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04|回复: 0

大树镇长:老实人也是资源,还不可再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4 21: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贫困交加,宁肯自杀,不收美国的救济金。”

  这熟悉的说法描述的不是解放前反抗美国经济侵略的义士,而是美国人:他们是1930年代大萧条中的“利他性自杀者”。

  一战爆发后,美国经济开始了持续近20年的高增长。美国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崇尚个人奋斗对自己负责的新教伦理,叠加上近一代人的繁荣,形成了很强的社达倾向。

  当时的美国人认为,一个人只要肯老实劳动,总能成功。如果你过得不好,该反思的是自己,“还不是你不努力”。

  可以想见,在这种思想灌输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人责任心过剩,是纯纯的老实人。

  当这群老实人走向社会的时候,高增长结束了,史无前例的大萧条迎面撞来。

  然而,当时社会上占据高位的是经历了繁荣期的人,他们吃到了时代红利却不自知,无法理解年轻人的困难,轻视甚至否认经济危机的存在。

  当时美国主流报刊的标题是:“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国各地工厂重整旗鼓”或“城市的生产能力提升,失业者重新上岗”。

  同时,有1500万求职者还在四处奔波找工作。

  失业的年轻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认为需要提高自己,然而结果是文凭贬值,电梯操作员也要求有学士学位。(美国当时年轻人中有学士学位的比例为约5%)

  对此情形,深信自由市场的胡佛总统非常抵触给失业者发放社保。他认为企业家建立公司养活员工就是在搞慈善,政府再发钱会养懒汉。

  不仅他这么想,很多救济金的领取者也开始否定自己:屡次失败毁了他对未来成就的希望,他内心的力量再也抵挡不住外界的压力,他会感到极度内疚,因失败和不足鄙视自己。

  在这种“我失业就对不起社会”的思想下,很多人虽然能靠救济度日,但他们宁可自杀。报纸专门为这类事件建立了一个分类,“利他性自杀”。

  就是这样一群自尊心极强的老实人,后面带领美国打赢了二战,并达到了工业产值占全世界三成的巅峰。

  40年后的80年代,在万斯的童年记忆里,红脖子们领着10万美元年薪,开始接触酒精和毒品。

  又过了40年,铁锈带的MAGA们没了10万美元年薪的工作,但酒精和毒品愈演愈烈。

  他们把一个通过释放关税消息操纵股市给自己亲信牟利的人选成了总统,还坚信不移:

  他们已不在乎美国的威信,不在乎美国的经济,他们只认“双输好过单赢”。

  实在难以想象,这群满是戾气以自毁情绪治国的人,和一个世纪前那群宁肯去死也不愿领救济给社会增加负担的人出自同一个族群。

  正如我们也很难想象,如今债务高企追求躺平享受的某群体,二十年前以不欠债和勤俭奋斗闻名。

  世上没有不变的民族性,有的是被辜负后的觉醒。

  老实人也是资源,而且不可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6:24 , Processed in 0.0781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