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54|回复: 0

陶然纪:无人驾驶出租车,是为人造福?还是让人失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5 21: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刷到了武汉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消息。

  有的夸上天,不少当地居民甚至是外国人坐在车上,对着没有人的司机座与自动旋转的方向盘兴奋不已,感叹未来已经加快脚步到来。

  有的骂声连连,已经出现当地出租车司机抗议的消息,反对生计受到的明显威胁。

  无人驾驶出租车,是为人造福的新事物,还是让人失业的资本打手呢?

  需要好好聊聊。

  01

  实际上,新事物出现并不难,难的是让它留存下来,并真正的改变世界。

  能做到这些的新事物,会提供新功能、服务提升与更省钱三大作用中的起码一种。

  比如,在出租车行业的上一次变革中,网约车作为新事物出现,之所以能留下来,是因为:

  新功能,通过手机app预约,直接到指定地点接客人等;

  服务提升,以前经常出现的拒载、绕路宰客等痼疾,就算媒体多次曝光也解决不了,网约车天生就能避免;

  更省钱,不说刚开始那段时间的烧钱大战,直到现在网约车费用也是明显少于出租车,并且还经常有各种活动减免车费。

  所以,即使受到很大阻力(不光是司机,想想各地能拿到执照开办出租车公司的会是什么样的背景),网约车顽强地生存下来。

  有了这段不算太远的历史打底,再来看无人驾驶出租车,也就好作判断了。

  新功能?并不明显。

  服务提升?有一些,起码约到车不管多远车子都会来,不会被取消,坐车上也不会看到司机在那玩手机或者聊天。

  更省钱?在当前的推广阶段,平台肯定是要倒贴钱赚吆喝的。而从长远来看,减少了人力,还能延长营业时间,天然具备更低的运营成本,也就能给乘客更大的让利。

  所以,无人驾驶车这个新生事物有极大可能留存下来。

  遭遇的最大困难可能是网约车司机们的抵制。

  历史就像一个螺旋,并没有过去多少年,那些在上一回合中获利的人群,却又变成反对新趋势的主力。

  二者真是对抗的矛盾双方,完全无法调和吗?

  应该不是。

  网约车司机起码有三条出路:

  第一条路,到无人驾驶平台公司入职。

  就像当年汽车出现取代马车,马车师傅下岗,其中很多再就业成为汽车司机一样,无人驾驶平台公司同样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比如,安全员。现在的规定是按1:3的比例配备安全员,也就每名安全员对应3辆车,随时接管无人车行驶中无法处理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完善,这个比例会不断下降,但是安全员这个岗位不会消失,可以吸纳一些原来的网约车司机就业,并且是坐在空调房的白领工种,不用每天风吹日晒,对皮肤保养要友好得多。

  另外,平台所属的车辆还需要清洁、养护,不可能全交给机器人,也会有一些工作机会。

  当然会有人说,我就是不愿意被人管喜欢自由,才出来跑网约车,又让我回去上班干不了。

  那就走第二条路,买车挂平台上经营。

  前几天360的周鸿祎建议百度把汽车卖给网约车司机,这样就能让他们分享科技进步的好处。

  其实这个办法早在一年多前,陶叔就提出过,就写在文章《<流浪地球2>引发的焦虑: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里,摘录其中的部分如下:

  到了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时代,如果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并全面运用,现在的司机是不是都会失业呢?

  这个问题陶叔曾经思考过,觉得确实是一个难题,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了答案。

  陶叔去年有一段时间曾经考察过开发无人驾驶技术的企业,考察完打车离开。路上,那位司机主动问陶叔:“这家公司是研究无人驾驶的吧?”

  陶叔觉得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的?”

  司机说:“我带好多客人来过这里,听他们路上说起过,应该是搞这个的。”

  接下来他的一句话让陶叔非常惊讶,他说:“这个无人驾驶什么时候能成熟?要尽快用起来才好啊!”

  陶叔惊讶的是,他根本不担心自己的工作没了,甚至很期待的样子。于是非常好奇地问他为什么盼着无人驾驶成熟。

  他说:

  “到那个时候,我就买一台车,它在外面跑,替我赚钱,我就在家喝喝茶打打牌,最多等它回来我给收拾一下卫生。那就太美了!”

