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84|回复: 1

东方时事评论:中国能做的就是继续等待,伺机而动 2014-06-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30 08: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防长称俄军已做好应对乌克兰及全球事态准备
  【莫斯科消息】据俄媒18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俄罗斯已做好应对乌克兰及世界各种事态发展的准备,俄罗斯国防工业准备好在军工生产领域实施快速的进口替代,包括同乌克兰在内。
  俄议员们称,这是绍伊古在国家杜马召开的闭门会议期间表示的。
  公正俄罗斯党党团副主席叶梅利亚诺夫表示,“曾提出我们军队是否做好应对复杂国际局势执行保卫祖国的战斗任务的准备。得到的是积极的、生气勃勃的答案。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战斗力保持高水平”。
  他指出,会上还提到了军工品实行进口替代的问题。叶梅利亚诺夫说:“绍伊古坚定地表示不会受到影响,一切可以替代。”
  叶梅利亚诺夫说,绍伊古称俄罗斯可以自己确保本国工业。此外,绍伊古还指出,进口替代可以很快完成,而且他认为不存在特别问题。
  叶梅利亚诺夫称就乌克兰提出了一个可能设立禁飞区的问题。他称,绍伊古回答道,这是一个用政治途径来解决的问题,从军事技术角度来看这可以完成。叶梅利亚诺夫说:“没有表示有设立禁飞区的任何意愿。”

  【时事点评】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

  第一段、公正俄罗斯党党团副主席叶梅利亚诺夫表示,“曾提出我们军队是否做好应对复杂国际局势执行保卫祖国的战斗任务的准备。得到的是积极的、生气勃勃的答案。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战斗力保持高水平”。

  第二段、他指出,会上还提到了军工品实行进口替代的问题。叶梅利亚诺夫说:“绍伊古坚定地表示不会受到影响,一切可以替代。”

  这里想强调的是,坦率地讲,如果仅是标题,也就是“俄军已做好应对乌克兰及全球事态准备”那还算有些意义。但是,如果这份标题下的核心内容仅是上述两段文字,从而并不明确涉及为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精心设置并精确运营乌克兰陷阱充当战略通道的波兰等最积极推进北约东扩几个东欧国家的国家安全问题。那么,本质上它只能说明:如今已备受折磨的俄罗斯乌克兰政策、从而急于打破战略困境的俄罗斯,至少在目前为止,仍不过在穿旧鞋走老路。

  而这又凸现显然俄罗斯决策层的两个典型心态:

  第一个心态、仍然意图局限在主要从乌克兰方向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无解之局中。尽管俄军已做好应对乌克兰及全球事态准备,从而在口头上穿越了乌克兰,但本质上却仅仅地口头穿越而已。而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这种局限的根源,却是在于俄罗斯至今仍然不肯彻底放弃那份早已没有相应且必须的战略资源作战略支撑的战略意图。

  俄罗斯的这份战略意图早在多年前就详细论证,随着俄罗斯叙利亚政策的彻底失败,且对俄罗斯造成的战略后果极其严重(本质上已导致俄罗斯彻底地失去了乌克兰)。这份试图凭借扮演欧亚大陆唯一的能源供应商与物流运营商的角色支撑其为世界一极的战略意图,如果俄罗斯仍然不能审时度势地予以彻底放弃。那么,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延续,则对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之中东共同利益也会继续造成巨大损失。

  其一、在长远层面,俄罗斯在相应问题(特别是伊核问题)层面的战略决策、战略行为,其结果就是:因它最终势必伤及伊朗这一类中东核心国家(也就是曾经提出的尊王攘夷的策略中或者中东全面破局的战略构想中,有能力有愿望充当中东地方王的国家,比如伊朗、埃及、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的核心利益。从而从相当层面影响诸如伊朗、土耳其等这类中东核心国家的战略决策之方向性、果断性与连续性。

