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26|回复: 0

戍天九思: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中国有碾压美国优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0 0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10月22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里世界研究所理查德·佩里所长兼教授、他2022年至2024年担任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的文章《大规模精确打击的战场:科技正在重塑战争——美国必须适应》。

  这不,中国这次珠海航展表明已抢先一步做好“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的准备,珠海航展已成为从“小规模精确打击时代”向“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的战略转折点。为什么?

  美军反思三场冲突提出“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

  从俄乌战场上的大量无人机、无人艇到美英红海护航遭遇和中东的大规模导弹打击,战争形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生着深刻变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战争中武器的升级和降级同时并存:一方是昂贵而高精尖的攻防系统,另一面是海量廉价无人装备和导弹攻击。而在这三场冲突中这种胶着状态表明,后者大量廉价无人装备正在抵消前者更为先进却又更加昂贵的武器优势。战争实践的发展使得美国五角大楼官员发出预警:未来战争策略发展必须结合“以量取胜”策略与“精确打击”理念,不能再仅仅依赖少量昂贵的高端武器。

  佩里教授在文章中深刻指出:今天的战争以及美国等国家的大量投资表明,战争中的“数量”正在卷土重来,但这并没有以牺牲精准性为代价。事实上,当前的战争时代正在瓦解数量与精确、规模与先进之间的二元对立。这就是“大规模精确打击”的时代。军队正步入一个新时代,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可以集结无人系统和导弹,并能获得低成本卫星和尖端商业技术。借助这些工具,他们可以更轻松地进行监视,并发动精确且具有毁灭性的攻击。它的必要性已经塑造了乌克兰和中东的战争形态,并指导了五角大楼的军事规划和装备采购。

  在“大规模精确打击”的时代,战争将在很大程度上由大量无人驾驶系统部署来定义,无论是完全自主的、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还是由人类远程控制的系统,从外太空到海底无所不包。美军已经将自己定义为适应这些战争特征变化的引领者,但它必须做好快速且大规模地采用创新技术的准备。当今冲突中显现的开创性突破仅是一个预兆,揭示了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内,随着各国军队在大规模和精确性的双重需求上展开博弈,战争将如何演变。

  最后,佩里教授强调:未来战场将是由少量的高端系统和大量的可消耗系统构成。防御大规模精确打击的成本也远高于发动攻击的成本。注重大规模精确打击可以让军队为战争可能不会迅速结束、甚至可能持续数年的情况做好准备。

  为什么说现在进入“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转折点?

  这次珠海航展是俄乌冲突后中国装备发展大爆发的一次航展,代表着人类武器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意味着人类未来武器一个重要的新走向——从“小规模精确打击时代”向“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的转折点。为什么?

  长期以来,人类武器装备发展一直在追求“打得狠、打得准、打得远、打得快”。但是,二战时美国对日本使用两颗原子弹之后,彻底改变了武器发展的走向,使用核武器的毁灭性、残酷性让人不寒而栗,不再追求“打得狠”,而是更加追求“打得准、打得远、打得快”,于是,“精确打击武器”应运而生。

  美国冷战胜利后,依靠遥遥领先的科技,一度垄断着GPS、“战斧”导弹、预警机、四代机等信息化核心技术装备,在全球率先拥有小规模精确打击能力,从而开创了“小规模精确打击时代”。从此,美国靠着“领先一代”的信息化武器,垄断着制信息权,对传统机械化部队进行降维打击,对伊拉克、利比亚、南联盟、阿富汗等小国具有一锤定音的打击能力,横扫全球“小刺头”,称霸世界。

  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智能化的门槛越来越低,不仅武器装备广泛使用人工智能,而且民用产品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还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全球民用智能化产品产业链,智能化武器不再为大国强国所垄断,小国弱国也能拥有智能化武器,甚至像胡塞武装这样的托鞋军也拥有了大量廉价导弹和无人机。在俄乌冲突战场上,大量民用无人机、无人艇变身成为战场大规模精确打击的主角,正在创造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的历史。

