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43|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0月16日【第2024-1080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31 09: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朗关于“以对伊任何攻击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的强硬表态背后有何底气支撑?

  【据媒体报道】

  10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巴 “友谊-2024 ”战术演习在巴基斯坦开启,两国军人将在山区和丛林中演练联合摧毁非法武装组织。

  10月15日,俄罗斯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在会见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时表示,“昨天我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会谈。我们看到双方对局势的看法和评估是一致的,对我们需要共同做什么有着相同的理解。”

  10月15日,伊朗知情人士表示,以色列对伊朗实施的任何攻击或侵略,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伊朗将予以强烈回应。

  10月16日,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阿勒萨尼表示,卡塔尔不接受来自位于其境内的美国乌代德军事基地对任何国家的攻击。

  【讨论纪要】

  ●美以用对伊朗“象征性反报复”(不打击伊朗核设施),换取伊朗对美以解决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持默认态度的险恶企图遭到伊方段然拒绝

  一场俄乌战争,俄罗斯的核威慑变得岌岌可危。一场由本轮巴以冲突引发的中东地区的一系列战事,更是将美国常规军事威慑打落尘埃。昔日不可一世的美国航母战斗群如今却被“拖鞋军”打得东躲西藏。包括许多西方国家在内的各方都进一步确认,美国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从根本上打倒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伊朗急于在本次喀山金砖峰会之前和俄罗斯沟通并签订相关协议,而各方都在猜测其中是否有伊朗急需的那种安全背书,比如,俄罗斯向白俄罗斯提供的那种“核保护”,或者,俄罗斯默认伊朗在必要时刻可以跨入核门槛。

  以上是伊朗对外态度逐渐强硬起来的两个主要国际局势背景。

  我们注意到10月15日,伊朗方面有关“以色列对伊朗实施的任何攻击或侵略,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伊朗将予以强烈回应”的新闻报道。

  目前,美以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诉求,都想要对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痛下杀手,但这首先要问问伊朗是否会坐视。在我们看来,如果伊朗对此充耳不闻,其对中东地区什叶派穆斯林的政治影响力将受到重大打击。

  以色列内塔尼亚胡的小算盘是,通过所谓对伊朗进行“象征性反报复”,也就是不打击伊朗的核设施,来换取伊朗默认美以解决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不过,从上面的新闻报道不难看出,对此伊朗明确拒绝。也就是说,美国的小算盘遭到了伊朗的断然反击。这样一来,美以便被再一次逼到墙角。伊朗的意思很清楚,即便以色列对伊朗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反报复,伊朗也会全力帮助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阻击美以。一旦如此,黎以战争大概率会演变为另一场消耗战。

  ●如果伊朗真的按照我们建议的那样启动“人民战争”模式对以色列进行“围殴”,美国拜登政府就会立刻陷入两难

  尽管各方都在猜测,但从伊朗如此强硬的态度不难感觉到,伊朗一定是得到了他想要的那种安全背书;要么伊朗就是有足够能力自我保护。总之,无论哪种可能性都离不开核。而这又可能与两个国家有关,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就是朝鲜。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美韩军事东盟正在东北亚方向对朝鲜施压、挑衅,这是当前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根源。局势后续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就是,朝鲜的“核”开始向外扩散,且具体扩散方向之一就是中东方向,比如,伊朗!

  伊朗的态度强硬对美方来说当然不是好消息,如果伊朗真的按照我们建议的那样启动“人民战争”模式对以色列进行“围殴”,美国拜登政府就会立刻陷入两难:是美军亲自下水,还是坐视以色列被“围殴”?前者意味着总统大选前景堪忧,后者则后果更为严重。要知道,以色列外长刚刚将电话打进北京。这意味着下一次以色列再将电话打进北京,也许谈的就是如何“投八路”的事情了。一旦美国彻底失去以色列这枚“中东钢钉”,则其中东政策将宣告彻底破产。这将导致美国全球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的迅速崩塌。

  正所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我们注意到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阿勒萨尼有关“卡塔尔不接受来自位于其境内的美国乌代德军事基地对任何国家的攻击”的新闻报道。

  这就是此前我们讨论过的,伊朗和海湾阿拉伯国家之间演“双簧”这一话题后续的最新发展。除非美国绝对保证伊朗不会对卡塔尔发起攻击,否则卡塔尔方面就有足够理由,尤其在此前伊朗外长“发布威胁”的背景下,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拒绝美国。乌代德军事基了一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兵集团”,如果不能使用,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影响将遭遇重大限制。如果强行使用,恐怕麻烦无穷,甚至导致中东各路反美,反以武装“潜入”(注:这些海湾阿拉伯国家“睁一眼,闭一眼”)这些海湾阿拉伯国“花样打击”美军基地。

  ●没有什么比局势逐渐向“中俄实质性联手”方向移动对伊朗,白俄罗斯等国家鼓舞作用更大的了

  如果说俄罗斯对中东国家,比如,伊朗,叙利亚等,提供的战略策应更多是传统安全层面的,那么中国提供的战略策应则会更多集中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包括经济、物资等层面,这就涉及“巴基斯坦通道”的基本稳定。