  其二、在其一的基础上,伊朗这类中东核心国家(注:在所谓的符合国际社会之大多数中东共同利益的中东全面破局的局面中,在尊王攘夷的策略下,本有能力也有愿望充当中东地方王的中东国家),在某些关键问题上、特别是关键时刻上也就很难果断决策、更别提决然行动了。

  而这,正是这里早在2005年就明确提出,且在那之后直到欧美初步合流(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美联储随即单方面宣布QE3为标志)这一事态暂时中止中欧俄之伊核战略协调关系之前的这段时间段内,这么多年来始终强调有且只有伊核之战略协调下的中欧俄的大多数默认下,伊朗才有可能跨越那道核门槛的原因。

  而这又是朝核问题(虽极其重大,但本质仍然是从属于伊核问题的局部问题)与伊核问题(更加重大,因本质是内嵌着全球金融新秩序这一最核心的核心问题,从而其最终解决方案必将定稿世界新秩序、新格局终究为何的全局问题)的本质区别之一。

  另外,在这里也再次重复且强调: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美联储随即单方面宣布QE3)本质是二战结束之后、堪称可与前苏联瓦解、冷战结束相提并论的一件历史性重大事件。

  有意思的是,就在伊拉克13日局势突变之后,基于之前的观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这时也就急需合欧美之力全力尽速拿下伊拉克的时刻,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一案也突然有了最新进展。在进一步展开之前,先来阅读一则相关资料片段。

  未通报当事国美国特种兵越境抓凶,美驻利领事馆袭案嫌犯押往美国
  据媒体报道,美国政府6月17日证实美国特种部队在利比亚采取行动,抓获涉嫌制造2012年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袭击的武装组织头目艾哈迈德·阿布·哈塔拉,准备将他押回美国受审。
  美国官员承认,美方没有就这一行动提前通报利比亚方面。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说,美军特种部队15日在班加西郊区的一次行动中抓获哈塔拉,执行任务的还包括最核心的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成员。哈塔拉眼下被羁押在“纽约”号两栖运输舰上,正被送往美国。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登普西说,这次特别行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所有美方参与人员已经离开利比亚。
  总统贝拉克·奥巴马17日在一次演讲中证实这一行动,称哈塔拉将被押回美国受审。
  “自从我们在班加西的领事馆遭遇致命袭击以来,我一直把寻找并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列为一项优先任务,”奥巴马说,哈塔拉会在美国接受法律制裁。
  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2012年9月11日遭抗议冲击,美国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和3名馆员丧生。美方调查认定,袭击有预谋,凶手有组织。
  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法院的一份文件显示,哈塔拉涉嫌在冲击领事馆过程中杀死一名美国人,并且向恐怖分子提供物质支持。
  对于美军在利比亚境内发动军事行动,利比亚政府至今没有作出回应。
  美国国防部声称,美方已经就抓获哈塔拉的行动通报利比亚方面,但没有透露通报的具体时间。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方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利比亚方面对这次秘密行动并不知情,直到哈塔拉被抓获后,美方才就有关情况通报利方。

  对这则新闻资料这里不打算过多展开,之所以援引于此,在于时间似乎非常巧合。在2014年06月13日一期的东方时事解读中刚好总结了“十个万什么”,且关于2012年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袭击案的,就有4个(第七至第十个)之多。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下面再来阅读这段解说,即:

  ……

  显然,只有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特别是只有在看清楚邪恶势力的阴毒(为了支配全球,必以支配中国为代表的南方经济为核心前提)与凶残(其为达目的,以不择手段、即便反人类也在所不惜为其唯一原则)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看清楚,且是从一开始就看清楚一系列为什么,即:

  第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在以美俄直接交手为主线的第一波排列与组合、以欧美直接交手为主线的第二波排列与组合之后,才会出现中美直接交手的情况?

