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9|回复: 0

3000点到底高不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5 19: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的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干货较多,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最近,有位老师在北京的一场会议上说,“3000点是正常的,4000点是罕见的或者太高了。而且4000点证券化率超过了1。”

  这话一出来,就受到了非常多的批评。

  院长因为工作的原因,有时也会跟这些老师接触,我们一般也非常尊重这位老师的意见。

  应该说,这位老师说的话,放在过去或者现在,确实也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话是从谁的口中说出来,很重要。

  基于这位老师的独特身份,就让每个听到这句话的人,都感到十分气馁。

  气馁的原因,不是说股市的现状如何如何。毕竟现状大家都了解得比较多了,也理解过去一些各方面的负面因素,尤其是整体环境的影响。

  问题在于,股市本来就是代表对未来的预期,这位老师说出这样的话,表明他对未来的预期可能比较低,这是大家气馁的主要原因。

  那么,3000点真的高吗?

  3000点,算高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方面来看。

  如果基于当前的形势,短期来看,3000点可能还真不算很低。

  一方面,9月底的各项政策,推进速度其实不算快。

  周末有位老师发了长文(现在已经被404了),讲到了增持回购贷的问题,我们这里贴一小段:

  截止目前,大约有150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获得了增持回购贷,但累计金额不到300亿。

  这个问题我们其实早有预料。在10月底的一次发文中,我们特别讲到了增持回购贷当时市场炒作的主要逻辑:

  回头来看,我们当时可能还是太过于乐观,银行系统整体的谨慎程度比我们想象的更高。光是公司经营稳健、行业拐头向上,未必足以让银行系统同意放款。

  第二个,就是我们目前的内部环境,仍旧不是很理想。

  从10月份有关数据来看,比9月份还是好一些的,复苏是切实存在的。

  但是,这个复苏,很难说是不是有十一黄金周的额外影响。而且那段时间还恰逢股市大涨,进一步刺激了大家剁手的欲望。

  刺激措施有没有效果?11月会不会延续复苏?有没有可能,还是回到过去的老路上?

  这周末,将公布11月制造业有关数据。所以这会子,大家心里又在打颤:如果下一波数据又不好,怎么办?

  这也是短期内难以大涨的一个原因。

  第三个,就是外部环境。

  我们都知道,马上12月还要开会,很多大V都预期那时候会有额外的刺激措施出来。

  但是,DJT是明年1月才上台。

  这里就有个额外的不确定性:有没有可能,我们打算等DJT上台先出牌,再在3月份的会后去做应对?

  从现在的谨慎态度来看,还真不好说。那么这种不确定性,也会压制市场的表现。

  可能看到这里,有人会问,院长,你说这么多,是不是不看好股市?

  我们不是这个意思。

  正如刘老师下文所说,4000点其实完全是合理的,可以达到的:

  大家要搞清楚,长期的趋势和短期的趋势是不一样的,研判用的方法不同,影响的因素也不同。

  打个比方,长期来看,大家都应该是温和的通货膨胀。

  但是,前些年,我们这边给人一种紧缩的感觉,而对岸则是物价飞涨。

  紧缩和物价飞涨都是短期的趋势,是由于短期某些产业基本面、政策面等的变化而引起。温和的通胀是长期的趋势,是基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理论逻辑。大家一定要理解这种辩证的关系。

  再比如说,当年茅台跌停,院长记得应该是500多元,在那一天,短期消息是利空的。但之后茅台就一路上涨,这个消息就真的只能管一天,还有其他长期的因素在推动股价。

  所以大家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整体性地看待问题,而不能孤立地把某个影响因素单独拿出来,说就是这个原因导致大盘今天跌了(涨了),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现在,该怎么办?

  最后聊一下短期行情,以及我们的应对措施。

  有句老古话,叫“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

  9月底是一鼓,这时候有回调,很正常。

  10月底是二鼓,尝试创新高,但是失败了。

  11月初是三鼓,再次尝试创新高,又失败了,同时伴随macd顶背离。

  那么做多的力量自然而然就衰竭了,大盘快速缩量,当然就很难再涨上去。

  这一轮调整,外在原因是大盘持续缩量,成交量不足以令指数维持相对高位。

  内在原因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与基本面紧密相关的未知事件太多,迫使大家谨慎操作、防范风险为主。

  那我们在制定策略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未知事件纳入考量。

  首先,11月制造业数据在本周六发布。如果数据偏强,则12月会议政策预期就偏弱。反之亦然。

  因此这整体上是中性的,从现在起到12月会议,要么先跌现实、后涨预期,要么先涨现实、后跌预期,很难有持续性的方向。

  到12月政策出来之后,比较简单了,如果超预期就涨,低于预期就跌。

  接下来是12月制造业数据(12月31日),以及1月年报预告的预期。

  12月制造业数据无论如何,相对都是偏利好的。如果数据不好,那么市场预期3月出利好;如果数据好,市场预期复苏加快。总之都能找到好的方面。

  1月年报预告,同样如此。

  但需要注意,1月底传统都会跌一波,因为预告不好的个股会有一个4月份退市/ST的预期。届时如果指数涨太多或破位了,都可能有一定风险。若股市此前波动不大,则可能风险也不大。

  中期的走势推演应该就只能到这里了,因为1月底DJT要上台,之后的事情就只能到时候走一步看一步了。

  总之大家可以根据上述时间窗口来规划。近期先以高抛低吸为主,在12月到1月之间维持一个较高仓位,而在1月中下旬之后降低仓位。

  今天大致就到这里吧,大家明天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7:32 , Processed in 0.0781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