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89|回复: 0

雷思海:人民币,历史性的一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 12: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如未来某天:

  各国的投资人,都琢磨中国央行行长的话;像个老熟人一样,称呼他某老板;或者熬夜等着他的宣布,全球货币、股市、楼市的投资者们,随之而起伏悲喜。

  那各位,恭喜你们,来到了人民币潮汐时代。

  而书写金融史的人,回首当年,一定会追到今年今月的昨天,并写下这么一行字:

  2024年8月30日,中国央行30日发布公告称,2024年8月其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人民币。

  ------------

  这是一条短短的消息,可能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因为技术上说,也就增加了1千亿的基础货币而已。

  但是,它却是去美元化的终极官宣。就差一声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年前,写美元潮汐的金融收割周期时,曾经预判,中国应该学习美联储来发行基础货币。要把美元,从本国基础货币创造的机制里拿走。

  10年后,这个日子终于姗姗来迟。

  从此,套在中国央行头上的那顶美联储北京分行的帽子,就真的可以丢到太平洋了。

  这可能意味着什么呢?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挪移。

  2023年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为22万亿元,占央行总资产的48.2%。 这是目前在东西方大国,关系维持不破的情况下,所维持的基础货币美元化的份额。当然也有其他货币,但最大部分是美元。其实欧元美元是穿一条裤子的,对大熊的金融制裁,是美欧双剑合一的。所以可以认为,基本是美元。

  未来这个关系破不破?不破自然好,但要有不破的本钱。从博弈的规律而言:

  作为弱势的一方,如果做好了破的准备,那有很大可能就不会破;相反,如果不做好破的准备,那么就有可能真破了。

  所以,东方大国应该要在这方面做好破的准备,反而可能会迎来好的结果。所谓万事预则立。

  所以,国内基础货币的创造进一步去美元化,是大势所趋。那就是说,还要有20万亿人民币的外储资产,未来会被其他国内资产所替代,逐步进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

  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过程。

  肯定有许多资产的繁花,会在这个20万亿的大挪移中盛开。

  ------------

  人民币正式开始迈向潮汐货币。但依然还有两大考验待过。

  一场叫做自由兑换,一场叫信用考验。

  我一直说,人民币国际化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放开自由兑换,自由进出,凭借14亿的人口与市场+国际制造业的体量,立即就成为起码与欧元比肩的货币,坐二望一。

  当然,大器慢成,自由放开风险也很大,所以一步一步来,也是应有之义,从货币互换的慢慢开始,再搞一个人民币国际支付系统,把客户慢慢拉进来,徐徐图之之后,再自由兑换。

  这是通关自由兑换的中式打法,这场考验还差最后一脚。

  美元锚,是靠真金白银的出口换来的,自然可信。国债锚,以后都是自家印的,那就要靠各种软硬约束了。要成为国际货币,就得先取信于天下。

  我们经常看到,老美为了多发行一点国债,每年都几乎要吵到政府关门,给全世界直播,这其实就是最有效的广告。告诉全世界,美债是多么透明、可靠。所以,未来人民币还要禁得住通胀的诱惑与陷阱。

  不管如何,今天,人民币终于摆脱了最后的金锁。只有自由的龙,才可能卷起未来的人民币潮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0:52 , Processed in 0.0937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