  第二个为什么、为什么在以中美直接交手为主线的第三波排列与组合之后,特别是在大国主要战略交易平台被中国借助“第一波排列与组合的主角俄罗斯、第二波排列与组合的主角欧盟的虽基于伊核之战略协调、但更加基于其各自核心利益”的战略策应,抓住美国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中美直接交手)为契机展开战略反击,并一举将大国战略交易主要战略平台从当时的南亚方向给推至中东方向,从而与俄罗斯、欧盟一道轮番展开一切问题均在中东与美国谈的中东战略新游戏之后,才会出现埃及之乱?

  第三个为什么、为什么埃及之乱会迅速蔓延至利比亚之乱?且为什么在利比亚之乱的第一时间就定性利比亚是个观察点?

  第四个为什么、为什么在观察利比亚这个观察点的同时,叙利亚之乱就已经开始?

  第五个为什么、为什么这里在第一时间就将叙利亚之乱视作包括欧洲国家利益的国际社会之中东共同利益的止损点,且为什么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曾经以一系列的双否、以国际社会不惜运用一切手段的战略宣示成功阻止了叙利亚问题的利比亚化(军事解决。也就是:美国准备效仿欧盟主导军事解决利比亚问题的模式解决叙利亚问题)?

  第六个为什么、在第五个为什么的基础上,为什么利比亚之乱会以卡扎菲被美国出卖的方式迅速地阶段性结束?特别是为什么利比亚之乱被迅速地阶段性结束之后,这里立刻就将利比亚这个观察点换贴上撕裂点的标签?

  第七个为什么、为什么在将利比亚这个观察点换贴上撕裂点的标签后不久,这个撕裂点突然出现了一件被人们视为冷战结束之后,可与冷战结束相提并论的重大历史事件——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

  第八个为什么、为什么在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的第二天,美联储就宣布单独进行无限量化宽松?

  第九个为什么、为什么这里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一动作(QE3)视作美国利益(这里更多是美国资本利益)向欧洲利益(这里更多是欧洲国家利益)交出的两份投名状?显然,这是用于交换美国(更多是美国资本代言的西方资本)当时急需的欧盟之叙利亚配合。

  第十个为什么、为什么这里在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及美联储立刻宣布单独进行无限量化宽松之后,随着叙利亚之乱的长期化,而认定美欧利益初步合流,并确认欧美国家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矛盾及欧美各自国家利益与各自资本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特别是欧美资本之间很难调和的矛盾在美国利益交出两份投名状之后,于国际社会没能尽快跳出所谓时间陷阱的错误中得到有效调和(对很难调和的矛盾而言)或初步缓和(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言)?

  而这一局面所反映的重大变化就是:目前仍然由美国资本所代言的、包括欧洲资本在内的整个西方资本,开始公开游离于美国、欧盟这两个战略平台之间,且摆出一副未来将视欧盟(欧洲国家利益)与美国(美国国家利益)是否有效配合资本全面控制全球进程中的具体表现而最终二中择一,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其既定全球战略的下一个主要战略运行平台了。

  如果某些媒体与观点至今仍然不能看清楚这一重大变化的内在逻辑,那么就注定会落入用格鲁吉亚问题(北京奥运会)这把老透镜去观察乌克兰问题(索契冬奥会)这个新问题的静止、机械的格局之中。从而注定会看不见、弄不明欧洲利益(西方资本目前仍由美国资本代言)与美国利益(美国资本直到今天仍然代言西方资本)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

  而对这一角色切换的微妙或战略欺骗性,早在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美联储随即单方面宣布QE3)的第一时间,这里就以大量篇幅予以了解说与论证,即:这意味着目前仍然由美国资本代言的西方资本已经公开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并以此为手段有效缓解了欧美之间、欧美各自内部之不可调和矛盾;有效调和了欧美之间、欧美各自内部之很难调和矛盾,并导致在公开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的西方资本的主导下出现欧美初步合流。从而有效地牵动了内嵌两个进程的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并在此战略的掩护与展开中同时启动了所谓资本复杂转进进程。不仅如此,由于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至今未被国际社会实质性打断,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与资本复杂转进进程之间明显出现了相互交替推进并同时展开的局面。

