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0|回复: 0

陶然纪:六代机一飞冲天,世界正在巨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8 08: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昨天是教员的131岁生日,很多媒体都发布了纪念文章。

  当大家以为这一天将在缅怀他老人家丰功伟绩之中度过时,到下午却在网上开始疯传某传说已久的飞行器的消息,开始是模糊的图片,之后分辨率不断提高,最后甚至出现了整段的视频。

  由此引发惊呼一片:它来了,真的来了!

  压抑不住兴奋的,不止是广大网民,还有各大官号。

  “国防时报”发了一片银杏叶。啥意思?银杏=隐形?

  “航天科技”则在知乎上现身,回答了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航空工业”压根没有知乎号,所以就由兄弟单位代答,非常合理。

  只是这兄弟主打就是一个答非所问,好像回答了,又好像没答,完美示范了啥叫废话文学。

  据说中国网民的热情竟然感染了大洋彼岸。

  还在圣诞节假期美梦之中的漂亮国公务员们,被紧急叫醒加班,导致凌晨4点多白宫附近的街道竟然堵车了。

  其实他们压根用不着紧张,也别胡思乱想瞎猜,可能最后揭晓的答案不过就是用大模型生成的一段恶搞视频,纯粹为了给节日助助兴。

  难道不可以吗?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02

  太敏感的话题,咱们也不能说得太多,点到为止。

  眼看2024年即将结束,陶叔想谈谈这一年来越来越强的一种感受:

  我们正在从弄潮儿,变成造浪者。

  所谓弄潮儿,看似在风口浪尖耀眼夺目,实则命运仍然操纵在别人手里——必须要先有浪潮,才有登场表现的机会。

  浪头什么时候来?无法预判。只能抢抓别人漏下的空档乘虚而入。

  潮水什么时候退?把握不准。你还在大张旗鼓雄心万丈,人家卷完最后一波红利不玩了,弄潮儿没个防备,必然直直地摔下来。

  所以只有当自己拥有了造浪的能力,才能行稳致远,不仅飞得高,更能免除后顾之忧。

  而今年最令人欣喜的变化,就是我国造浪的能力,已经霸气侧漏显现出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举几个例证。

  第一个例子发生在手机行业。

  华为成功地推出了三折叠手机,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引领消费产品全新品类。

  对于手机,大家非常熟悉,前后曾出现数个领导者。

  第一个是摩托罗拉,最早做出大规模民用的手机产品。

  第二个是诺基亚,从模拟制式升级为数字制式后的王者,独领功能机时代风骚。

  第三个是苹果,开创了全新的智能机时代。虽然摩托罗拉和联想有更早的智能机产品,但是敲开智能机时代大门的,毫无争议是乔帮主手里的iPhone。

  第四个是三星,借助安卓系统实现在智能机销量上对苹果的超越,更是率先发布了量产的折叠手机。

  虽然第一款折叠手机来自柔性屏厂商柔宇,但那款产品非常失败。华为折叠手机在发布时间上稍晚,而且最早一款是外折,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如今,华为凭借三折叠量产手机的发布,终于毫无争议地加冕全新品类开创者桂冠,反而把发布过概念产品的三星远远地甩在身后。

  可以看到,整个手机发展历程中,中国企业曾经多次冒头,尝试引领潮流,但总是失之交臂。归根到底,还是要承认实力不够,时机也并未成熟。

  然而不断积累,直到越过临界点,必然有突破的一天。该来的总会来。

  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苹果花费极大代价打造的全新品类——VR眼镜 Vision Pro,已经确定失败,即将宣告停产。

  大家还有记忆的话,Vision Pro从亮相到发售,网上充斥着无数溢美之词,而现在各大平台还在反复传播着对华为三折叠的恶毒攻击。

  一路鲜花与掌声的,如今扑得无声无息,迎着流言蜚语造谣中伤前进的,却逆势成长。

  无需多言,事实会证明一切。

  第二个例子是在汽车行业。

  前不久,本田和日产宣布将在明年完成合并,并有很大可能将另一家日本车企三菱也拉进来。

  按照去年的销量来算,本田排名第7,日产第8,再加上三菱,合并以后将排在丰田与大众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

  按理说,企业合并排名蹿升做大做强,应该是件好事,可在发布会上三家公司的老总却显得心事重重,只在记者要求合影时才勉强挤出笑容。

  因为这次合并,并非他们为了实现发展战略的主动进取,而是形势所迫下无奈的抱团取暖。三家之中的日产,被传出资金最多只能再维持14个月,另两家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逼得日本车企如临大敌不得不赶紧拜把子的,自然是正汹涌而来的电动车浪潮,以及趁势崛起的中国车企。

  电动车浪潮谁掀起的?

