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3|回复: 0

戍天九思:杰出电磁兼容专家上《开讲啦》在暗示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0 20: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16日,正是珠海航展期间,央视邀请重量级嘉宾——我国电磁兼容领域杰出专家苏东林院士到《开讲啦》栏目开讲。似乎在暗示什么?说明我国电磁兼容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也就是说,我国的电子干扰和抗干扰能力世界领先。

  过去,笔者只知道中国电子战能力全球领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领先?靠谁领先?看了这期节目,终于明白了。

  杰出电磁兼容专家才称得上航展重量级嘉宾

  一般来说,央视《开讲啦》栏目邀请的都是我国某个领域世界领先的嘉宾来开讲。航展期间,邀请苏东林院士这样重量级嘉宾——北航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防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才压得住阵。为什么?

  电磁兼容是世界难题,也是信息化装备的灵魂,还是新装备经常遇到的永恒课题。

  苏东林院士讲,电磁兼容和防护设计不好,就像一个人先天不足,体质弱,容易生病。

  在信息化装备中,由于集成了雷达、通信、导航、电子战系统等大量电子设备,工作时就会产生各种电磁辐射和干扰。如果电磁兼容问题解决不好,轻则装备性能下降,重则系统失效,甚至发生灾难性事故。而且,越是先进复杂的作战平台,电磁兼容问题就越复杂,航母尤其是电磁弹射航母的电磁兼容问题更是超级难题。早期,美军也没能有效解决好航母电磁兼容问题,出现过航母特大事故。

  1967年7月29日,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福莱斯特号”在越南海域执行任务时,因舰载机电磁干扰导致机上火箭弹自动触发,击中停放在甲板上一架A-4攻击机引起爆炸,酿成了美军航母史上最惨烈的事故,造成295人伤亡、64架飞机损毁、航母几近报废。

  过去,我国战机水平落后一个硬伤就是电磁兼容水平低,各种电子设备相互干扰。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后,科研人员从美军EP-3电子侦察机上看到了当时电磁兼容水平的天花板,捅破高水平电磁兼容的窗户纸,从而让我国电子战水平提升20年。为什么?因为电子侦察机上的接收机与电子干扰机上的发射机信号处理正好相反,都会遇到同样的电磁兼容问题,内行看门道,一看就知道。

  衡量一个国家电磁兼容技术的高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比看看同类装备的天线。对比中国福建舰和美国福特号航母,福建舰采用的是紧凑的“一体化桅杆”,福特号航母采用的是分散排列的“晒衣架”式桅杆,足以说明中国的电磁兼容技术已经超越美国。

  电磁兼容与电子战是什么关系?

  电磁兼容是通过管理电磁频谱、减少相互干扰、保证电子设备正常。电子战是利用电磁频谱、放大电子干扰、破坏敌方设备工作。

  总之,有电子设备就有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无处不在。电磁兼容和电子战研究的都是电磁干扰问题,电磁兼容追求对己方干扰最小——盾,电子战追求对敌方干扰最大——矛,这是电磁频谱这个问题“管理”和“利用”的两个方面。通俗地说,电磁兼容专家必定也是电子战专家!

  2024年1月,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等离子护盾”技术,能将敌方的攻击能量转换为防御力量,让敌方电磁脉冲弹的攻击化解于无形。

  该报还引用了《国防科技大学学报》上的论文——“低温等离子体用于高功率微波防护研究”。据称这种“低温等离子体护盾”可以在距离仅有3米处抵御高达170千瓦的电磁武器攻击。

  该电磁护盾由国防科大陈宗胜团队研发,初衷源于美国的压力。他们解释说:“美国已经投入使用了主动拒绝系统、警惕之鹰系统、携带高功率微波弹头的AGM-86巡航导弹和用于领空封锁的高功率微波武器。”

  这种等离子体护盾的原理还是受太极“借力打力”的启发而发明的,它并非直接对抗电磁攻击,而是利用能量进行自卫。当带电粒子遇到“攻击性”的电磁波时,它们会立即吸收电磁波中的能量并变得高度活跃。科研团队解释说:“如果敌人坚持攻击甚至加大功率,空间中等离子体的密度将迅速增加,使其像镜子一样反射大部分入射能量。同时,穿透等离子体的波将被带电粒子压倒,产生雪崩效应。”

  国防科大研发电磁护盾的成功经验,正好说明电子战就是利用电磁频谱,可以借力打力、以毒攻毒。

  有原创理论突破才有国际领先的基础

  苏东林院士,长期从事电磁兼容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主持了30多项重大装备电磁兼容工程任务,并获得了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她还拥有38项发明专利,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72篇科学论文。

  笔者认为,苏东林院士最了不起的贡献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苏东林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电磁干扰要素集理论和方法”,揭示了复杂系统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成功解决了国家“卡脖子”难题,也使我国电磁兼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笔者猜测,苏东林院士《先进武器装备电磁兼容性设计关键技术》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可能是福建舰的电磁兼容难题。因为电磁弹射系统是强磁的,会对舰载其它电子设备造成强干扰,这是电磁兼容的全新难题。美军福特号航母问题不断,既有电力心脏病问题,可能也有电磁兼容问题。

  另一方面,培养了100多位担当大任的博士硕士。过去,我国电磁兼容研究长期落后,太需要培养勇挑重担、久久为功的学术品质了。于是,苏东林给博士生布置的“动手”作业——磨钉子。要求只有一个:“每天磨”,每周还得检查进度。在她的课上,旷课一次甚至会惊动院长。苏东林认为,旷课不是简单的学习纪律问题。“上课代表着学生的一种承诺,作为未来要走上国防一线或是国家科研主战场的电磁专业学生,我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托付得起的、负责任的人!”她培养的博士生100%投身国防和国家主战场。“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有今天的好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7:01 , Processed in 0.0781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