  ……

  基于之前的观点,更或者简单一些:基于2014年06月13日一期的东方时事解读的内容,人们就不难明白:在这个时间点上(伊拉克之乱已经开始),在成功主导了乌克兰问题重出江湖的欧洲利益(西方资本)眼下急需美国利益(更多是美国国家利益)提供类似当年那种美国利益(美国资本)急需欧洲利益提供叙利亚配合的伊拉克配合,更或者中东配合。以合欧美两个战略平台之力迅速拿下伊拉克、黎巴嫩、阿曼、直到叙利亚等,以获得内嵌两个进程的西方微调战略的关键推进及西方复杂转进进程的重要推进之关键时刻,美国特种部队在利比亚采取行动抓获涉嫌制造2012年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袭击的武装组织头目艾哈迈德·阿布·哈塔拉,准备将他押回美国受审,与稍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扬言或将IMF总部搬到北京等令眼镜碎了一地的言行一起,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过是已公开游离于欧美平台、仍由美国资本代言的西方资本,开始刻意以一种开始偏重欧洲平台的声音,在胡萝卜(交出嫌犯、或准备结案)加大棒(或正式开始资本转移,当然,代表美国资本的IMF总部的转移方向,绝对不会是北京,而会是法兰克福、巴黎等)地迫使美国利益(更多是美国国家利益)更加积极地参与搞掂伊拉克、黎巴嫩、阿曼、直到叙利亚、甚至逼迫以色列做出实质性让步、实现阶段性巴以和平、完成金融防火墙之大中东段的一篮子工程。

  在这里想强调一点,在之前的解说中曾经提示:由于图几穷、匕近现,国际形势或令某些仍以传统观点或理论观察与处理当今国际问题的媒体或观点的眼镜碎上一地。显然,上面提及的几件事(包括法国高官扬言“如果美国以违反伊核制裁为由处罚法国巴黎银行,就准备用欧元与人民币进行结算”。注:美国扬言处罚法国巴黎银行,表面上是欧美利益之争,其实是欧美在西方资本主导下的双簧),都不过只是跌碎的第一副眼镜而已。

  显然,站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角度,这一篮子工程的关键仍然是尽一切手段迫使俄罗斯将在5月两场选举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实质性妥协苗头给进一步走实。而总体手段就是:一边用乌克兰问题继续套住俄罗斯,一边顺手全面解决埃及、完成微调后中东战略的关键性推动。在对俄罗斯进行经济(特别是金融)实质性制裁的威慑下,不惜一切手段迫使同情伊朗的伊拉克、黎巴嫩、阿曼、直到叙利亚等中东国家与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保持一致。

  因此,一旦西方资本在欧洲利益(西方资本)的框架内,其针对美国利益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奏效。那么,美国中东政策与欧盟中东政策都必然迅速向已开始偏向欧盟平台的西方资本的要求全面靠拢。那就是:不惜一切(包括阶段性牺牲以色列的核心利益——这更多是美国需要做的;甚至阶段性向伊朗让步——这是欧美都要做的;特别是向俄罗斯施加实质性制裁,或以全面升级乌克兰局势、甚至实质性制裁相威胁——这更多是欧盟需要做的)迫使俄罗斯将实质性妥协苗头给进一步走实。

  而在之前的解说中已经多次强调:一旦西方利益-西方资本顺利拿下同情伊朗的伊拉克、黎巴嫩、阿曼,叙利亚,从而完成西方微调中东战略的关键性推进及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进程的所谓重大推进。那么,一方面是欧美利益在西方资本的主导下将进一步合流;而另一方面是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将率先受到巨大损失,并导致东欧、特别是白俄罗斯等国的局势全面变化。最终令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也将被彻底压缩至俄罗斯境内。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俄罗斯经济(特别是金融)实质性向西方屈服,实质性加入那条最终目标指向中国的金融防火墙。否则,被彻底剪除了羽翼的俄罗斯,其政府或将被西方用经济、特别是金融手段为主的一系列手段所颠覆之。俄罗斯这个国家或被近在眼前的乌克兰模式,更或者并不遥远的前苏联解体模式给分解之。