  我的马克思啊,难怪教员一直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位司机一下指明了与机器的终极相处之道:

  资本化。

  无人驾驶出租车要全面普及,所需要的巨大社会投资,不可能完全由某国家或几个大的资本担当,一种可行的途径就是平台让原来的司机参与进来,由他们个人购置一辆或几辆车,并负责车辆的清洁与维护。

  这样既能迅速解决前期启动资本问题,又能解决司机的再就业问题。

  现在有科技大佬提出了同样的解决办法,或许无人驾驶平台向普通人开放加入也就不远了。

  对这条路,也有人进行恶意揣测,说这是平台公司分散风险的手段,万一车辆出了事故,车主就得承担责任。

  无人驾驶技术不可能完全避免交通事故,出了事故车主必然要承担责任,但是这个问题靠一份车辆保险就可以解决,并不是什么无解的难题。

  同时,无人驾驶车辆行驶要规范得多,在现有的运营中真实出现的事故,99%的责任都是对方。

  历史已经证明,很多问题最终的解决都要靠技术的进步。

  小偷的减少,是因为手机支付流行,他们很难偷到现金,干这行收益不高了。故意伤害案件减少,因为监控摄像头遍布,天网工程甚至能做到命案必破。

  我们同样可以期待,因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交通事故的伤亡将无限趋近于零。

  如果司机师傅们觉得天天在家打牌没意思,还是喜欢开着车到处转悠的生活,以后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还有第三条路,通过提高服务质量,进行差异化竞争。

  如果技术进步就会消灭人的工作机会,那么商场超市这个行业早就不应该存在了,因为所有的东西完全能通过网购买到了。

  但是,我们知道,在很多商超关门的同时,有一家企业逆势上升,不仅自己的业务越做越好,还通过“帮扶”拉动了许多同行走出困境。

  这家企业叫:胖东来。

  胖东来的秘诀是什么?无非是提升服务质量,让消费者产生信赖甚至是依赖。

  另外,网约车出现之后,传统的出租车消失了吗?

  并没有。

  因为有差异化的空间。传统的巡游模式,在急用车的情况下确实很好。

  机场车站有时候网约车就是打不到,去出租车点排队就算时间长点,总是能打上车。

  上个星期某天的深夜,陶叔从大兴机场回家时,坐的网约车在匝道上被渣土车剐蹭。

  因为是高速路段,不可能再打一辆网约车,竟然招手打上了一辆空着的出租车,最后在处理事故警察的注视下扬长而去。

  只要存在差异性,空间总是有的。

  有人驾驶的汽车,今后可以在服务上多下工夫。起码无人驾驶汽车不会帮乘客提行李,也不能与乘客聊天。或者更加注重车内卫生与氛围布置,提升乘客的坐车体验。

  还有一种可能是提供包车服务,像商务接待方向发展等。

  但是有的司机却在走向相反的方向。

  除了前面提到的不安全行车习惯,还有网上流传不少类似下图的车内告示:

  可以看出,某些司机的心中是充满了怨念的。但是,网约车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没有服务精神的从业者,其实并不适合在这个行业继续下去。

  或许在无人驾驶成熟之后,会出现一家胖东来式的有人驾驶服务企业。

  02

  把视野再放宽一些,还会发现科技的进步威胁到的,不仅是网约车司机一项职业。

  陶叔最近接触到一家做无人机货运的科技公司,已经实现搭载十公斤货物飞十八公里距离。

  当前他们遇到的瓶颈主要是成本,还没有做到每公斤货物运费低于传统的快递。

  但是,陶叔认为这对于商务应用,比如送文件、公章等注重时效的场景,已经完全可以接受了。这样一来,“闪送”“跑腿”等细分快递业务,受到的冲击将会很快到来。

  这个领域受到另一个制约是政策。虽然低空经济倍受关注,但是真正放开空域,还要经历一番激烈的博弈,毕竟天上飞的东西万一砸下来可不是好玩的。

  而在当下各地都在急切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不排除有的地方政府敢第一个吃螃蟹。

  无人驾驶汽车其实早就开始了试点,北京的亦庄也是其中之一,3月份总理还考察了那里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但这次网上先火起来的却是武汉。

  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武汉有些落后了,把突破口选在无人驾驶上,甘愿冒一些风险加快推进。

  很多新事物就是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中国未来的方向已经明确,就是不断追求发展,卷生产力。

  从前,美国人发明个人电脑、手机,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生产与消费模式,主导了世界的发展。

  如果未来我们在无人驾驶、无人机领域也创造出引领性的新模式,必将使我们的产业占据极为主动的地位,使全体中国人受益。

  这是从宏观大局去思考,而从个人的层面,面对时代的变迁,以及对自身带来的实际影响,需要做好心理的准备。

  是顺应趋势?还是与趋势对抗?

  许多人制造喧嚣,说就业的三大蓄水池——快递、网约车、外卖——都受到了威胁,脚步不能太快,要想一想、缓一缓、等一等。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立场问题。

  终究还是应该站在进步的立场上,从顺应趋势的角度去想办法,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6 08:45 , Processed in 0.0937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