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3|回复: 0

卢克文:用马哲阅读《边水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6 09: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闲暇时间,追完了今年国产佳作《边水往事》。

  故事主要讲述了技校刚毕业的沈星,在三边坡投靠舅舅工地时,因为舅舅筹钱失踪,为了给工人发工资,找当地黑帮贷款借钱,从此卷入三边坡军阀、毒贩、赌徒、黑帮分子相互残杀的故事。

  这片前四集拍得最好,围绕鸽血红的争夺紧凑细致,配角人物比如赌石哥、小混混王安全刻画得有血有肉,拍出了中国独有的探宝历险小说的风范。

  第五到八集开始水时长,艾梭出来后就一直在开会,剧本开始失了魂一样零散化。毛攀登场后正邪两派的交锋挽回了一些质量,毛攀一死又开始水时长,编剧开始摆烂,有明显的赶工和凑剧情的痕迹。从纹身姐妹开始,剧情水得特别没意思,剧本彻底失控,彻底沦为二三流水准。

  后面一直水到了结局,草草收了尾。

  这是一部虎头蛇尾的探险传奇类佳作,虎头蛇尾我还说它是佳作,是因为前期确实很好。

  尤其蒋奇明,年纪轻轻的,演技就出神入化,活脱脱现实中小混混形象。还有那个说一口湖南话的赌石哥,根本就不像是来演戏的,他就是在还原生活。

  这个细分赛道,国内没有比他们更好的,就算只拍出78分的水平,那也是业内最高水平,所以说还是佳作。

  下面我们就用上帝视角和马哲观点,来浅析一下这部片里的社会生态,注意不是写影评,是分析剧中生态。

  说是浅析,是因为这种文章我通常要写三天,但因为明天我又要出国了,只给了我一天的写作时间,写作过程就会匆忙一些。

  写作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我们工作室的作家,我一般给他们5-7天写一篇文章,我鼓励他们慢慢写,不要着急,质量高于数量。

  所以读者们读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凝结了大量汗水换来的。

  这部剧拍的是2009年的事情,从技校毕业的沈星来到三边坡工地,准备跟舅舅混口饭吃,开篇出现了两个重要角色,一个是他舅,一个是善良老实的普通人小郭。

  小郭开始时特淳朴,保持着普通人勤劳踏实的一面,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救了沈星一次,也只想到赌场好好打工养家,后面因为被欺侮得太狠,加上对沈星的妒忌,逐渐走向了黑化,成为赌场的恶棍打手,靠折磨自己的同胞发泄挣钱,最后搞得人不人鬼不鬼。

  沈星他舅倒一直十分清醒,他本来就不同意外甥来三边坡打工,后面弄断了一条腿回国,在关口反复叮嘱外甥必须回国,认为这才是外甥在三边坡唯一正确的选择。

  但是,在医院跟沈星辩论的过程中,沈星几次将舅舅辩倒,舅舅总是哑口无言,只知道自己应该是对的,但说不清楚为啥是对的。说明舅舅心里头有模糊的认知,但因为文化水平不够、理论知识不扎实,使自己的表达能力受到限制,才会被外甥辩倒。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帮他舅舅完成这个理论的构建过程,使普通人更加明事理、清楚事物的运行规律。

  三边坡其实就是现实中的金三角,是缅甸、老挝、泰国的交界地,里面出现的各种地名,就是这三个国家的边境城市。

  我们按马哲里的辩证唯物主义来分析问题,就必须强调金三角这块区域的物质性,从而找到金三角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什么是金三角这块区域的物质性?

  上面这句听起来有点拗口,我换一句大家就懂了:在金三角生活的人,他们靠什么经济链活下来?

  纵观全片,金三角最高收益是制毒贩毒,毒贩们处于食物链顶端,顺带养活了猜叔和沈星这种给他们提供生活物资的人。

  金三角的次收益,是开矿、开赌场、赌石、买卖人口、色情业、伐木、走私等。

  最底层的收益是普通的矿工、农民、建筑工人、小商贩。

  只要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析,我们很快就清楚了金三角的经济结构,能挣钱的几乎全是黑道、灰道,最顶层的架构是万恶的毒品,既然毒品只会产生恶,那参与毒品制造、流通,以及为毒贩们提供生存空间的人,会有好结果吗?

  恶业只会产生恶果,这个是马哲里常说的“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无论你抱着怎样的初心,只要进入这个领域,跟充满恶念的经济链紧紧绑定,你就一定会走向邪恶黑化。

  不管你是为了躲债、挣钱、避祸、暴富的念头来到金三角(三边坡),不管源头是什么,你只会越来越深入穷凶极恶,最后都只会遭到恶的回应。

  小郭在三边坡只想到赌场挣点钱孝敬母亲,刘金翠只想开家KTV顺便做婚姻中介挣点小钱,其实小郭就是赌博业的帮凶,刘金翠就是在做色情业并拐卖人口,他们都会给自己找道德上的借口,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买卖,其实都是在做孽,都是在滋生罪恶。

  苏苏带着沾染毒瘾的妹妹来到大曲林,想自己挣钱养活妹妹小樱,满足妹妹吸毒欲望,但毒瘾早把小樱变成了烂人,为了从沈星那搞钱或搞到毒品,小樱主动勾引沈星,还跑去找毒贩索要毒品,什么没底线的事都做得出来。

  苏苏以为是带妹妹逃避国内严格的禁毒管理,其实她是带着妹妹入地狱,她妹妹在国内好好戒毒,还可以多活两年,到了毒贩窝,那肯定被吃干抹净的。

  按马哲的唯物史观,人口、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三边坡这种阴街暗巷的经济链条,有啥可健康发展的方向?卷进去的任何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唯一理智的解脱方式,是迅速逃离这块地方,找到正常的生存空间。

