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3|回复: 0

安民:我们的策略一直强调实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8 12: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户炒股,比较注重的两点就是择时,还有选股。这两点做得好的散户,一般都能挣钱,挣多挣少,都是个挣。

  但多数人不注重投资策略,这是他们的投资难以取得很好业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为什么这么讲呢?比如外网上有一个日本网友提出问题,《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夏天,为什么日本人仍然输掉了抗日战争?为什么?中国人把怎么进行抗战都讲得清清楚楚,日本人为什么仍然打不赢?现在我们回头去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该文研究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特殊的规律,文章根据中日双文的客观情况进行了严格的逻辑推演和论证,然后得出了合符实际的结论。

  在整个行文过程中,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略与战术问题讲清楚了,讲透了。讲清楚了中国抗战的总的战略与战术问题、策略问题,也讲清楚了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包括最后的决战等等,包括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个总的策略,讲得十分透彻。就是你怎么动员你的人民,怎么扩大自己的军队增强自己军队的战斗力等等。这些实际上就是抗日战争的战略,是整个中国所要采取的策略,中国有了这个战略,中国胜了。咱们有了这个战略并长久执行自己的策略,那江浙资本财团及其代表,最后就只能去东南小岛搞休养生息。所以,导致双方高下立分的,就是战略和策略。

  对投资人来讲,战略是什么?改变命运。策略是什么,选择什么行业,知道行业在什么阶段,知道那个阶段会怎么涨,然后采取相应的适合那个阶段的投资策略,然后持之以恒地执行下去就行了。行业在什么阶段,实际上要解决的是三个问题:一是那个行业的生命周期有多长;二是它会有几轮的中线牛市;三是眼前的牛市怎么应对,什么时候出局。这个问题跟持久战有相似之处,就是我要知道在每个阶段该怎么办。

  投资策略一定不能是理论的,或者它不只是理论的,它应该是偏重实战的,而且是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对纯理论的东东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实战经验的总结。所以,投资策略第一它一定是实战的,是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是有生命力的,是生动的,也是鲜活的。

  第二,投资策略它是典型的。我们个人很多鲜活的投资,它们往往也是典型的。比如我常讲到的1996年我投资深发展200股亏损一两百块钱出局的例子,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牛市做龙头股,亏损出局,尽管亏损不多,那也是个人投资生涯的耻辱对吧。所以后面的牛市里,我不可能再发生此类错误。但我的粉丝中却有,比如那位2014年到2015年做万向亏损的投资者,龙头,第一大波涨了十一二倍,2015年夏天还从10.49元涨到26.83元+0.25元的分红,这个案例就足够典型。再如本波做那只两市具有第一战略价值的股票的那位粉丝,本波行情,这只股票的盈利幅度超过200%,这个也非常典型。就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要很典型,这个才真的有价值对吧。

  第三,投资策略它一定是有启发性的。正因为投资策略是实战的,也是典型的,那么它就一定具有启发性,能够发人深省。比如万向的经验有什么启发性?当老鲁在世时,他是一定要做新能源汽车的,因此就并购了A123,并购了菲斯科,申请到万向新能源车的资质,但他一离世,这项业务就玩完,人走茶凉,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靠不住。能明白吗?万向在0到1的阶段炒了两波,第一波涨了7.48倍,第二波涨了十一二倍,这都是非常典型的,而后来人死了,基本面也大变,这也非常典型。这个案例有什么启发性?它告诉我们,坚持中线策略,做中线更有价值,因为可以回避基本面突发的某种不确定性。

  第四,我们个人投资者在这类投资中,在这种典型的个案中,除了收获启发之外,要能获得成长,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投资人。那么长期研究这些案例,长期操盘下去,就能让自己开悟。有些个股,明明定位非常低,公司基本面也非常好,可它就是不涨。此时你怎么办?我们可以寻找到历史上类似的案例,想明白行业处于什么样的阶段,然后看看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个股是怎样表现的,那么随后我们就知道怎样处理,该采取什么策略,是投资还是不投资。

  比如,同样是行业代表性的股票,比亚迪在2014年底部的市盈率超过40倍,宁德接近40倍,那个时候它们的价格却是底部价格,而去年到今年,有的新能源公司的市盈率只有五六倍,它们却不涨。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此时怎么处理?投资还是卖出?此时你怎么决策。如果你知道行业最坏的情况也是处于低速增长阶段,知道类似的其他行业低速增长的股票的历史表现,那你就知道该怎么处置了对吧。那这就是开悟。你开悟了,那你的投资本领就上升了一个档次,而这个本领会随着你走的,你人到哪里去,那个本领就带到了哪里。

  再比如,某投行说某个热门行业现在不成,得几年后才行。那他们的观点是对还是错呢?我认为是错的。为啥?因为他们搞错了阶段。那个行业现在是0到1,不是1到100。而在0到1的阶段,市场炒作的并不是成长性,1到100的阶段才炒作成长性。那么他们现在炒的是什么?炒的是逻辑,那有没有,还有就是逻辑硬不硬,这两点才是关键。有,就能炒。逻辑硬,那就涨得凶。现在并不一定是业绩好才涨,业绩不好,逻辑够硬,那也一样涨。这个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它是由行业所处的阶段决定的。所以,行业的阶段不一样,我们所依靠所倚仗的策略就不能一样。

  今年两会重点提到国家会大力扶持的几个新兴行业,其中有个大行业,中美两国正在努力抢夺产业的天王山,我们团队2月份和3月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个产业必将被中国拿下,并在全球领先,大规模占领世界市场。该行业市场增长空间上万倍,长期(43年中)会有五到六次改变命运的大机会。如何在这个大行业里投资成功,我们团队的《投资策略(1):面对可以增长万倍的行业,怎样稳定有效的投资策略可以改变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拿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面对未来的大势,我们提醒各位投资人:站在2025年的今天,有些刚刚萌芽的高增长行业,或许正隐藏着下一个“高成长传奇”。我们通过需求分析,判断它将有万倍增长空间,未来会达到几万亿甚至上十万亿级别,行业机会多多。而历史反复证明,唯有洞察了产业与社会发展大趋势,能抓住这种社会大发展和行业大裂变历史契机的人,方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3:08 , Processed in 0.0937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