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21|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3月25日【第2025-1209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1 16: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点评,中国外交部驳斥“杜特尔特曾向中国寻求庇护”的谣言

  【新闻报道】

  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港媒记者提问,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前曾向中方提出庇护请求,但据称遭到中方拒绝。菲国家警察刑事调查和侦查组倾向于在香港逮捕杜特尔特,但香港警方拒绝与国际刑警组织合作,因为中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或成员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能否证实杜曾向中方提出庇护请求?如属实,为何拒绝?

  郭嘉昆表示,关于杜特尔特先生赴香港事,外交部驻港公署已经作出了回应,菲律宾方面的有关人士也有表态。我愿特别指出,杜特尔特先生赴香港系私人度假行程,中方从未收到所谓“杜特尔特前总统及其家人向中国政府寻求庇护”的申请。

  “对于某些无中生有或别有用心的所谓‘知情人士’透露,希望媒体朋友们认真甄别,切勿轻信。”郭嘉昆说。

  【讨论纪要】

  ●特朗普政府“先处理中美关系,再处理美俄、美欧关系”的原计划,因中国坚守原则而被彻底打乱

  3月25日,我们注意到有关“美国与俄乌代表团的谈判进展非常顺利,预计很快就会发出向好的声明”的新闻报道。但根据我们的观察,并未发现该谈判哪里进行得非常顺利,反而我们注意到另一个局面,那就是欧洲政要终于开启密集访华之旅——3月25日,据葡萄牙媒体报道,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24日至28日访华。法国媒体24日报道称,法国外长巴罗将于27日和28日访问北京、上海。

  从欧洲政要开启密集访华之旅的情况观察,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越来越感觉被美国出卖,在中东问题上则因土耳其国内局势动荡感到焦虑。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3个月后,也就是1972年5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与苏联共商重启“美苏G2”模式。人们都说,美国人当年是借助中国的肩膀前往的苏联。中国借此机会跳出了雅尔塔体系的束缚,而美国则获得了一个由守转攻的机会。

  今天的特朗普显然也想故技重施,首要一条就是,目前的美国正遭受来自中国的莫大压力,这股压力是如此之大,是如此的全面,以至于当年的苏联也未能与之相比。这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伊始屡次在瓦解中俄战略互信的问题上做文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朗普政府在这一轮激烈的博弈中已经失去了先机。中国并未因美俄谈乌克兰问题,便急于邀请特朗普访华。中国不是苏联,奉行帝国主义思维和大国沙文主义,中国坚持绝不与谁谁就第三方核心利益做任何形式交易的原则毫不动摇。

  在我们看来,特朗普政府原计划中,“先处理中美关系,再处理美俄、美欧关系”的想法是正确的。而现在,特朗普政府的这一计划却因中国坚守原则而被彻底打乱,变为“不得不先处理美俄关系,然后以此基础谋求在有效缓和中美关系的问题上打开局面”。于是,便产生了两个直接恶果:一方面,在至今仍未能有效缓和中美关系的前提下,美俄谈得再好,也是惘然;另一方面,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因特朗普政府一味损害欧盟利益对俄罗斯妥协让步而与美国渐行渐远。而在中国眼中,对于把“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玩成这样的特朗普,在其不满足中国提出的先决条件之前,不会对其访华产生任何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特朗普政府的乌克兰政策,中东政策,以及在金融维稳和缓和内部矛盾问题上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当美欧关系变得愈发复杂化后,特朗普在应对美国内部恶斗的问题上,更是雪上加霜。

  ●朝鲜半岛这张“牌”绝不是特朗普政府现在能打的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3月24日,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从未收到所谓“杜特尔特向中国寻求庇护”的申请。

  在我们看来,杜特尔特向中国寻求庇护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在美国看来,制造这个谣言是有必要的。也就是说,美国以此向中国发出信号,愿意将菲律宾问题当作“敲门砖”来谈。也就是说,以杜“特尔特未来会去哪里?”这一话题为引,美国进一步释放了愿意和中国谈南海问题,甚至谈西台问题的信号。遇此相对,中国或愿考虑特朗普访华的问题。中国可以将此看作美国逐步展现诚意过程中的一环,但距离中国提出的条件——切实落地执行“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这句话还有较大差距。更何况特朗普政府手底下还不老实地搞小动作,比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

