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0|回复: 0

陶然纪:如果美国不能一直赢,为什么还要爱美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4 12: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美国大选结果刚出来的时候,拜登在白宫玫瑰园发表了讲话。

  当时,大家的关注点主要在八十老翁的精神状态。怎么败选了反倒精神头十足,不仅说话语速快了不打磕巴了,脸上还不时挂着神秘的微笑。现在过了一段时间回头再看,才发现他讲的内容其实挺有意思。

  特别是其中有句话:“你不能只在赢的时候才爱你的国家”,其含金量越来越高。类似“不能只在XX的时候才XX”的句式,更是被广泛使用,成了网上的一股风潮。

  不幸的是,虽然登子的金句火了,但是后面却完全事与愿违,爱仍然不可避免地消失。

  这也恰恰证明,就算贵为美国总统,依然无法违背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一铁律。

  具体是怎么肥事呢?

  02

  首先,登子发现自己不被爱了。

  这边大选结束尘埃落定,登子就风尘仆仆出发,接连参加了在秘鲁举行的APEC峰会和在巴西举行的G20峰会。

  但是这两次亮相都让他脸上无光。

  先是APEC峰会的合影,竟然把他安排到了第二排靠右边的角落里,只差一个人就成最边上了。

  从现场视频来看,当拜登得知自己的位置是在第二排时,显然有些难以相信,忍不住抬手确认,之后才缓缓走上台阶。

  后来就有补充消息,说是因为拜登迟到,会议主持人以为他不来了,就把他原来的位置给安排上人了。没想到他又出现了,这时也不好再把人家赶走,就只能在第二排的角上给他找个地方了。

  这种解释,还不如不解释。

  要知道,有很多大国领导人都喜欢用迟到来显示自己的重要,像奥巴马、普京都是迟到大王。如果他们迟到,无论现场有多少人,都只能乖乖地等,更不会把他们的位置给直接取消。

  结果到了拜登这,怎么就不能等了?说白了,还是觉得他不重要了,没必要为他浪费大家时间。

  可拜登不甘心啊,一定要找回场子,又在G20合影的时候玩迟到。而且不光他一个人迟到,还拉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一起。据说是三个人开了个小会,多聊了几句才迟到。

  理由充分,还拉到了帮手。

  结果如何?

  打脸更狠!合影硬是没等他们仨。这边照片拍完了走人时,拜登他们三个正在进场,看到一哄而散的场面有点发懵,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转头悻悻离开。

  好在第二天会议主办方组织补拍了合照,估计是拜登脸上实在挂不住,才搞出了G20峰会历史上的第一次补拍。

  可能是因为两场峰会的举办国都是南美国家,平日里受够了美国的鸟气,找个机会就给这位很快下台的美国总统上点眼药。

  既然这样,去美国的盟友那搞一圈告别访问,最后享受一下众星捧月的感觉如何?

  可是老登头打了一圈电话,那头要么是岔开话题,要么就是打哈哈,说些保重身体之类的废话。

  人家就差直接说出来:以后,登子你不要打电话了,我怕懂王误会。

  转来转去,终于敲定了最后一站去访问梵蒂冈。毕竟是出家人嘛,在趋炎附势上不会做得太露骨,能够给登子受伤的心灵一些难得的慰藉。

  既然梵蒂冈同意了,来都来了,意大利那边也就顺便接待。

  人还没走,茶早就凉透了,搞得登子的怨念很深。

  据白宫传出的消息,登子最近经常跟身边唠叨,说悔不当初,不该任由佩妖婆和奥黑逼宫。要是不退选,他必能再赢懂王一把,何至于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扶我起来,我还能去选~~~”