  因此,在中国外交部已经正式表态“支持伊拉克政府”的情况下,作为国际社会另一个核心的俄罗斯,是否正式表态支持伊拉克政府、特别是能否将这种表态落在实处(与国际社会一道将伊拉克之乱的后续发展导向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方向)也就值得期待了。然而,从俄罗斯国防部长称俄军已做好应对乌克兰及全球事态准备的核心内容来看,情况仍然令人担心。

  前面已经讲了,俄罗斯国防部长称俄军已做好应对乌克兰及全球事态准备的核心内容说明了俄罗斯的两种心态。

  第一个心态已经解说了,即:

  第一个心态、仍然意图局限在主要从乌克兰方向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无解之局中,尽管俄军已做好应对乌克兰及全球事态准备,从而在口头上穿越了乌克兰,但本质上却仅仅地口头穿越而已。

  而第二个心态就是直到今天,俄罗斯仍然不肯彻底放弃它那份早已失去必要战略资源作支撑的战略企图心。从而仍然不肯现实面对乌克兰已经彻底失去的残酷现实。所谓“(俄罗斯经济)进口替代可以很快完成,而且他(俄罗斯)认为不存在特别问题”的话,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无特别的战略资源作为背书。

  而在伊拉克局势13日突变之后,受到急于拿到西方微调战略的关键性推进与西方资本复杂转进之重要推进,从而急于迫使俄罗斯进一步走实其实质性妥协苗头,撕裂中俄之间的战略协调,以尽快解决伊拉克等伊核(伊朗)外围问题的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之巨大压力,从而必须尽快进一步决策其对外政策决策倾向的俄罗斯,之所以还要急急忙忙地放出这种根本没有战略保障的战略誓言,恐怕至少能反映两个问题或两个问题之一,即:

  第一个问题、俄罗斯决策层没有或假装没有看清楚西方邪恶势力的阴毒(为了支配全球必以支配中国、俄罗斯为核心的南方经济为核心前提)与凶残(其为达目的,以不择手段、即便反人类也在所不惜为其唯一原则)。

  第二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层面上,无论俄罗斯决策层没有或假装没有看清楚,本质而言,主观层面上都在期望已坦率面对(时间陷阱所带来的)战略损失,从而持续、甚至加速两种战略准备,继而已经可超然持续等待(俄罗斯进一步选择)的中国错误地(对中国而言)、但却是俄罗斯极其渴望、且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也期望的提前给出实质性支撑。

  毫无疑问,一旦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对俄罗斯进行实质性制裁。那么,所谓“(俄罗斯经济)进口替代可以很快完成,而且他(俄罗斯)认为不存在特别问题”的战略支撑将只能寄望于中国经济。然而,一个简单却又核心的问题就是:一个来自业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规模、近乎6000亿美元的俄罗斯与欧盟、美国贸易(如果加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则大大超过6000亿美元)的实质性制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比如半年至一年)就为一个至今规模还是1000亿美元不到的中俄贸易所实质性代替吗?显然不可能。

  而最新的消息就是:刚刚澳大利亚政府也宣布:加入西方制裁俄罗斯高官的阵营。因此,值得警惕的是,由于欧洲央行已经6月降息及美国F22也迅速拦截了飞近美国领空的俄罗斯战略轰炸机、且伊拉克局势已然突变,西方资本甚至已经对美国利益施加以胡萝卜加大棒、且伊拉克局势向不利于国际社会的方向迅速演化。所有这些都说明之前已初步合流的欧美国家利益在西方资本的主导下已经开始进一步合流,开始以合力、甚至全力解决伊拉克等同情伊朗的中东国家。

