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环球科学:《自然》子刊:多刷手机也许能预防认知衰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7 02: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高校排名 ·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公布

  今日,“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共有589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11年蝉联全国三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武汉大学(第八)、华中科技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据介绍,“双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据绝对优势,百强高校中有91所为“双一流”高校。海南大学较2024年上升11名,位列全国第93名。至此,“双一流”高校在百强榜单中再增1所。9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百强,其中浙江工业大学(62名)、深圳大学(68名)、江苏大学(82名)、福建师范大学(87名)、扬州大学(91名)位列前五。(公众号“软科”)

  · 健康 ·

  多刷手机也许能预防认知衰退

  当前,使用数字技术已是普遍现象,而在这类技术中长大的第一代人正在接近出现痴呆症状的常见年龄。数字痴呆症假说预测,一辈子都使用数字技术会弱化认知能力,不过,其他观点认为,经常使用这类技术能让认知表现高于预期,因为这类技术可以促进维持认知能力的行为。最近,《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指出,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可能与50岁以上成年人的认知衰退和认知受损的发生率降低有关。研究结果似乎有悖于认为日常使用技术会弱化认知能力的假说。

  研究团队将使用数字技术定义为使用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或三者结合。他们分析了57篇已发表研究,这些研究覆盖了全球411 430名平均年龄68.7岁的成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的情况,且所有研究都包含一项认知诊断或测试。他们没有发现数字痴呆症假说的证据。恰恰相反,使用数字技术与这些研究中成年人群认知受损风险降低有关。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分析发现,这个结果很可能不能用人口统计、社会经济、健康或其他生活方式因素独立解释。研究者还在纵向研究中发现了技术能降低认知衰退风险的证据,这些纵向研究的平均随访时间为6.2年。然而目前的研究仍无法为使用数字技术与认知健康之间关联的因果机制提供解释。(Nature)

  · 天文学 ·

  首次观测到行星坠入宿主恒星

  行星螺旋式坠入其主恒星的艺术示意图(图片来源:NASA; ESA; CSA; R. Crawford/STScI)

  此前,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吞噬行星的唯一方式是——恒星生命后期逐渐膨胀并吞掉行星。而在最新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研究中,研究者利用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发现了行星走向终结的新方式:自行坠入其宿主恒星。

  科学家最初于2023年首次观察到,在12 000光年之外,一颗恒星在其生命末期的膨胀(即红巨星阶段)过程中吸收了一颗行星。但在最新的观测中,这颗恒星的光度显示它还比较年轻,没有成熟到红巨星阶段,这意味着它不可能通过膨胀吞噬该行星。因此,研究者推测,该木星大小的行星可能最初以类似水星绕太阳运行的距离围绕宿主恒星运行。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行星越来越靠近恒星,轨道逐渐缩小,直到坠入恒星。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源于恒星的引力导致的行星变形。类似于月球在地球海洋中产生潮汐,这种形变会在该行星内部产生摩擦,从而消耗掉行星的部分轨道能量,导致行星向恒星靠拢,并最终坠入恒星。(Science News)

  · 人工智能 ·

  为盲人导航的可穿戴AI系统

  视频来源:原论文

  对于盲人和部分视力障碍者来说,可穿戴电子视觉辅助系统是医学治疗和植入假体的一个颇有前景的替代选择。近日,《自然·机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报道了一款面向盲人和部分视力障碍者的可穿戴系统。

  新研究报道了一款可通过声音指令指明方向的可穿戴视觉辅助系统。作者开发了一个AI算法,该算法能处理装置中摄像头拍摄的录像,从而为使用者选择一条无障碍路线。关于使用者面前环境的信号能通过骨传导耳机发送给他们。作者还研制了能戴在手腕上的可伸展人造皮肤,能将振动信号传给使用者,指导移动方向,避开两侧的物体。作者让人形机器人以及盲人和部分视力障碍者在虚拟和真实环境中分别测试了该装置。他们发现受试者在导航和导航后任务中的表现显著提升,例如能在穿过迷宫时避开障碍物,以及拿取和抓住某个物体。研究结果表明,整合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增强视力辅助系统的可用性和功能性。未来研究应关注如何进一步优化该系统并探索它在其他辅助技术领域的潜在应用。(Nature)

  · 人工智能 ·

  OpenAI正式发布GPT-4.1

  今日凌晨,OpenAI正式推出了三款GPT-4.1系列模型,分别为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但这三款模型目前只能通过API使用,不会直接出现在ChatGPT中。据介绍,GPT-4.1在编码、指令遵循和长上下文理解方面表现最佳,适用于复杂任务;GPT-4.1 mini属于小型高效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了GPT-4o,同时将延迟降低了近一半,成本降低83%。而GPT-4.1 nano被称为OpenAI迄今“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模型。

  OpenAI表示,这三个模型的性能全面超越了GPT-4o和GPT-4o mini,并在编程和指令遵循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它们还拥有更大的上下文窗口——支持高达100万个上下文token,并且能够通过改进的长上下文理解更好地利用这些上下文。知识截止日期已更新至2024年6月。(OpenAI、公众号“机器之心”、公众号“APPSO”)

  撰写:冬鸢、二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6:11 , Processed in 0.1094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