  美国的特斯拉。

  但是特斯拉一度因为产能不足而挣扎在破产的边缘,直到在上海建成它的第一家超级工厂,才最终度过危机,成为当今全世界市值第一的车企。

  要说我国为电动车浪潮,提供了大部分能量,应该不算夸张。

  更何况,汽车产业下一次变革领导权的争夺战,早已打响。

  新的变革机会就是智能驾驶,而我国车企占有明显优势,马斯克却犯下了战略错误。

  当他大言不惭地抛出“纯视觉方案优于视觉+激光雷达方案”高论时,竞争的结果就已经没有了悬念。

  马斯克的话,属于典型的“指鹿为马”,为了保持自身的优势,试图利用掌握的话语权,故意将产业引向错误方向。

  他排斥激光雷达,不为别的,就是嫌它太贵。要是全行业都跟着他走纯视觉,特斯拉就可以凭借软件算法与数据训练,建立几乎无法撼动的优势。

  然而,华为带领大批中国车企,毫不留情地戳破了老马的谎言,并且信心十足地期待地着与特斯拉正面对决。

  假话就是假话,不会因为是马斯克说的,就能把物理规律改变。

  马斯克陷入窘境,是因为他失算了。

  虽然他利用中国汽车产业链,解决了特斯拉的产能问题,却依然低估了中国的产业进化速度。

  激光雷达从他放话时的几万元一颗,直线下降到只要上千甚至几百元,中国智能汽车即使大量安装,依然能很好地控制住成本。

  就看老马是哪天找个理由转弯,还是要一条路走到黑了。

  自己打脸乖乖把雷达装回去,特斯拉就从引领者变成追随者。一条路走到黑,日本车企就是好榜样。

  还记得丰田曾经的嚣张吗?

  丰田章男直到去年还在攻击电动车,就是想“指鹿为马”,拖住全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脚步。结果中美车企根本不理他,拖住的只有日本人自己。

  跟着章男混,三天饿九顿。

  丰田章男坑惨了日本汽车产业,也忽悠了不少中国人。依然有大批国人抱着“油车信仰”,看不起国产品牌,对中国车企的每一次创新冷嘲热讽。

  无需多言,事实会证明一切。

  第三个例子,就在武器领域。

  不用再说什么,天上飞的已经证明了一切。

  早在2019年的时候,就传出美国将在5年内试飞的消息。但是最后压着哨飞上天的,谁也没想到竟然是我们的。

  这一代飞机,美国显然有点大意了,只希望他们把下一代的PPT早点放出来。

  要是等不及,我们可要自己提方向了。

  03

  曾经的中国,只是时代潮流的追随者,望着那些弄潮儿,流下羡慕的泪水。

  如今,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弄潮,开始在各个领域兴风作浪。

  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制造业,而是在几乎所有方向上不断延伸发展,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靠着完备的产业基础,我们可以采取“全场紧逼”战术,任何领域出现新动向,我们的企业就能一拥而上,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家地,像狼群一样跟它们竞争。

  手机是这样,电动汽车是这样,人工智能大模型同样是这样。

  就连美国严防死守的芯片产业,它玩命制裁,只不过是让实体清单越拉越长。

  对手越打越多,仗能打赢就见鬼了。

  跟随、并跑,直到引领,中国企业不断冒头,越来越自信地制造时代进步浪潮。

  这个过程需要蓄积大量能量,也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并不会那么轻松愉快。

  正在因为吃劲而感到压力的同时,各个方向的突破,总会带给我们巨大的激励。

  当趋势已成,由此而必将到来的巨变,敢叫日月换新天。

  对此,我们要有绝对的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0:16 , Processed in 0.0781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