  而只要俄罗斯乌克兰政策继续目前这种根本性错误的战略,或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做出错误战略选择,从而进一步走实其已表现出的对西方的实质性妥协苗头,继而令中俄战略合作出现大问题的话。那么,半年或一年左右的时间之后,无论中国是否进行、甚至是否成功进行半渡而击。对俄罗斯而言,其命运都将是极其悲惨的:

  除非俄罗斯经济(特别是金融)甘愿受到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实质性支配。否则,为了将俄罗斯也实质性纳入那道所谓最初目标指向伊朗、涵盖巴西、印度等南方经济体,但最终目标却指向俄罗斯、特别是中国的金融防火墙、从而最终将目标直指南方经济(或南方问题)的代表——中国(中国经济),至少在俄罗斯经济自主与俄罗斯国家自信层面,通过乌克兰陷阱、瞄准俄罗斯经济(特别是社会结构)的致命弱点,基于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本性,基于对中国两种战略准备的恐惧,也是一定要下决心并伺机施展一系列毁灭性打击,以率先实质性解决俄罗斯问题。并由此展开并完成”收编俄罗斯版本”,继而彻底解决中国问题(南方问题)的马歇尔计划。

  另外,值得补充的是,前面说了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俄罗斯之所以还要急急忙忙地放出那种根本没有战略保障的战略誓言,恐怕至少能反映两个问题或两个问题之一,即:俄罗斯决策层没有或假装没有看清楚西方邪恶势力的阴毒(为了支配全球必以支配中国、俄罗斯为核心的南方经济为核心前提)与凶残(其为达目的,以不择手段、即便反人类也在所不惜为其唯一原则)。

  第二个观点:上面提及的几件事(包括法国高官扬言“如果美国以违反伊核制裁为由处罚法国巴黎银行,就准备用欧元与人民币进行结算。注:美国扬言处罚法国巴黎银行,表面上是欧美利益之争,其实是欧美在西方资本主导下的双簧),都不过只是跌碎的第一副眼镜而已。

  针对第一个观点,这里想进一步展开的是:在乌克兰问题上,西方资本的阴毒与凶残的最新表现就是:不惜彻底毁掉一个具5000万人口的乌克兰,也要迅速展开并尽快完成“收编俄罗斯版本”,继而彻底解决中国问题(南方问题)的马歇尔计划终极版。

  而为了达成这个战略意图,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而言,由于其西太平洋战略因中国综合实力强大、且两种战略准备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均具毁灭性打击能力,而其主要依靠军事力量的重返亚太战略明显勃起障碍(注:引用一将军的原话)。因此,只能先试图解决俄罗斯问题。在这个情况下,乌克兰就是拿来毁的!而只有“毁”才能迫使俄罗斯不停地去“补”,直到俄罗斯“补”得精尽而亡,直到俄罗斯彻底屈服。

  针对第二个观点,这里想进一步展开的是:为了迅速展开并尽快完成“收编俄罗斯版本”、继而彻底解决中国问题(南方问题)的马歇尔计划终极版,乌克兰就是要拿来全面消耗俄罗斯的。之前将乌克兰搞乱、策划政权更替是这个目的。眼下,动辄拿全面升级乌克兰局势(战争)去威胁、警告、制约俄罗斯也是这个目的。将来,或者一夜之间乌克兰或重新由所谓亲俄罗斯的势力以非常规方式突然掌权以维持乌克兰的统一,再用一个统一的、看似亲俄的、但重新得养活5000万人口的乌克兰去更大限度地消耗俄罗斯,也将一样是为了这个目的。

  在这个可能性上,如果哪天果真不幸言中的话,也不过是令持传统观点的媒体跌碎的另一副眼镜而已。

  最后,基于上述认识,这里也再次强调:对中国而言,除非俄罗斯彻底调整两种心态,从而果断回头。否则,仍在全力进行两种战略准备的中国,能做的就是继续等待(俄罗斯进一步选择或西方被迫提前发动水淹南方),从而等待半渡而击的最佳时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0:50 , Processed in 0.1094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