管外科技术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Techni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