  我们注意到,10月14日,俄巴 “友谊-2024 ”战术演习在巴基斯坦开启,两国军人在山区和丛林中演练联合摧毁非法武装组织的几乎同时,10月15日,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在会见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时表示,俄罗斯和中国国防部对世界进程的评估是一致的,两国对需要在当前局势做什么有着相同的理解。

  “巴基斯坦通道”,目前阶段,更多具有的是象征意义,因为这条通道目前安全性尚不稳定,所以,真正能够起作用的是“中亚通道”,或将其称为“里海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方面对于上次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遭遇恐怖袭击一事虽然没有说什么(外交层面的表态),但做了些什么(这次俄巴联合演习),对此我们表示赞赏。这恐怕是伊朗应对美以态度强硬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什么比局势逐渐向“中俄实质性联手”方向移动对伊朗,白俄罗斯等国家鼓舞作用更大的了。

  局势逐渐向“中俄实质性联手”方向移动对美以来则压力很大,除非迅速解决(有黎巴嫩维和部队的阻碍,否则必然被拖入中东泥潭的更深处(注:黎巴嫩真主党不是哈马斯,何况还有戈兰高地之危)!但这需要经过联合国,也就是中,俄,甚至欧盟。

  ●如果巴基斯坦军队出现在中东方向,也将是中东局势的一个重大变化

  10月15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对以色列国防军近日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作出回应。吴谦说:中方对以军袭击联黎部队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谴责。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以色列复国主义政权疯狂到对包括驻黎巴嫩维和部队在内的维和部队进行军事攻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显然中国的反应就是,你打一个试试!此前成功发射“DF-31AG”就是手段尤其决心的具体表现。对此,美以,包括伊朗在内的中东有关国家应该都听懂了。国际社会传递的信号非常强烈,那就是绝不坐视黎巴嫩真主党被美以被实质性消灭。

  巴基斯坦军方26日表示,该国最近签署了向阿塞拜疆出售第三批次JF-17“雷电”(中方称“枭龙”)战斗机的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土耳其已经呼吁各方联合约束亚美尼亚,而亚美尼亚是北约目前阶段进入中东的重要通道之一。现在,为了伊朗的后方,物资,安全得到了保证。需要俄罗斯要更为靠近中国。这些通过俄罗斯国防部长紧急访华具体表现出来。

  我们一直对巴基斯坦军方向阿塞拜疆出售JF-17“雷电”(中方称“枭龙”)战斗机一事有持续观察。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巴基斯坦准备向伊朗转让“落后”的“枭龙”战机(背后还有沙特变相花钱给伊朗买军事装备)。如果得到证实,巴基斯坦通道,或里海通道就被进一步打开了。显然,局势向中俄实质性联手方向发展使得巴基斯坦的胆子会大上很多。假以时日,随着中俄实质性联手的不断增强,这个时候巴基斯坦通道就不再具有象征性意义了。

  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军事力量很强(空军有枭龙,海军有中国的军舰),尤其是伊斯兰国家中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此外,伊朗可以一夜之间拥核,沙特同样可以。比如,巴基斯坦空军将核武器带到中东地区。如果巴基斯坦军队出现在中东方向,也将是中东局势的一个重大变化。如果内塔尼亚胡不得不回到加沙问题上寻找行棋步调,那就是他们和拜登政府进退维谷,决策困难。

  小谈阿斯麦股价暴跌

  【据媒体报道】

  10月15日,阿斯麦美股盘中不小心意外提前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024年9月)。糟糕的业绩令市场大跌眼镜:虽然营收超出预期(主要贡献是DUV),但订单仅市场预期的一半,在手订单大幅下滑至26亿欧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54亿欧元)。阿斯麦同时下调明年销售目标和毛利率指引。

  【讨论纪要】

  阿斯麦业绩惨淡,主要原因就是失去了中国市场(世界最大市场)。虽然受管制的影响,但中国大陆地区的收入占比仍然维持在第一位。

  除此之外,使得阿斯麦经营如此惨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由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包括芯片(硬件)、操作系统(软件)等,整个IT产业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并着力想要将中国从世界范围的产业链中踢出去的过程中,由于中国受限,西方国家很多所谓高科技企业却都跟着“吃药”,他们的生产成本因需要绕开中国而迅速攀升,甚至无法找到解决办法。

  与此同时,中国依托市场效应和多年的技术积累,半导体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并逐渐挤占西方IT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失去了市场和成熟产业链支持的西方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将赢取利润的重点转向虚拟经济,这又导致产品质量出现致命问题,甚至生产管理流程出现严重漏洞,这一切又加速了这些企业的衰败速度,波音就是典型案例。

  【相关话题】

  第5652期-串讲:ASML突然向中国出口可用于14nm光刻机、如何看中国对外大力开放市场?(2023-4-20)

  第6102期-串讲:美国限制英伟达向部分中东国家出口尖端AI芯片、在荷兰光刻机出口管制生

  第6501期-串讲:ASML回应两型DUV光刻机出口许可证突遭撤销、三星和美光酝酿提价DRAM内存(2024-1-3)

