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85|回复: 0

毛豆:庆幸科技掌握在文明手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8 0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26日是教员的生日,而六代机的首飞,为天上的老人家献上了一份厚礼。作为一个军迷,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款六代机的各种细节。

  首先,它看起来像个大飞蛾,这种外形,明显是把常规气动布局与B-2那样的飞翼布局,进行了“去粗取精”式的结合,没有垂尾,为啥要这样做呢?

  因为五代机,是有缺陷的。

  隐身能力是五代机性能的核心,但无论歼-20还是F22,隐身能力主要在正面,也就是正面的雷达发射源小,不容易被发现,侧后方被发现的概率还是不小的。有个大垂尾存在,反射源很明显,所以对于下一代战斗机,中美都认为需要取消垂尾,让隐身能力达到极致。

  只不过,取消垂尾会带来一系列坏处,没有水平舵面,操控性能会直线下降,比如你想转弯的时候,有垂尾的飞机,直接在垂尾的帮助下就可以轻松转弯。

  而像B-2那种,没有垂尾的飞机,隐身性能强是强,但是想转个弯难如登天,意味着飞行的时候,不得不尽可能地保持直线,没事别乱转弯,还得刻意降低速度,毕竟操控性不好,还敢飞那么快?万一遇到突发事件就完蛋。

  对六代机来说,如果因为追求极致的隐身,而让操控性和速度大幅下降的话,就不是六代机了,必须既要又要,既取消垂尾,让隐身性能达到极致,又不用降低速度,还不丢失太多的操控性。难度有多大想想就知道了。

  美帝的六代机方案,叫NGAD(下一代空中霸主),其PPT上的概念图就是取消垂尾的,和我们的大飞蛾很像,NGAD项目从2019年提出,到如今2024年快要过去了,连启动都没有启动。无论是洛马、波音还是格鲁曼,都觉得难度太大了,不敢接。

  一方面是不敢接,另一方面以难度高为由,不断提高价格,于是五年过去了,项目还没启动,就莫名其妙地消耗了50亿美元,第一次知道PPT的价格这么贵。

  美帝搞不出来,但是咱们可以,大飞蛾是靠一系列襟翼还有矢量发动机,来进行水平控制的。当然,顶多就是补个七七八八的,其操控性和有垂尾的飞机比起来,多少还是差一点的。不过无六代机不需要“狗斗”,所以差一点也能接受。

  其次,大飞蛾的尺寸非常大,比隔壁伴飞的歼-20S要大上一圈,如此看来,最大起飞重量可能拼着50吨去了,我们看它的腹部,空间非常大,意味着能携带大量的武器,这是划时代的。

  传统的五代机,起飞重量不大,加上要追求隐身,不得不把武器塞进弹舱里,导致带不了多少弹药,F-22是八发空空导弹,歼-20是六发空空导弹。实话说,太少了。只能让F-15、F-16、歼-16之类的携带,扮演炸弹卡车的角色。

  不过问题是,这些三四代机没有隐身能力,高手过招时,被击落的可能性非常大,生存能力堪忧。空军不是不知道,只是没办法,但凡有办法,谁愿意继续用呀。而六代机出来后,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它的弹舱够大,隐身性能还强,一举两得。

  当然,六代机最厉害的地方还是三台发动机,对应三个进气道,两个在腹部两侧,一个在背部。这个设计,让六代机是六代机的可能性,高了不少。六代机有个硬指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也就是达到5倍音速以上。

  但问题来了,传统的发动机难以达到高超音速,因为冲压发动机只能在5倍音速以下的环境里工作,一旦飞行速度超过5倍音速,就不行了,要罢工。

  咋办呢?

  各国公认的方法是搞组合式发动机。也就是装备两套发动机,一套发动机在5倍音速以下使用,另一套发动机,则在达到5倍音速以上时才会开启。

  军迷们常说的超然冲压发动机,就是组合式发动机的一种。

  然而,这个方案的难度极大。

  两套发动机如果共用一套进气道,互相干扰的情况一定会产生,如果不共用一套进气道,而是设置两套进气道的话,又显得过于臃肿,且两套进气道之间也会互相干扰。横不行,竖也不行。所以多年来,超燃冲压发动机都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即使美帝,也没成功。

  而我们的六代机,清晰可见有两套进气道和三个发动机,说明科研人员排除了互相干扰,正是这个细节,让很多人猜测其使用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是六代机的可能性大增。如果没有这个细节,还真不一定是六代机。

  而超燃冲压发动机,所带来的优势将是跨越性的。没有它,就飞不到5倍音速以上,就算不隐身也无所谓,反正我跑得足够快,任何防空导弹都追不上。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犹记得小时候喜欢买军事杂志,看得多了,就发现上面的飞机不是俄国的就是美国的,又或者欧洲的,基本没什么国产的飞机,因为彼时我们的战机性能,实在是太寒酸了,拿不出手。而老一辈的军迷更是长期生活在绝望之中,不得不盘算着歼-8对抗F-22。

  歼-20首飞后,这种绝望情绪才烟消云散,随着歼-20的大量服役,我们对美军的空中劣势,开始大幅减少,起码在西太平洋,在东北亚,美国不再有绝对的空中优势。但这时候的我们依然是追赶者,顶多和美帝并驾齐驱,还没有取得优势。

  直到六代机首飞,一下子把我们和美帝的空中竞争,从并驾齐驱转向了优势,你以为你有F-35机群就高枕无忧了?如果我们只有歼-20,要对付F-35机群自然不容易,能赢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但有了六代机,差了一代的F-35机群会很脆弱,用大刘的话来说,这叫“降维打击”。两百年来,我们在西方面前,从来都是被降维打击的对象,什么时候能“降维打击”西方呢?

  不敢想呀。

  六代机首飞后我们敢想了,这是两百年来第一次,我们有能力对西方进行降维打击。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会是常态,历史上将回归常态。美军以为退到关岛,就安全了?这架飞机比歼-20大了一圈,大概率作战半径和航程也大很多,夏威夷都未必安全。

  自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所有的开创性的飞行器都诞生在西方,或者白人手里。没有一个非白人国家,能在飞行器技术上领先于西方的,而我们打破了这个惯例。

  殖人经常说,庆幸科技掌握在文明手中。是的,今天的我们也很庆幸,科技掌握在文明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8:39 , Processed in 0.0937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