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2|回复: 0

凯恩斯:关税贸易战终局与中国长期应对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2 10: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朗普政府非常鲁莽的对全球强行增加关税,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美国对全球征收关税能否化解美国政府高达37万亿美元的债务问题?

  美国股汇债 “三杀”罕见上演

  高额的关税最终会增加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沉重税负,长期而言,终将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全球投资人看懂了这点,本周五,美元指数一度跌破100,触及三年低点,年内跌幅接近8%。与此同时,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分别录得自2001年和1987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本周美股三大指数虽最终收涨,但从4月3日以来的“过山车”式剧烈波动,让美股投资人长期投资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一般认为,美元、债券和股票三项资产价格同时下跌,意味着全球的资金正大规模撤离美国市场,而非像过去那样,在股票资产下跌时转向债券避险资产。

  拿十年期美债来说,从最低的 3.9%“嗖” 地一下蹿到了 4.5% 左右。这一变化背后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讲,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就表明国债价格在下跌,这说明金融市场上正上演着一场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的 “大戏”。对美国而言,国债收益率上升可不是个小事儿,这代表着政府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在不断攀升。

  当下,美国被高达 36 万亿美元的国债赤字压得喘不过气来。要是国债收益率接着往上走,美国就只能以更高的利率去发行国债了。咱们简单算笔账,假设国债利息增加 0.5%,那美国每年就得额外掏出 1800 亿美元的利息。

  说实在的,如果特朗普还继续这么 “瞎指挥”,美国政府靠关税多收的那点“三五斗米”,恐怕都得搭在国债利息支出上,这就是美国关税政策不得不付出的惨痛代价。

  过去,美国虽然贸易逆差,但资本方面却是顺差,可现在要是美国坚决不接受贸易逆差了,那资本也得跟着 “叛变”,变成逆差。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句话:“美利坚,快还钱!” 美国在贸易顺差和债务借新还旧这两件事上,必须得二选一,没办法全都要,关税战也做不到!

  美元资产暴跌的根源:一个不可预测且乱折腾的特朗普

  特朗普这关税政策,不仅没得到多少人的拥护,反倒把美国的信誉砸了个稀巴烂。他那些所谓的 “大棋论”“制造衰退论”,早就被事实啪啪打脸,这也充分暴露了他对贸易领域那肤浅的理解和认知。

  特朗普真正 “擅长” 的,就是无中生有地制造矛盾,在没啥实际优势的情况下,还硬要装出一副手握王炸的样子,可实际上他手里的牌简直弱智爆了。

  从根本上讲,他需要市场对他的决策摸不着头脑,保持不可预测性。因为一旦他的行动变得能让人猜透,那他的权力边界就会变得清清楚楚,在谈判桌上的地位也会像坐过山车一样迅速下降。

  特朗普似乎脑子里压根儿就没有 “信誉” 这根弦,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信誉破产的问题了。他定的那个 90 天期限,说白了就是给各方时间,让大家自己降价,然后赶紧选边站队,逼着各方跟他一起对付中国,还得让各方 “大出血” 来讨好他。同时,他还死死抓住谈判的核心议题不放,就为了让那个 “核心矛盾” 一直存在。

  关税带来的影响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即便关税降到 10%,那也是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水平了。虽说关税最危险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但它的影响就像甩不掉的尾巴,远没有消散。

  要是你处在鲍威尔的位置,面对这么个烂摊子,你该怎么抉择呢?因为关税对实际经济数据的冲击有滞后性,这就导致美联储的决策也只能跟着慢半拍。市场就会出现数据反馈慢悠悠,可预期却过度反应的严重错配情况。

  特朗普靠着 “假加税 + 假转向” 这一招,把市场和美联储都逼进了死胡同,让他们陷入了策略上的两难境地,既不敢轻易采取紧缩政策,也不敢放心大胆地搞宽松政策。但这说不定就是特朗普心里偷着乐想要的结果,他就是要把所有人都拉进他设的 “交易节奏” 里,让大家都晕头转向,失去自己原本的节奏。

  特朗普这是在给自己打造一个权力核心,通过制造混乱、搅乱市场预期、故意延迟决策,来强化各方对他的依赖。很明显,他根本不指望传统的政治权威,而是靠那些反常规预期的博弈手段来获取权力。所以啊,虽说风险还没完全消失,但最糟糕的情况确实已经缓和了一些。

