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3|回复: 0

环球科学:美国CDC避孕科学指南团队被解雇,该指南可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7 02: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公共卫生 ·

  美国负责更新避孕科学指南的CDC团队被解雇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报道,作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本月初大规模裁员的一部分,专门负责编写和更新医生避孕护理科学指南的8人团队也被解雇了,这些指南是医疗服务提供者指导病人使用最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的重要参考资料。

  该指南名为《美国避孕药使用医疗资格标准》(U.S. Medical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Contraceptive Use,MEC),综合了已发表的证据,为处于哺乳期、患有肥胖症、红斑狼疮、肾病或有感染艾滋病毒风险等多种疾病的人推荐避孕方法。最新版本于2024年8月出版,同时出版的还有一套常用的配套指南,用于解决诸如阴道出血等的实际问题。在过去12个月中,MEC是CDC《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中浏览量排名第三的出版物,相关的实用指南浏览量排名第五;一款为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关指南的应用程序也被下载了50多万次。而此次对该团队的解聘意味着该指南的最新版本可能是最后一版。(Science News)

  · 天文学 ·

  木星云层惊现冰雹:改写气态行星大气认知

  木星高层大气(即对流层)的横截面图,展示了跨越赤道区域(EZ)的一条南北向风暴带的深度。蓝色和红色分别表示氨气含量高于和低于正常水平的区域。通过追踪氨气分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项新研究表明,木星上快速变化的天气系统大多非常浅层(左侧),但有两种类型的风暴——快速上升的氨气羽饰(中间)和类似龙卷风的涡旋——能够深入大气,并导致气体混合被破坏。大规模风暴还会产生“泥球”,其降雨深度甚至比羽饰和涡旋更深。图片来源:Chris Moeckel, UC Berkeley

  在距离地球7亿公里的木星云层深处,科学家首次证实了木星"冰雹"的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团队通过分析朱诺号探测器数据,结合地面射电望远镜观测,构建出首幅木星大气三维模型,发现这种由氨水冰壳包裹的冰雹能将氨气带入大气深层。相关研究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揭示了气态行星大气混合的新机制。

  传统理论认为木星大气因剧烈风暴充分混合,但2010年射电观测发现上层大气氨气异常缺失。2020年提出的"泥球"假说认为,雷暴中上升气流将水滴抬升60公里,与氨气混合冻结成直径达10厘米的冰雹。此次研究通过朱诺号微波辐射计数据,在云层下150公里处发现氨气富集区,这正是泥球蒸发释放氨的特征。三维模型显示,木星天气系统大多局限在云顶10-20公里,但巨型风暴能穿透至水云层(约80公里深),触发泥球形成。这些冰雹以每秒百米速度坠落,单次可携带相当于自身重量3倍的氨气,最终在高压高温区域解体。这解释了为何木星大气呈现"上层沸腾、下层停滞"的分层特征——就像滚水壶表面沸腾但下层平静。该机制可能普遍存在于土星、天王星等气态行星,对系外行星成分分析具有警示意义:云层化学成分未必反映行星内部真实组成。(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

  · 动物学 ·

  果蝇为躲避螨虫牺牲睡眠

  昆士兰革螨(Gamasodes queenslandicus)是一种寄生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身上的螨虫,会导致宿主迅速耗尽营养储备,降低其繁殖成功率,甚至致死。近日,一项《自然》(Nature)上的研究发现,一些雄性黑腹果蝇为躲避寄生虫,不得不牺牲宝贵的睡眠。

  科学家在昆士兰捕获了野生果蝇,在实验室中繁殖了16代,并筛选出在夜间近距离接触螨虫后毫发无损的雄性果蝇。研究表明,这些果蝇睡眠较少,在夜间更警觉,耗氧量更高。进一步研究显示,其体内超过30%的代谢基因表达更活跃,表明其能量消耗速度更快,更易感到饥饿。这为理解动物为提高生存率做出对应牺牲提供了新的见解。(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 农学 ·

  研究破解柑橘黄龙病重要科学难题

  靶向蛋白降解的柑橘黄龙病抗性调控机制。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界的癌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叶健团队等解析柑橘抗黄龙病核心分子机制,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该病害的小肽。4月11日,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

  该研究通过挖掘我国柑橘属及芸香科远缘种质资源,首次发现植物茉莉素信号通路核心转录因子MYC2及其互作E3泛素连接酶PUB21构成抗病调控枢纽。研究发现,柑橘的“远亲”即花椒、咖喱等植物存在的PUB21DN旁系同源体,通过39位关键氨基酸变异形成显性负效应,增强MYC2蛋白稳定性,激活多种抗病蛋白及次生代谢物合成通路,使柑橘获得对黄龙病的高抗甚至免疫能力。基于天然抗性机制,研究构建了全球首个靶向稳定MYC2蛋白的药物筛选系统,并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在百万级分子库中高效筛选出APP3-14等系列治疗小肽。经跨纬度多中心田间试验在广西和江西等地证实,该小肽可显著抑制黄龙病菌定殖,阻断病害传播链,且单季防控效率达80%。这一研究破解了困扰国际农业界缺乏柑橘黄龙病抗性基因的科学难题,并为全球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

  · 航天 ·

  我国成功构建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远距离逆行轨道(Distant Retrograde Orbit,简称DRO)是地月空间中一类十分独特轨道,它顺行绕地、逆行绕月。其中位于相对地月的势能高位轨道族,是连接地球、月球和深空的交通枢纽,具有低能进入、稳定停泊、低能全域可达等独特属性,是地月空间的天然太空港。

  2017年,空间应用中心科研团队刻画了DRO的动力学相空间结构,定量揭示了其低能入轨特性。2024年2月3日,首颗试验卫星DRO-L成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并正常开展相关实验;2024年3月13日,DRO-A/B双星组合体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但由于上面级飞行异常,卫星未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经过多次近地点轨道机动补救,DRO-A/B双星组合体最终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024年8月28日,DRO-A/B卫星组合体成功分离。8月30日,DRO-A/B卫星与DRO-L卫星成功实现了三星互联互通的组网模式,这是国际上首次验证117万公里K频段星间/星地微波测量通信链路,取得了地月空间大尺度星座构建核心关键技术。(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撰写:马一瑗、冬鸢、王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1:58 , Processed in 0.1094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