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1|回复: 0

卡夫卡:周期律是不可避免的,但周期影响是可以被熨平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7 02: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七年前写过一篇对康波周期的看法,居然今天有人看了给我留言,于是回头去看了从前的文章。

  真的不怪我自恋,实在是自己才华满溢,随便写点什么都是那么的有水准,假如我不是自己,看到一个这么有才华的作者,也要当个铁粉,嘿嘿。

  今天再说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源自当年的那篇文章,我不是经济学猹,但在股市里被周期狠狠的毒打过。

  总有人说2025年美帝搞关税战会影响到中国制造业。

  其实加税到100%影响力根本没有加税20%来得厉害,因为20%是可以收得上的,但到了100%,除了少数品类,基本都不可能有人给正常交钱了。

  要么停了贸易,要么想办法搞转口,要么鼓励走私业务发展。

  都这样了,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但征收20%却是很多企业的一条生死线。

  我记得2018年买了一段时间的歌尓,当时一路跌得很惨,惨不忍睹。当然了,不止是歌尓,整个消费电子行业都在大跌,腰斩都算是好的了,欧菲光直接砍到了脚脖子。

  为什么股价会走得这么惨?是因为周期律来了。

  在繁荣时期,企业为了拿到更多的订单,疯狂的扩大产能,囤积物料,在资产负债表上你能看到的存货一项里数字迅速膨胀。

  但电子产品更新迭代太快了,今天的新款到了明年市场上说不定都已经没有人愿意看了。

  苹果为什么能有那么高的市值?为什么在乔布斯之后厨子哥能接任CEO。

  因为库克改变了苹果的生产模式,苹果搞了个零库存计划,为什么要苹果链?因为本来应该由苹果承担的库存压力,都分布到了果链企业上了。

  懂王别说东大占了美国企业的便宜。

  当年苹果在乔布斯手上差点倒闭才被赶走的,因为苹果资产负债表里躺了一堆卖不掉的存货,这些存货总得处置掉,处置的时候,就是巨额的亏损。

  所以为什巴菲特非常看重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老头子人老成精,经历过几轮周期,企业去库存是件非常恐怖的事,巴菲特玩短线的话倒还无所谓,真做超长线就要考虑周期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假如净资产收益率不够高的话,抗风险能力必然就很低。

  巴菲特一买就是大股东,跑路都没那么容易,他只能做长线了。

  我之前写过很多文章讲美国金融资本对美国制造业的屠戮。

  如果站在宏观叙事的角度来讲,骂金融资本当然没有错。

  但如果你只是个投资者,你当然要为自己的投资负责,按照风险最小的方式去要求你的投资对象,有什么错?

  这就是为什么苹果们为什么慢慢从生产型企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全球产业链,全球化,谁都有不能承受之重。

  我们看这几年中美的经济问题。

  美国为什么通胀?本质上还是生产力不足,金融过度活跃,而商品供应跟不上,那就只能商品涨价来解决这个不平衡了。

  而东大,我们的商品越来越便宜,很多人喊通缩,起码有个结构性的通缩,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在很多环节里去杠杆化,让流动性慢下来,解决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然后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过程中,太多的存货要处理,处理存货会在损益表上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就是辜朝明之流说的所谓资产负债表坍塌。

  现在金融资本化的美国其实很难消化周期影响,所以喊什么再工业化都是瞎扯,除非美国人能同意发动革命,改变金融资本为主导的模式。

  但其实周期这件事在东大这边有解决办法,没错,就是我们之前说的计划经济。

  为什么之前的计划经济会失败?是因为从前所谓的计划经济是披着计划的皮搞的不完全的交易模式,这个话题有空可以再谈,这里说多了容易翻车。

  简单的举个例子,比如说给某个地方一批计划内的物资,难道真的就是以需求为主导,兼顾了所谓资源最佳配置吗?

  不不不,更多的是一种资源的相互交易,有兴趣的人可以多看看时代文里当年倒爷的发家史。

  还有一样,从前做计划很难,因为统计,数据,信息在一层层向上传递中各种偏差,然后向下执行过程中又是各种偏差,这就没法弄了。

  所以为什么现在一直要强调以数据、信息、AI主导的新质生产力呢?

  做企业的肯定都希望自己能控制存货占用的资金,如果整个社会资源都被充分利用,那么存货降下来,周期对经济的影响一样也能降下来,数据充分共享,都能按订单生产,减少无用功。

  这是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但美国没办法去主导这种模式,因为这里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谁说了算,谁负责去调控?奥特曼想用openAI来成为终产者,马斯克还不同意呢。

  但美帝的劣势,恰恰是东大的优势。

  最近这些年,东大的供应链管理做到非常的牛叉。

  有做工厂的朋友说到在中国开厂的好处,哪怕是需要一个小配件,在产业密集的地方,一个电话,马上就能解决了,但你在别的国家,呵呵,很多配件都是要几个批次起订,至于浪费嘛,自己受着呗。

  跟所谓的人工费之类的比,这才是东大的核心竞争力。

  谁都不能用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去打败别人擅长的。

  美帝吃了金融化的甜头,总以为都得过度金融化,然后把人拉到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反复收割。

  只可惜东大选了另一条路。

  所谓的美林时针是金融玩家主导的,但世界到底是谁的呢?真是那帮玩金融的人能左右的吗?

  周期律是不可避免的,但周期影响是可以被熨平的,金融主导了美帝的解决模式,东大则是不断的升级生产力,往更高的维度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09:11 , Processed in 0.0937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