  美元处于金融崩溃的边缘,仅差一场债务危机

  美元指数破 100 ,破2023年以来的低点,这说明美元的信用已经彻底破产,美国一直以来所谓的例外地位,现在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首先,数字货币的兴起就像一阵旋风,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捣鼓数字货币的事儿。

  其次,美国的财政和信用危机就像两颗定时炸弹,疫情期间,拜登的量化宽松政策把财政赤字急剧攀升,据称今年6月底到期的短期债务就高达6万亿美元,如果不能解决拜登政府埋下的债务地雷,美国政府的信用危机也随之爆发。

  再者,全球央行都在疯狂增持黄金储备,美国却反其道而行之,黄金储备一直在减少。

  最后,俄乌冲突就像一根导火索,让俄罗斯、沙特等国家纷纷推出非美货币结算机制。特朗普在这个时候还推出高额的 “对等关税” 政策,这简直就是在美元霸权体系的裂缝上狠狠地踹了一脚,很可能会让美元霸权加速走向瓦解。

  美国关税政策:或因自身危机而夭折

  美国宣布推迟 90 天对部分经济体征收 10% 以上的关税,想以此来安抚市场情绪。但就算这样,10% 的关税也是过去平均 3% 关税的好几倍呢。未来 90 天,如果没什么意外情况,市场有希望进入一段相对平稳的修复期。

  特朗普既然提出和部分国家暂缓关税,集中精力跟中国谈判的方案,那接下来他大概率得忙着和那些小国家扯皮。对特朗普来说,只有先和小国家谈判谈出点成果,他在跟中国谈判的时候才有底气。

  要是和小国家的谈判黄了,90 天后,美国国内物价因为关税进一步上涨,民众的怒火肯定会烧得更旺,到时候他可就更不好过了。

  中国应对贸易战的策略:外部合纵连横,内部消费转型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和自身利益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是在外部压力面前退缩了,以后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大。

  现在的美国,在经济政策和国际战略上,简直就是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翻版,都想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把国内危机转嫁出去。

  可时代早就变了,现在的中国可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负的弱国了,在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和应对风险能力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所以,面对美国的无理挑衅,中国完全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跟它 “硬刚”,根本没什么好怕的。

  中国可以参考二战后前 30 年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制定一个促进消费增长的长期政策。当时,欧美好多国家通过加强社会保障、提高劳动力教育水平等公共服务措施,加快了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的转型。

  中国在这方面也有不少能做的改革,比如在全国推行生育补贴政策,利用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注入资金,加强对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社会福利网络更完善。这些措施能帮助实现到 2030 年消费内需比现在增加 30% 的目标。

  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要是中国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改革,全力支持内需转型,到 2030 年消费内需比现在增加 30% 完全没问题,年均增长率大概在 5.4%。这个目标不光能实现,还特别有战略意义。

  目前,美国每年进口商品价值大概 3 万亿美元,未来它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会让这部分市场慢慢封闭,全球就会出现 3 万亿美元的需求缺口。中国现在一年的消费内需大概是 10 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要是未来五年消费内需增加 30%,正好就增加 3 万亿美元,这一增量就能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全球需求空白给补上,给全球各国都带来市场机遇。而且,这 3 万亿美元的市场增量机会,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欧亚各国企业都是开放的。

  大摩的邢自强建议,中国可以定三个 “零” 的目标:未来五年内,对全球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加快开放脚步,把关税降到零、对外商直接投资和民营企业的准入限制降到零、对产业的本地补贴降到零。通过这个战略,中国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还能给全球其他国家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用中国的内需增长来弥补美国消费市场收缩带来的缺口。

  股市投资人的应对策略

  在这场全球经济的 “大棋局” 里,各方争得你死我活,局势复杂多变。中国靠着坚定的战略定力、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应对策略,在和美国的关税博弈中已经占据了上风。不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还是股市投资策略的把握,中国都展现出了大国的风范和应对危机的智慧。

  虽然未来肯定还会有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应对,中国经济一定能在这场全球经济大变革中稳步前进,越来越好。

  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规避外销公司,选择内需品种的上市公司。第二种,选择大企业高股息。第三种,不看大盘指数,选高成长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4:49 , Processed in 0.0937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