  若干年后,深夜的白宫里,午夜梦醒的人们说不定在某个角落,依旧会听到那幽幽飘荡着的声音。

  03

  紧接着,民主党也不被爱了。

  本来对于美国这种国家,政党轮替不算什么新鲜事,只不过近些年轮的频率快了一点,原来八年一换,改成了四年一换。

  民主党现在台上的那些要员们,也都纷纷开始找新工作,也算是按部就班的正常操作。

  但是,拜登却猛地放了个大招,彻底打乱了节奏。

  12月1日,登子宣布赦免其子亨特·拜登,光赦免还不过瘾,还划了跨度长达11年的时间期限,无论亨特·拜登在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1日这段期间,干下了任何伤天害理的事,通通不予追究。

  按照以往美国两党的政治伦理来说,祸不及总统本人和家人,毕竟美国不像韩国,喜欢对每届总统都秋后算账。

  但是登子这么干,就是在明摆着告诉所有人,他已经不相信华盛顿的传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着手里有权赶紧保下宝贝儿子。

  这一下就扯掉了民主党最后的体面。

  连老总统都觉得民主党一旦下台,就不行了,没能力了,根本抗不住懂王的清算,那别人还能指望民主党什么呢?

  所以,聪明人这个时候,都在想着跳船,如果等到懂王派的锦衣卫上门才跳,那就太晚了。

  于是硅谷的那些大富豪们,最近排着队上门,海湖庄园的流水席就没断过,天天把酒言欢,暖风熏得游人醉,海湖歌舞几时休。

  大佬们给懂王就职典礼捐款的金额,已超过1.5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懂王对此非常满意,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写道:“人人都想和我做朋友!”

  而他的好消息远不止此。

  原来民主党为了阻止他选举,罗织的那些案子,已经判了的,上诉以后就给改判;还没审完的,有的很快就给出结论了,是冤枉的,不是我冤,是懂王老人家冤!有的干脆痛痛快快撤案了,就当这事从来没发生过。

  之前给民主党当枪使的调查员、检察官、法官,在镜头前扮演正义风光无限,现在纷纷躲在家里瑟瑟发抖,或者找门路向懂王输诚,希望大人不计小人过。

  公知们膜拜的美国司法独立神像,顷刻间碎成了渣渣,怎么也拼不回去了。

  一切的根源,就是民主党不行了。树倒猢狲散,夺路而逃的时候,谁还管得了体面不体面。

  然而,最不体面的还在后头。

  04

  美国逐渐不被爱了。

  拜登讲话的原意,是要美国民众接受选举结果,不管哪个政党输赢,都要爱美国。

  但后来的事实是,即将失去权力的登子到处碰壁,说话没人愿意听了;输了选举的民主党,旧船票被扔了,乘客们着急跳船。

  怎么能不管输赢呢,输了肯定是要失去爱啊。拜登这个人也好,民主党这个政党也好,都逃不掉被抛弃的命运。

  就算“败即不爱”的态度只是针对个人、针对政党,人们还是能做到继续爱美国。那么,把问题再放大,如果哪天美国这个国家在竞争中输了,没有实现一直赢,他们还会继续爱美国吗?

  难说。

  起码美国的盟友们做不到。

  教员生日那天,中国六代机一飞冲天,是一个非常值得铭记的历史性时刻,这是从工业革命以来最先进的飞行器,头一次由非西方国家率先掌握。

  之后连续几天,又有好几件国之重器扎堆亮相,让广大网友们大开眼界,在兴高采烈中迎接了2025年元旦。

  对于普通人来说,看这些东西就是看一热闹,而在各国精英人物眼中,可以审视出的东西就要丰富得多了。

  世界总是被关键事件推动而改变的,具体会发生什么不好预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让关键事件发生,去推动世界的变化。

  而这次的变化来得很快。

  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宣布推迟原定1月底的访美行程,改为尽快安排访华。

  要知道,石破茂的这次访美是好不容易才求来的,甚至动用了安倍未亡人的关系。做出如此重大的改变,日本决策层自然经过了反复的权衡考量。

  而为推动石破茂访美立下功劳的安倍昭惠,也罕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去年9月登泰山的照片。

