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65|回复: 0

虚声:毛泽东的军事思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9 21: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通人和历史巨人的差别在哪里?答曰,普通人身上的特质,诸如人性中的喜怒哀乐,历史巨人都有;但历史巨人身上无与伦比的天赋、气势磅礴的格局、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气度,是普通人身上没有的。

  纵观中国历史进程,单以军事维度而论,毛泽东的影响力非常之大。

  我之前说过,军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级:

  为卒

  为将

  为帅

  为军事家

  在军事家这个层次,主要表现有两种,要么拉出一支无与伦比的队伍,如成吉思汗或华盛顿;要么著书立说构建军事系统,如孙武或克劳施维茨。毛泽东呢,既拉出来一支无与伦比的队伍,又构建了自己的军事学说。

  毛泽东的人生起点是韶山冲,其实就是小山坳。那样的冲,在湖南非常普遍。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出政权”之前,他接触到的军事来源主要有三个层面:

  1、三国演义等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战争场景。这些书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读。这里说一下,代表中国传统最高军事思想的孙子兵法,他系统性研究的时间较晚。遵义会议上,凯丰嘲讽毛泽东靠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打仗。后来毛泽东回忆说,他那时候还没有读过孙子兵法(我个人认为,这里的没读过,是指没有系统研究过;不可能没有接触过孙子兵法的内容),是凯丰的话促使他开始系统性研究孙子兵法。

  2、军营历练。辛亥革命的厉害之处,不仅是结束了帝制,还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当时年仅18岁的毛泽东正在湘乡驻省中学堂读书,被时代大潮裹挟,心生投笔从戎之豪情,一激动跑去当兵了。去了军营才发现不是那回事,几个月后便回学校继续读书了。但那次军旅生涯,让他切实懂得了旧军队是怎么回事。十多年后的三湾改编,他把所有旧军队的陋习全部堵住了,终于创建了一支崭新的军队。

  3、心怀天下的紧迫感。古往今来所有大政治家,都有心怀天下之格局。毛泽东也是一样,他在很年轻时心中便有了“天下”。乱世之下,心怀天下之人,自然会想着如何改造天下。他提出“枪杆子出政权”,其实就是思考如何改造天下的结果。

  纵观中国历史走势会发现,毛泽东上战场之前,从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培训,但1927年开始,他迅速成为军事领袖。这件事看起来非常神奇。如果放在中国之外的国家,他这种神乎其神的能力,会被神化。然而中国是一个世俗国家,凡事讲究有迹可循。而且毛泽东本人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反对神化,主张人民创造历史。这种情况下,挖掘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会非常有趣。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从我个人认知角度理解,大致有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时事机缘所致。

  每一个历史巨人的诞生,都汇聚了历史级别的天时地利人和。按照立体史观大周期律的逻辑,必须是大历史变局才行。只有奴隶文明与农耕文明更迭时,才会出现秦皇汉武。只有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更迭时,才会出现毛泽东。

  古往今来,所有历史巨人关键时刻的蜕变,都需要巨大的历史机缘。尤其是政治和军事领域,每一个巨人的出现,都意味着改朝换代,天地变色。

  毛泽东时代也是一样,他认为有很多问题必须改变。现在中国人物质比较丰富,绝大部分人都吃喝不愁,尚且被医疗、教育、住房搞得整天喊累。那时候的中国人,饭都吃不饱,还要忍受战乱之苦,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从毛泽东看来,世界必须改变,要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枪杆子。所以大家看三湾改编的几条原则:第一条就是实事求是,其实就是强调知行合一;第二条,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其实就是确立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基石;第三条是官兵平等,就是打破特权和壁垒。纵观历史长河,大部分历史事件都没啥意义,只有少部分恒久弥新,三湾改编就是那种常读常新的案例。

  第二个维度,天赋使然。

  乱世通常是历史巨人诞生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意味着乱世就一定会诞生历史巨人。中东、东南亚、非洲、南美都很乱,但并没有出现历史巨人的迹象。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历史走势肯定不会是如今这个样子。

  每一个大政治家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他之所以能完成这部史诗,除了特殊的历史机缘,还需要历史级别的天赋。毛泽东的军事天赋,可以说放在整个历史上都属于独一档的存在。秋收起义失败之后,他在短时间内仿佛就打通了关于军事领域的一切难题。

  如何描述毛泽东的军事天赋呢?回顾他进北京之前的足迹,很多地方原本不具备军事价值,是毛泽东赋予了其军事价值。

  当初他选择去井冈山,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那里自古是绿林好汉出没之地,并没什么军事价值。但毛泽东用自己历史级别的军事天赋,赋予了井冈山特殊的军事价值。

  赣南苏区也是一样,自古没什么特殊的军事价值,是毛泽东赋予了其特殊的军事价值。陕北和西北坡的的情况也类似,是毛泽东赋予了其特殊的军事价值。

  再比方说长征那种军事战略转移,只有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才能完成。如果没有毛泽东,红军极大概率要夭折于半道上。是毛泽东的存在,让长征成了军事史上不可复制的传奇。

  这就是绝对意义上的军事天赋,给原本不存在军事价值的区域赋予军事价值,并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第三个维度,现实实践。

  井冈山反围剿,堪称是一门独创的艺术。谁也想不到,书生上阵的毛泽东,可以用传统和现实相结合的策略,打出前所未有的军事行动。

  苏区前三次反围剿,是井冈山反围剿军事艺术的延伸。

  四渡赤水战役,可以称为军事、政治、地缘、信息博弈的极致。指挥四渡赤水战役的毛泽东,似乎开了天眼,既在局中,也在局外。那是一个军事家把军事艺术做了最极致的演绎。那是一场不可复制的军事奇迹。四渡赤水之后,再也没有人从军事层面怀疑毛泽东的水平。

  陕北的军事布局,奠定了重整河山的基础。

  拍板抗美援朝,奠定了中国在村里的地位。

  毛泽东军事实践的特色,就是超越了军事本身。毛泽东的军事实践中,和政治紧密结合。大部分时间,毛泽东都是让军事为政治服务。但是当军事行动展开时,毛泽东会让政治为军事服务。他就好比一个拳王,军事和政治是他的两个拳头。不论出哪个拳头,都能做到全力出击。

  第四个维度,哲学基础

  探索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肯定离不开哲学。毛泽东不仅仅是军事家与政治家,还是哲学家。他的很多军事和政治决策,都根植于哲学逻辑。如果从哲学层面看毛泽东的军事实践,大致有四个视角。

  从传统视角看,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华夏世俗文明非常契合,追求知行合一。

  从传统文明范畴看,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工业文明周期非常契合,为政党政治服务。毛泽东既提倡枪杆子出政权,也提倡党指挥枪。这就是所谓的辩证法。

  从哲学角度看,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马克思推崇的唯物主义一脉相承。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最终只能在中国发扬光大?这是一个实际性课题。

  从普世主义看,毛泽东军事思想打破了传统的特权和壁垒,给很多人带来了争取财富、吸收知识的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6:40 , Processed in 0.1094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