  小谈中国对美国的氦气依赖问题

  【据媒体报道】

  10月14日,近年来,中国一直在谨慎地减少对于美国的氦气依赖,正悄悄摆脱美国对于氦气的“垄断控制”,随着实施包括多样化海外供应和利用科技突破增加国内生产产量等一系列举措。专家们表示,这一策略正在发挥作用。

  【讨论纪要】

  中国最大氦气进口国在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就已经不再是美国而是卡塔尔。但需要承认的现实是,卡塔尔的氦气生产技术、设备等基本为美国提供和控制。尽管中国也在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克服氦气依赖进口的局面,但产能提高需要时间。这是我们目前选择“河渡人”没有急于和美帝彻底闹翻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中国对美国稀散金属、稀土产品、半成品等产品的制裁,美国也认识到,其现在和中国彻底闹翻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恐怕是目前中美双方尽管斗得很激烈,但总体上维持“斗而不破”局面的微妙之处。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双方彻底闹掰都会给各自带来不小的损失,但这种损失可以用一个指标去衡量其本质,那就是:谁能承受,谁能生存。显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尽管目前中国国产芯片距离世界最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且产能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基本堪用。反观西方相关高科技企业,丢失中国市场后前景堪忧,纷纷开启走上死亡之路的倒计时。经营惨淡的阿斯麦就是一个最好例子!

  【相关话题】

  第5841期-串讲:微软股票创历史新高、中美在AI方面有合作点、美光加码投资中国(2023-6-16)

  第6237期-张忠谋“泼妇骂街”恐怕不能让台积电改出“死亡之路”(2023-10-16)

  第6746期-无论是搞软件的苹果,还是搞硬件的英伟达,在未来AI落地问题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残酷现实下不得不选择“去而复返”(2024-3-24)

  美股迭创新高华尔街争先上调美股预期

  【据媒体报道】

  10月16日,随着美国股市出现近30年来最强劲的反弹,超过此前设定的目标,创下历史新高,华尔街策略师正争相提高他们对美国股市的预测。

  【讨论纪要】

  我们认为,美国股市出现近30年来最强劲的反弹,和中国股市争夺资金的关系之间,效应的确有一些,但不是很密切。

  此前,美联储宣布降息,以美国经济前景堪忧为由,且降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降息虽对股市而言是利好消息,但鉴于大家对美国经济前景的焦虑,股市反而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大涨。现在,美联储开始放风停止降息,甚至加息,也就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再度准备调整货币政策。按理说,停止降息,甚至加息对股市而言不是利好消息,但美联储给出的非农数据尽管造假,但对市场预期的引导效应因其仍掌握相对金融霸权依然有效,也就是美国经济前景转好,于是股市反而逆行上涨。通过以上美国金融市场的乱象不难看出,美国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与美国经济完全脱钩的“纯粹金融工具”,其作用仅仅在于管理预期,对美国经济没有任何调节作用。

  此外,导致美国股市出现近30年来最强劲的反弹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既然大家都对美国调整货币政策与美国经济完全脱钩一事心知肚明。也就是说,无论加息,还是降息都不能解决问题严重的美国经济问题,唯一能够让美国经济喘口气的终极办法就只有印钱了。所谓“终极办法”的意思在于,此前我们曾就目前美国金融当局维稳美国经济、金融给出其能做的唯二两件事,一件是公开修改“西方金融经典教科书”,另一件事就是史无前例的公开大规模开启印钞机。现在,有关美联储是否要被废掉的讨论已在美国内部开始,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在考量公开修改“西方金融经典教科书”了,但这也只能缓解一时,在这之后,唯一能做的继续让美国经济苟延残喘,甚至回光返照的办法就只有史无前例的公开大规模开启印钞机了。一想到未来不远美国金融当局要这样大规模印钱,股市自然又嗨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美元会得到支撑,美元资产会升值,尤其在正式进入“红巨星效应”后,会变得更加明显。

  如果你问美国的那些资本家,在最后发财的机会和美国国家未来之间会选择哪个,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也就是说,只要有利润可赚,他们并不在乎美国平台的生死。资本没有国界。所以,美国股市出现近30年来最强劲的反弹,结合此前我们讨论的,有关美联储要“自我改革”,抛弃稳通胀、促就业这两项主要职能的相关话题一并观察,这恐怕是美国金融当局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开印钱的前奏。

  【相关话题】

  第6272期-串讲:“高通胀+高利率”令美7万多亿元信用卡债务成“定时炸弹”、为什么说红巨星效应出现后西方资本“烧账本”已成必然?(2023-10-26)

  第7406期-美国9月通胀数据超预期上涨,美联储有高官对11月暂停降息持开放态度(2024-10-11)

  第7416期-美国政客口中所谓“需改革美联储制度,美联储的双重使命,即保持物价稳定和实现充分就业并不现实”究竟是什么意思?(2024-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1-13 21:28 , Processed in 0.0937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