  我们注意到,朝中社25日发表社论谴责美日韩在济州岛附近水域实施联合军演,并称敌对国家的任何挑衅和威胁都会面临压倒性、决定性的反制。朝中社的社论指出,各种军机连续四天成群结队地实施三边海上演习,将本就紧张的地区政治和军事局势推向了极端。企图主宰整个亚太地区的美国及其敌对势力的冒险举动前所未有。

  此前,特朗普政府通过无罪释放尹锡悦的最得力助手——韩国代总统、总理韩德洙,暗中威胁国际社会或随时放出尹锡悦并让其官复原职。也就是说,特朗普政府意图通过“美国必要时刻有能力搞乱东北亚”讹诈国际社会在特朗普访华的问题上予以配合。但在国际社会看来,对于美的这套“好处占尽,坏事做绝”的流氓手段从来都不惯着。于是,国际社会通过朝鲜对特朗普政府明确传递“朝鲜半岛‘擦枪走火’的主动权压根不在美韩手里”的强烈信号。严厉警告特朗普政府,在朝鲜半岛找事儿这张牌绝不是你能打的!

  有趣的是,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前几天刚刚访问了朝鲜,摆出一副愿意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配合国际社会的姿态。在我们看来,对于要求俄罗斯兑现盟友诺言的朝鲜,尽管俄罗斯出于本意并不想有所回应,但碍于朝鲜背后是俄罗斯最大的战略策应来源——中国,不得不有所表示。毕竟俄乌战争还在继续,虽然美俄就乌克兰问题已经开始谈,但什么时候能谈出什么结果,仍然是八字没有一撇。当然,在俄罗斯看来,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接球,有利于俄罗斯在与美国的博弈中,于乌克兰问题上,中东问题上,亦或是解除对俄罗斯经济,尤其是金融制裁的问题上博取更大利益。毕竟,朝鲜半岛一旦出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就算俄美在乌克兰问题上谈得再好,也是一朝回到谈判前,而现在明摆是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有求于人。

  以上我们讨论的内容欧盟都看在眼里,自然有必要抓紧时间靠向中国。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政府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也是促使欧、日、韩等美国的传统盟友靠向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显得非常讽刺。

  ●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出手,但间接效果却比任何一方对特朗普政府的既定内外政策冲击效果都要猛烈得多

  如果接下来的局面真的是欧盟政要鱼贯而来,相继开启访华之旅,那么乌克兰和平问题和中东和平问题恐怕就真的要轮推起来了。至少在欧盟看来,就算没有土耳其,借助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其背后的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更深度介入叙利亚局势后续发展仍是大有机会的。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虽仍在和美国谈,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谈出什么具体成果,再加上朝鲜的搅局,俄罗斯变相受到国际社会的钳制,使其无法与美国之间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想怎么谈就怎么谈。相对的,特朗普政府在有效缓和美俄关系的问题上也未能取得预期的进展,借美俄关系缓和推动特朗普访华一事也就再度搁浅。不难看出,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出手,但间接效果却比任何一方对特朗普政府的既定内外政策冲击效果都要猛烈得多。由此我们也能看出,为什么说,美国不得不转头处理美俄关系就已经落入下风。

  话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理清越战之后的罗乱。而肯尼迪的死也与越战密不可分,在各界公认的肯尼迪的主要死因中,除了其要改革美联储,收回发币权之外,停止越战,断了美国传统军工复合体的财路是很重要的一条。

  作为肯尼迪的副手,接任肯尼迪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总体上在上台后只是在修修补补,直到尼克松上台后,才让一些事情得到实质性推动,比如,美国从产业资本主义阶段全面跃迁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这或是尼克松虽遭遇“水门事件”但最终能够全身而退的主要原因所在。

  当年,中国利用尼克松访华突破了“塔尔塔体系”的桎梏,使得国际格局最终形成美、苏、中“大三角”格局,这一格局延续至今。特朗普想要故伎重演,无奈时过境迁。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为俄罗斯联邦,今天的美国还是当年的那个美国,中国也还是当年的那个中国,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中国的综合实力,早已不可与当年的中国同日而语,更何况,新中国无论过去还是今天,从来都不是苏联,更不想成为苏联。