  为什么美英舰队红海护航面对胡塞武器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攻击会那么狼狈而退?为什么伊朗打击号称“固若金汤”的以色列的效果会越来越好?为什么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和无人艇攻击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原来无论是美军也好,以色列也好,俄罗斯也好,都只拥有小规模精确打击能力,没有大规模精确打击能力,更没有防御大规模精确打击的实力。当美军、以军、俄军精确打击武器越打越少之时,战场整体防御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弱,甚至变成了活靶子,红海护航的美英舰队只好逃之夭夭,俄军黑海舰队不得不撤出原舰队基地!胡塞武装靠着连续不断的廉价无人机和导弹袭击,足以把红海护航的美英舰队拖垮,甚至打破产!

  俄罗斯通过测算得出结论,“破坏性进攻手段的费用,不到防御性建设投入费用的5%”。也就是说,攻防费效比是1:20,这种进攻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只会在“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更加助长“先发制人”的战争冒险和冲动。这是中国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巨额债务和AI股市泡沫危机时必须高度警惕的!

  美国正在全力为“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做准备

  早在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出台《国家安全战略》、2018年10月副总统彭斯发表“新冷战演说”,美国就将中俄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将重点转向大国竞争,军事上开始为“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做准备。从公开报道看,有开发新型导弹系统、加速智能弹药储备、推动人工智能和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实施全球快速打击系统计划等战略举措。

  ☆从 2019年9月开始启动“迅龙”项目,旨在将空军主力运输机C-17和C-130运输机变身战略轰炸机,快速改造成可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战略打击平台。

  ☆2023年8月,美国成立“利马特遣部队”,致力于推进生成式AI在国防各个领域的运用。

  ☆2023年8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提出把“复制者”计划作为“应对中国挑战”的策略之一,明确要求美国要在未来18至24个月内装备数千架无人作战系统,以美军无人系统的“大规模”应对中国军事力量体系的“大规模”,以继续美国在军事上的全球主导地位。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右)在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观看无人机飞行测试。

  ☆2024年10日,美国海军“长津湖”号巡洋舰与“华盛顿·钱伯斯”号补给舰,首次使用“海上可转移装填装置”完成了垂发系统海上再装填,希望通过这种装填方式在未来高烈度的战场环境中有效应对导弹补给缺乏的情况。

  ☆美国陆海空都在研发新精确打击导弹。陆军正在开发新型的表面到表面弹道导弹——精确打击导弹(PrSM),能在60-650公里范围内打击目标,以取代现有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美国海军在推进远程精确打击系统(CPS),通过更大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来提高CPS系统的容量。空军正在研发AGM-183A滑翔机,能够在1小时内对全球任何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美国还计划实施“一小时打遍全球”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计划,通过空天飞机、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等武器,建立可在1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的常规作战系统。

  “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的大国竞争策略与战争逻辑

  在“小规模精确打击时代”,战场上比拚的是谁的导弹更精准,美军是靠着“领先一代”“单向透明”的信息化武器,对传统机械化部队进行降维打击。

  战场上,美军作为进攻方可以用少量导弹精准摧毁并瘫痪对方防空系统,一旦打开缺口、“踹门”成功,战场就会变成了一场常规武器空袭的大屠杀。于是,“小规模精确打击时代”变成了“空袭时代”,美军凭着“领先一代”的武器优势和“先发制人”的进攻优势,称霸世界。

  在“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战争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战场上比拚的不仅是谁的“踹门”能力更强,还要看谁的精确打击武器规模更大,最终比的是谁的工业制造能力更强。现在,没有了武器代差的美军,必定更加依赖“先发制人”的进攻优势。但是,战争遵循的可能是“田忌赛马”逻辑——面对急于“先发制人”的进攻方,防守方可先用无人化“下马”“中马”拦截消耗对方“上马”,最后用“上马”反击致胜。

  当美国B-21和B-2、F-22、F-35等隐身战机从空中“踹门”时,我方可用按照每架歼-20、歼-35带3架隐身无人机机群尽远拦截,先用大量无人机攻击美军战机并大量拦截消耗美军火力,最后用有人机发起攻击。

