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2|回复: 0

格兰:美股大波动!华为又出大招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9 08: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一下,美股的非农数据。

  2月新增非农就业15.1万,前值由14.3万下修至12.5万,前两月累计下修0.2万。

  显然,美国就业开始转冷了。

  具体来看,影响最大的,是政府新增就业数据的拖累,2月才新增1.1万,显著低于之前的水平。这个大概率和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有关,从2月13日起其在多个联邦机构进行大规模裁员,裁的太猛了。不仅是政府裁员,失业率下落跟私营企业也有关,美国就业市场整体承压。

  数据公布后,美股暴跌。

  美联储的鲍师傅又赶紧出来当裱糊匠了,立即安抚市场:

  目前经济看起来很稳定,并且没有感受到降息以支撑经济的压力。实际上不需要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可以等待,也应该等待。

  告诉大家“一切还好”。纳斯达克也走了一个深V出来。

  对于连续下跌的美股市场来说,这种微涨就是赢。

  最近美国的基金真是跌惨了。

  标普500代表的大盘股一周跌了3.1%,创下去年9月以来最差表现。纳指本周跌3.5%,较近期高点跌超10%陷入回调区间。道指本周累跌2.37%。

  很多重仓美股的对冲基金只能认栽,业绩非常惨淡。于是很多对冲基金开始持续抛售,这个趋势不会随着鲍威尔的一个讲话而结束。

  至于A股,现在仓位不算高。

  高盛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目前在中国股票的配置比例为8.2%,处于5年来的第35百分位水平,仍明显低于2024年10月9.8%的近期高点。

  也就是说,外资还能买。

  再聊一下国内,华为正式组建医疗卫生军团,这么大的布局,瞄准了什么?

  讲讲AI医疗吧。AI医疗作为整个医药产业中的新兴方向,一直是炒作题材的方向,但现在终于有希望逐渐落地了。

  上一轮AI医疗产业的发展重心停留在大模型竞赛,但是自从DeepSeek出现推动了AI平权,大家模型的差距被抹平了,AI医疗开始转向数据价值重估。

  因为医疗是具有高壁垒的行业,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数据作为AI养料。例如,美股的Tempus AI等众多公司已经率先实现兑现了“数据价值重估”逻辑,大家都在照着美股的涨幅去想象A股的落地场景。

  那怎么看A股的AI医疗呢?

  现在来看,之前重仓医药比较猛的公募基金,从2020年一季度以来就开始逐步减少对医药的配置。

  自2020Q1以来,医药基金重仓总市值占公募基金比重持续下降,2024年该占比自Q1的11.71%调整至Q4的8.66%,公募持仓占比再创18年以来新低。

  总体来说,AI医疗分成几个方向,我尽可能的用大家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讲明白,读完一定有收获:

  一、AI+健康管理服务(类似"健康管家")

  就像有个24小时的AI健康小助手,能把它记录下来的体检报告、看病记录、甚至智能手表的数据都汇总分析。能日常提醒你预防(比如血压高了要少吃咸菜),看病时帮你整理医疗记录给医生看,做完手术后监督你按时吃药,还能根据你的身体情况推荐适合的保险或保健品等等,

  典型案例有 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和美年健康,都在做这行。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数据,数据就是金矿。

  因为对用户的健康数据越全面,AI的建议自然也就越精准。目前主要各家发力的方向都是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需求量比较大。

  二、AI医疗信息化/辅助诊断(类似"医院智慧大脑")

  华为的医疗军团想做的就是这个。

  这个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系统,类似EMR(电子病历)、CDSS(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把医院里堆积如山的病历、检查报告交给AI处理。比如拍完CT,AI能秒速找到肿瘤位置;医生开药时,AI自动提醒"这个患者对青霉素过敏";还能预测哪些病人容易发生术后感染,提前做好防护。

  这个就护城河比较高了,得搞定三甲医院,其他小医院需求不大。听说现在落地最快的是让AI辅助看拍的片子,可将影像判读效率提升40%,漏诊率降低15%,不少大医院已经在采购了。

  商业模式也挺有意思,我听说华为想推的是“SaaS+AI服务分成”,也就是不仅卖医疗软件给医院,而且可以对AI服务按次付费,比如AI辅助诊断一次就收一次的钱,这样现金流比较好。

  三、AI+数字医生平台(类似"医疗版ChatGPT")

  这个大家都不陌生吧,线上问诊。

  区别只是原来可能是人工,现在AI辅助的话效率会很高。我看京东健康说自己"数字医生"已经能自动回复患者60%的常见问题了。

  这里面的变现的点是可以还能精准推送药品广告。比如AI辅助皮肤科医生直播问诊时,AI可以实时推荐相关药妆产品。

  我还琢磨了一点,有了AI的辅助,不也能跨过语言的限制了吗?类似对标美股的DOCS.N,我们中国平台也可以AI语言处理打破地域限制,跨境问诊,比如让东南亚人民也可以数字问诊。

  四、AI+药物研发

  这个逻辑非常简单,就是用AI加速药物研发。

  比如用AI模拟数百万种化学组合,快速找到能治病的分子结构。相当于把原本需要5年的实验室工作,压缩到很短的时间完成,还能预测药物副作用,提前减少"吃死实验动物"的失败情况。

  这个是已经证实的事情了,我记得23年美国公司英矽智能的INS018_055项目,仅用18个月完成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候选化合物,速度极快,用的就是AI,现在AI功能更强,应该更厉害了。

  不仅是美国人,我们国内的上市公司里的一些创新药企也正在积极尝试,甚至有些已经在FDA快速通道上了的。不过涉及到人家商业秘密,我就不公开说了。

  既然聊了这么多,不谈谈投资思路也说不过去是吧。

  从赛道的选择的优先级上来看,个人认为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去考虑:

  短期(1-2年):聚焦AI药物研发(高弹性)+医疗信息化(政策确定性)

  长期(3-5年):数字医生平台(流量变现)+健康管理(数据资产重估)

  最后,“红妆不掩凌云志,素手能擎半边天。”

  时值佳节,祝愿各位女神节日快乐!诸事顺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2:51 , Processed in 0.0781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