  去年9月来的,之前一直悄无声息,却偏偏这个时候放出来,明显是在告诉大家:日本高层内部颗粒度已经对齐啦,要改变以前过度亲美的政策,把船头往中国方向扳过来一些。

  作为一个被美国统治的殖民地,日本早就把看风向磨墙头的功夫练得炉火纯青。而且在日本的政治制度下,首相本来就不值钱,如果判断失误被美国爸爸大力扇巴掌,大不了鞠躬下台,私密马赛就完事了。

  所以,日本政客们喜欢冒头,敢下大注梭哈。

  春江水暖鸭先知,亚洲政局看日本,只要日本人动了,肯定是有涌动的暗流被他们感知到了。

  日本知道转向,韩国不懂?欧洲不懂?

  盟友嘛,自然是谁赢帮谁。既然都赢不了,谁也不乐意把自己给搭进去。

  要盟友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肯定是指望不上,最终还是得靠自己。

  那么,美国自己人会一直爱美国吗?

  难说。

  05

  什么是美国人?

  原住民的印第安人早就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主要成分都是世界各地的外来户。

  人们为了什么来美国?

  当然是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有更好的发展。

  而美国为了吸引全世界的精英前来,更是反复强化自己“一直能赢”的人设。

  所有的美式价值观,都是以“美国能赢”作为基础进行构建,因为美国总是能赢,所以它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无论哪个方面都必然正确,不容质疑。

  山巅之城,天选之地,来就对了。除了这里,哪还能找到你们想要的成功?

  润人们历经千辛万苦走线穿越边境,为的是追逐打几个月工就能享受大浩斯的美梦;

  科学家们为的是贴近科技前沿,利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条件,在有限的人生中尽可能多出成果;

  青年才俊们为的是不受限制的金融创新,充分挖掘美元霸权潜力,轻松地爬上财富顶峰……

  每个人到美国的目的,都是为了赢。

  如果某一天骇然发现,美国并不能一直赢,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那将是整个系统的崩塌。

  说到底,所谓美国精神,本质上就是个人主义。认可美国精神的,必然是利己主义者,是否精致不精致,那就不知道了。

  利己主义者凑到一起,让他们同富贵可以,共患难过苦日子,绝对不行。

  在祖国就过苦日子,跑到美国还过苦日子,那不就白来了吗?

  所以只管放心往后看,一旦美国势头下来,其国内那帮高智商的利己主义精英,必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绝对不会坐困愁城。

  公知们总是喜欢吹嘘美国的制度与社会环境,认为那是吸引高端人才的根本,是把美国人联系起来的纽带。

  对此,杨振宁先生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把这个问题说透了。他在《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说:

  “我个人认为,以下的几个长远的因素是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有辉煌的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个是需要有聪明的年轻人,有头脑做科学研究;第二是需要有重视纪律、重视忍耐心、重视勤奋的社会传统;第三要有决心;第四要有经济条件。我认为这四项在21世纪中国都会具备的。”

  哪有什么神秘的,只要把四个条件建立好就行。美国可以靠这四条把人才吸引走,我们同样可以靠这四条再吸引回来。

  中国也一直就是这样去做的,于是有了不断回流的高级人才,刺激出了当前中国科技的腾飞。

  如果美国未来丧失掉这四个条件,那么其人才的流失也就是止不住的趋势。

  真要有那么一天,对于美国未必不是件好事。

  为什么呢?

  因为美国这个国家建立已经240多年,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从来没有完成过整体作为一个民族的思想构建,不过是不同种族、不同族裔、不同宗教信仰的乌合之众搭伙过日子。

  合众国的合众,自然是有利则合,无利则散。

  只有真正经历过无利可图的失败考验,再也不能随便欺负别人,别人欺负不到自己,那些愿意留下来的美国人,才是真正的美国人。

  “你不能只在赢的时候才爱你的国家”,才会被美国人打心底里接受。

  而现在这个时候,拜登说上这么一句话,嘿嘿。

  他曾经说过很多废话,不在乎再加上一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2 10:23 , Processed in 0.0781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