  小郭、刘金翠、小樱、赌石哥这些中国人来到三边坡,不论初心是善是恶,到后来只有死路一条。

  本地人但凡参与到这些产业,也不过是整日相互陷害厮杀,也没见一人有好结果。

  艾梭活埋自己老婆,最后被人乱枪打死;但拓忠肝义胆,被自己老大割喉;貌巴和梭温只是这条产业链的边缘人物,出个门就被人爆头;毛攀这种嚣张狂傲的杀人狂魔,那自然要早死早超生了。

  杀死毛攀的兰波,杀人动机确实很正义,但兰波本就是杀人机器,也不是啥良善之辈,最后当然也会在这个产业里被卷入毒瘾,生不如死。

  你看,本身作恶的是这个环境,是这些产业链,卷进去的没一个有好下场,所以沈星他舅明白,外甥留在这里迟早黑化,所以拼命劝他走。

  但他舅没学过马哲,不知道怎么用辩证唯物主义教导外甥,反而被外甥在逻辑上辩倒了。

  所以人还是要多读书,读书使人明智,多读书不一定会赚钱,但能分清楚哪里有危险。

  人不是越朴实越好的,你要太朴实,是敌不过别人的阴险狡诈的。

  三边坡所有人都活得糊里糊涂的,一辈子就在这些经济链里转悠,然后按顺序遭报应。看起来很聪明的猜叔,其实也不过是这个轮回里的小角色而已,真正的大BOSS,是当地邪恶的经济链。

  所以王安全才会说郭立民,被三边坡给吃掉了。

  为了照顾普通大众的世界观,《边水往事》已经拍得非常非常隐晦,男主角沈星在里面一直是个憨好人,但他深入金三角组织,怎么可能没参加过犯罪行为;艾梭活埋老婆的场景,就淡淡几秒钟活埋前的镜头;小郭在赌场折磨别人时马上黑镜头;小樱跟一群毒贩住在一起,少不了要被侵犯,镜头前还干干净净。

  如果是普通人看这部电视剧,可能会说:你看这些人就是太贪心,太贪心才让他们越变越坏。

  这就是粗暴的唯心主义。

  因为从马哲的角度来说,事物的发生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不是某一个人单纯动了贪心,就会走向恶劣的结局。

  高级的唯心主义也不是一昧唯心,他们也知道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比如王阳明的弟子就问他,一朵花在深山里独自开放,跟我的心有啥关系啊?王阳明说:你没看到这朵花时,这花跟你的心归于同寂,它的色相存在但是不显现,你看到这朵花时,你的心就会受到花的影响,颜色和样子会显现出来,这花便在你心中了。

  假如我是在深圳贪心,我参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把公司搞到上市,赚了好多好多钱,这就是正向的互动。

  如果我是在金三角贪心,我参与了制毒贩毒,赚了好多好多钱,这就是逆向的互动。

  所以问题不是贪不贪心,而是主体与客体在相互作用时,某体引发了不良异动。

  人都有爱恨贪嗔痴,不要怪爱恨贪嗔痴本身,而是看爱恨贪嗔痴引导的是什么方向。

  很多哲学思想有互通之处,认真学习各家的妙处,也不排斥任何一家学说,活学活用,为我所用。

  《边水往事》我只看了一两集,就感觉这一定是有人亲身经历写的回忆录,因为如果不亲身经历,不可能知道这么多丰满细节,就会感觉像在看古偶剧,一切都很精致但就是不真实。一查,原作者果然亲自去过金三角,呆了397天跑回国自首,还协助警方打掉了深山里的贩毒链条。

  作者在那边浪荡了一年多,意识到了这个经济链有多危险,感觉逃回国才捡回一条小命。

  这个过程,就符合马哲思想在中国延续的《实践论》: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都离不开实践。

  《边水往事》的原作者,是通过实践,模糊地感觉到了一些东西,看到了自己再参与下去的天命,于是选择了逃离这条经济链,但他还没有提出理论,顿悟出理论,所以原著其实也不好看,只能给出了一些猎奇的信息,缺少深度认知。

  如果他能顿悟出理论,就是能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反映出事物的全体和本质,实践促进感性认识和积累,由量变而质变,完成理性认识的飞跃。

  当然马哲如果只是认识到这一点,那也没必要深聊下去,实际马哲不仅解释世界,也教了我们如何改造世界。

  比如中国从清末到民国,变成了一个毒品泛滥的国家,当年可比墨西哥还墨西哥。新中国建立后,以马哲为指导,我们开始改造世界,成为全球打击毒品产业最严厉的国家。

  如果我们没有改造世界,那今日中国处处都是三边坡,那人人都跟但拓和小郭一样,日日不得安生,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

  我们改造世界的不仅仅是毒品,还在许多许多方面对这个国家完成了改造,才没有了毒贩、大地主、土匪、军阀。

  没有学习过马哲的人,以前常常有一个误区,以为马哲就是教导人搞阶级斗争用的,只会教人斗来斗去。

  其实不是,它是解释和指导改进主客体用的,而且是一门讲究实用的哲学,只是以前斗争学被用得太多太滥,引起了旁人的误会。

  多读马哲,可以解释事物的发生发展,也能明白自己在迷局如何破题。

  比如我为什么常常要出国调研?

  因为实践论教导我们: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为了解决心中的困惑,为了亲近事物本身,我才常常跑到别的国家去了解实际情况。

  写完这篇文章,明天我又要出发去下一个国家了。

  以科学的认知为指导,以勤劳的实践为体会,我要更深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10-10 01:06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