  ●不排除美俄基于“雅尔塔体系V2.0”,在“共同瓜分欧洲利益”的问题上有所默契的可能性

  在本次回顾的最后,我们一起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3月25日,丹麦及格陵兰岛方面日前批评美国副总统夫人率团访问格陵兰岛是“挑衅”之举,美国总统特朗普24日就此声称,“格陵兰岛未来可能会是美国的一部分”。特朗普24日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坚称,美方代表团是“受邀”访问格陵兰岛,此行是“友好”而非“挑衅”之举。他同时重申,格陵兰岛对美国国家安全很重要。

  在今天的国际格局中,我们经常会谈及“西方”的概念,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美国和欧盟。此外,我们也经常讨论“西方资本利益复杂转进”问题。且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未来,作为“西方资本利益复杂转进”导致的最终结果之一,美国平台和欧洲平台或将“一死,一重伤”。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谈及乌克兰问题时,脱口而出“它活不了了”这句话,引发多方关注。

  第一时间大家想到的自然是乌克兰和泽连斯基政府。但问题在于,如果乌克兰就这样被瓜分了,某种意义上说,欧洲是否也被这样瓜分了。无独有偶,特朗普索要的格陵兰岛属于丹麦,而丹麦不仅是欧盟成员国,更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

  值得国际社会警惕的是,在特朗普就格陵兰岛主权问题频出虎狼之词的同时,我们并未看到俄罗斯对此有明确反对态度。对此,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美国抢走了格陵兰岛,俄罗斯似乎就有了抢走乌克兰之“合情合理”的理由。也就是说,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不排除美俄基于“雅尔塔体系V2.0”,在“共同瓜分欧洲利益”的问题上有所默契的可能性。比如,基于“大欧罗巴计划”之“虚拟拉拢中国,虚拟排斥美国”这样的特征,虚拟排斥一方,虚拟拉拢另一方。这一点大家不妨持续观察。

  对此,国际社会当然可以利用,欧盟若不想真的成为“菜单”上的菜,甚至最终沦为“菜渣”,那就要起来抗争!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和俄罗斯是不一样的,欧盟应该和中国一起捍卫联合国宪章。如果说在俄乌战争上,西方打不赢,那么作为西方之主要组成部分的美国和欧洲,谁会扮演牺牲者的角色呢?或者说,谁会牺牲谁呢?不要忘了,美、俄在中东问题上,比如,输欧能源管线问题上就有合作基础。

  如果我们将上述大胆猜测暂时称为“雅尔塔体系V2.0”,那么其有一个致命弱点,不是最强的两个,比如,俄罗斯,依靠中国才撑到今天。而如今,中国不仅借美国挖中国墙角的势(美国挖的是俄罗斯,其原来盟友是欧盟。支点在乌克兰问题,因为中国讲原则,所以俄罗斯也看到了机会,所以必须对俄罗斯有所让步)挖美国的墙脚(美国挖中国的墙脚——俄罗斯的同时必须牺牲美欧关系,或者是牺牲欧洲利益),让欧盟主动靠过来。此后,中国恐怕更可以选择策应欧盟,让美俄无法轻易将其击败。比如,中国或将伺机将叙利亚问题和乌克兰问题捆绑起来。这与上文我们提到的“如果接下来的局面真的是欧盟政要鱼贯而来,相继开启访华之旅,那么乌克兰和平问题和中东和平问题恐怕就真的要轮推起来了”之相关评估是一致的。

  【相关话题】

  第7920期-杜特尔特的消息不断放出的背后,有着欧美基于各自利益考量的小心思?(2025-3-20)

  第7927期-结合美俄正商谈分割乌克兰土地的背景观察,俄方重提莫斯科音乐厅恐袭旧案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2025-3-23)

  第7931期-美方取消对阿富汗临时代理内政部长的悬赏通缉,对俄罗斯发出了怎样的政治信号?(2025-3-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3:27 , Processed in 0.0781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