  而当我方进攻时,可先用“下马”(廉价无人机和导弹)发起饱和攻击,远离本土的一线美军航母只能用“上马”(中远程防空导弹)尽远拦截而被消耗;等美军“上马”消耗殆尽,我方再用“上马”(高超音速导弹、隐身反舰导弹)对美军航母发起致命一击,美军只能用剩下最好的“中马”(近中距拦截弹)拦截,很快发现无济于事;最后我方用大量“中马”(普通导弹和无人机)补枪,美军只能用剩下的“下马”(近防炮)拦截,直到被彻底摧毁。

  号称“硅谷钢铁侠”的美国亿万富翁、即将上任的美国“政府效率部”部长马斯克,最近对诟病不断的F-35隐形战斗机项目“火力全开”。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中国无人机群飞行表演的视频,并评论称“同时,还有白痴还在建造F-35这样的有人驾驶战斗机”。

  近日,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西工大团队于11月20日在《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发表专业论文中称:“拜信息和无人机技术迅速发展之赐,现代空战格局已经发生了转移。尽管无人机的自主性和空战需求之间仍有差距,但有人驾驶战斗机与无人僚机协同作战,提供了充满希望的解决方案。”模拟空战显示,歼-20协同2-3架无人机与F-22空战,歼-20获得了超过95%的胜率,这些无人机可执行空中侦察、引开F-22火力、发动多向攻击任务,最后由有人的歼-20发动决定性打击。尽管美国空军也有“忠诚僚机”,但是,F-22、F-35都没有双座机,只能由飞行员来兼顾控制,难以更好地发挥无人机的作用。而中国歼-20有双座机,未来歼-35也可能有,可配备无人机和武器控制员,可轻松专业应对。

  “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中国拥有“军民融合”的战略优势

  智能化、无人化、网络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模糊了军品和民品的界限,呈现出“民品军用化、武器民用化、军民一体化”的趋势,对讲机、寻呼机和手机、电脑随时可变成炸弹,民用无人机在战场上随时可变身成无人战机,机器狗随时可变成机器狼,人形机器人随时可变成机器战士,无人艇随时可变成无人战艇,智驾汽车随时可变成无人战车,星链随时可变成美军军用卫星……

  中国拥有全球配套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全球最齐全的产业链和全球最大的产能,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是G7国家之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民品产值占其总产值的80%,中国还有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民用船舶、民用无人机、民用无人艇和工业机器人,还有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和最先进的量子通信技术。特别是美国对华芯片战,助力中国建立起了难得的智能化战争所需要的全国产化的全套数字根技术,美国再也卡不了脖子了。一旦国家有需求,中国就能制造出大规模廉价智能武器,拥有“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绝对的产能优势,这将是赢得“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战争的决定性战略优势。

  这次珠海航展,表明中国已率先进入“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不仅有天上“蜂群”、地上“狼群”、海中“鲨群”,而且展示的无人化武器正在颠覆未来战争作战样式,无人化武器将大幅降低作战成本,智能化武器将大幅提升打击精度,大规模精确打击将放大攻防费效比。

  这是美国无法比拟的,也是美军不可能拥有的。看看乌克兰战场:西方32国开足生产武器弹药,也供应不上乌克兰的战场消耗,这是美国和西方吹上了天的所谓强大制造能力。

  11月10日,空军装备部发布举办极低成本无人机竞优比测活动通知,区分侦察引导、察打一体、反装甲目标、侦察建图、搜索打击、运输投送六大类,旨在发挥我国无人机产业链、快速集成创新等优势,推动新质战斗力形成。

  近日,第三届“龙智杯”智能空战大赛现场决赛在成都举行,全国共有134家单位的260支队伍参赛。最终,来自中航成都所的“阿拉贡”队凭借优秀的双机协同AI策略夺得大赛冠军!

  这些中国在“大规模精确打击时代”军民融合上的大胆探索,让强大的民用产业链和快速集成创新优势为强军服务,在廉价的大规模精确打击武器上碾压美军,让美国望尘莫及,优势正在扩大,未来可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3:14 , Processed in 0.1407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