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17|回复: 0

卡夫卡:聊一篇看过的奇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9 02: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看了一篇奇文《繁华渐逝:腹背受敌的中国经济》。

  是朋友推荐来看的,作者似乎看了不少经济学的课本,也有可能是专业人士,作为一个局外闲人,叉着腰在那里天天骂人是砖家,倒也有几分撒泼的嫌疑。

  我这个人好思考。

  首先得端正了态度,扪心自问,经济有没有问题?当然有问题。

  身边很多人都能站出来哀叹,最近的日子没有以前好了。

  上周最热的财经消息是某券商女员工自杀,卢姓大V出来很是对此说道了一番,也有很多粉丝问我怎么看。

  这是我的看法,说的很明白,无法共情,还是阴阳的那一套,拿几个所谓的高高在上的精英的悲惨故事,来让普通人为精英的美好生活买单,我不愿意当买单的冤大头,自然也不可能共情。

  至于大V们怎么说,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但凡成名立腕的人,哪怕是满口喜欢胡说八道,总有几分本事在的,就像你吃鸡蛋,从鸡屁股里出来的,大部分是鸡屎,你不吃不看就行了,看到鸡蛋再捡起来呗。

  我们清楚看的到的问题,往往根源在于过去。

  上大学学的是工科,闲的无聊的时候听人讲经济学,一开始觉得神奇。

  比如说,破窗效应。

  你家窗户被砸破了,然后整个镇上的经济因此活跃起来了,神奇吧。

  但归根到底,破了的窗户是必须有人买单的。

  砸了一次,你拿出了积蓄修了窗户,但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次次都砸你家窗户,你咋办?你还有钱修窗户吗?

  弄懂了破窗效应就知道基建狂魔,地产发展为什么现在难以为继。

  17年我去一个十八线小县城看项目,当地土鳖老板在那里滔滔不绝的谈起来房地产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当时我就感慨,房地产真的没什么前途了,最后一波不该做地产开发的人都冲进来了,以后还有接盘的吗?

  但那时候地产还如日中天,某前首富还在那里大放厥词:一亿小目标,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事后诸葛亮虽然比事后猪一样要强,但即便是事后诸葛亮又如何?

  昨日的因,今日的果。

  很多金融人大骂现在的苦日子,骂韭菜不好收割,不如骂自己的老前辈们,割太狠,太密了,把老实韭菜都割断根了,剩下的韭菜精哪有那么好割?

  你一口气跑三千米,坐下来休息就开始喘不过气来,请问身体难受是因为停下来休息还是因为之前跑的太猛了?

  我之前很多次评论过4万亿的功过是否。

  虽然某位狼心狗肺的经济学猹曾经在各种场合狠狠批判过4万亿,并且把后来的产能过剩归咎于四万亿。

  但正是有这4万亿政策打底,我们经济二次腾飞,超过日本,GDP世界第二,并且建成了全世界唯一一个全产业链工业体系,到现在,我们一家工业产值超过美西方加一起。

  硬核实力摆在那里,请问比起工业衰退,制造业消失,产能相对过剩是问题吗?

  我之前举过很多次例子,2015年到处都在喊钢铁煤炭产能过剩,2023年我们的煤炭钢铁产能超过2015年,还有人喊产能过剩吗?

  需求都是在动态中变化的,产业没有那是真的很难建起来,产能相对过剩则是有很多办法来刺激需求,你在喊过剩的时候,看看连美国那疙瘩,都没有足够的钢铁产能去解决基建老化的问题,更别提广大亚非拉地区。

  四万亿刺激是出了巨大的成果的,但从来福祸相依,成果背后必然有成本,无非是有些成本当时要付出,有些成本后来要还。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是可以掩盖很多结构性问题,但经济不可能永远高速发展,因为持续高速发展这件事本身就不符合客观规律。

  从高速增长到平稳发展,然后很多问题就开始凸显。

  但这个问题是不是现在做错了什么,而产生的新问题,不过是旧问题,在新环境里,逐渐暴露出来。

  正如破窗效应只能偶一为之,房地产当然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妙用,但六个钱包可以掏一次,随后就是几十年一个家庭的长期债务,本来就在负债,在地产相关产业上消费了,是不是就得压缩其他行业的消费?

  因为买房子,还按揭导致个人消费降级的案例,需要我来讲吗?

  出来混的,都要还的,靠着地方债搞基建,地方债要还钱,靠着居民负债来推动房地产,居民一样要还钱。

  就像窗户破了一次两次还修的起,见天被砸,谁扛的住啊,最终结果就是让窗户破着吧,最后修窗户的整个产业链都萎缩,经济该咋咋地。

  其实很多道理都非常简单,经济学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事情一旦复杂了,就有很多扯皮的空间了。

  因为经济学的根本就建立在假设上,假设有可能就是不存在的,那么在此之上一切所谓的科学推论就成了扯淡。

  我开头讲的那篇奇闻,从根本上就是在扯淡,既然有了扯淡的结果,那么倒过来搞一些扯淡的推论然后非要把很多问题拿出来揪着不放,这就有点其心可诛了。

  文章里对遏制教培行业,对整顿金融行业意见尤其的大。

  请问为什么生育率下滑?这跟养育孩子的成本暴增难道没有关系吗?这里有没有教培行业的功劳?

  我小时候根本没有上过什么补习班,当然,那时候也没有这么卷,家长养个孩子也花不了太多钱。

  但当教培行业发达起来,搞起了产业化以后,卷成了家长唯一的出路,结果就是孩子在教育上投入的成本快速增长,但回报却在持续下滑,这个恶性循环怎么破?

  搞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欧美大把,因为教育产业化能产生巨大的利润,于是就有钱去反向搞定正常教育正常,让穷人的孩子快乐教育起来,富裕家庭的孩子接受精英教育。

  当然了,即便政策重拳出击,很多东西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彻底改变。

  从政策上打断了基础教育牟利的利益链,我以为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就像医改,改了以后,让老百姓看病少花钱,也断了许多医药代表的生财之道,请问你跟医药代表能共情吗?

  再说到金融上,金融行业好日子在十多年前,那时候银行能明目张胆的收财务顾问费,这叫中间业务,提成高得吓人。

  各种费用加起来,实体经济承担个15%的融资成本都算是少的了。

  只不过当时产业还能飞速发展,发展掩盖了金融吸血的后果,但我就问,吸血这件事对不对?

  金融不能产生任何财富,只会转移财富。

  当你的企业能每年50%甚至更高的高速增长,你承担15%的融资成本咬牙也就扛住了,但一旦增长放缓,你扛得住吗?

  增长必然会放缓,这是客观规律决定,如果有企业能一直快速增长,结果只有一个,最后世界都被它一家控股了,到时候它的增长还是得停下来。

  所以当高速增长停下来以后,就得改变分配模式,从前那些可以从高速发展里额外分一杯羹的中间商们,比如以金融为首的各种服务行业,是不是都得适当的降低点费用?给大家条活路?

  结果你代表既得利益者跳出来骂街,说我们凭啥不能住看黄浦江的豪宅?不让我维持高水准的生活,我就死给你看。

  这就有点无语了。

  终究你得顾着大部分人的利益,所谓的高收入群体的利益,永远只可能是一小部分人。

  经济学家故意学金鱼,只留着几秒钟的记忆,过去我们经历过的苦日子多了去了。

  翻翻历史再看看现在,经济真的有那么差吗?

  当然了,有些人,有些行业的好日子一定是一去不复返了,这跟经济好不好没多大关系,只是历史的车轮,把他们又带回到该有的轨道上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10-26 15:31 , Processed in 0.1093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