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0|回复: 0

鉴茶院:马老师你别谈虚的,我就想知道怎么发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2 0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在一个论坛上,有个年轻人直奔主题问马云,

  “马总,您不要扯别的,我不要价值观,我只要赚钱,告诉我怎么做,我想和你一起富有。”

  马云老师听后笑了,

  这玩意我也想啊!

  他说,

  我也这么想过,别瞎扯了,告诉我怎么挣钱吧,根本做不到!

  走过之后我才知道,没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没有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没有持久的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就像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冠军,而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好的拳手。

  这两人说的都是汉语,但其实是两个境界,

  提问者的生命状态是混沌的,

  上来要赚钱,这是欲望,要和马老师一样当首富,这是情绪。

  而马老师呢,他的状态是觉醒的,

  给的是自己摸爬滚打过的方法论。

  一个浪费机会,一个用心作答,

  这就是境界的不一样。

  02

  心理学的开创者荣格曾经说过,一个人有两次生命,一个是出生,一个是觉醒。

  很多人,本质上都生活在第一个状态,被欲望和情绪牵着走,看似自己做主,但身不由己,是命运的奴隶。

  只有觉醒者,才会静下来研究社会的本质,和优秀的人同行,然后不断地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诗经里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水浒里的鲁智深,“钱塘江上潮信生,今日方知我是我”。

  《啊高考,今日方知我是我》

  希腊神庙上的铭文“发现你自己”,

  王阳明的“我心光明、夫复何求”,

  都是在谈人生从浑浑噩噩到觉醒真如的状态,

  它跟你的年龄没关系,有些人二十五岁就开窍了,少年得志。

  有些人五六十也没搞明白,稀里糊涂的过了一生。

  所以释迦牟尼说什么?

  “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个提问的小伙子,一样有和马云当首富的潜质,只因被各种表象和欲望牵引,没法致富。

  要赚大钱的第一步,肯定不是盯着钱去,你只能先想明白悟透了,开启人生的第二状态,才能登堂入室。

  第一种层次的,

  是别人买房你买房,别人上班你上班,别人衰退你衰退,无能为力,随波逐流,

  第二个境界的,

  是你有什么,你能做什么,你和谁搞这些,你要成为谁?

  出生,是你看到了自己在时代中,

  觉醒,是你看到了时代中的自己,

  混沌状态下,你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但只能进了公司干营销,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喝着入口苦涩的酒,回家写两篇《兰亭集序》的毛笔字发泄,

  觉醒状态下,你发现自己毛笔字不错,从小练习的颜筋柳骨,在教人的时候,在写字的时候,你无比沉浸。

  然后你开始教小区里的几个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做成视频,抄一些名篇送给客户,你用真实的样子传递自己的价值,业绩也好了,第二增长曲线也有了。

  当年为图那三两碎银,你筋疲力尽,求而不得,后来你想教好那些孩子并给客户带去儒雅心境,钱自然来了。

  我们看到很多没钱的,心思在别人身上,喜欢谈虚无缥缈的事,老虎吃天的问怎么发财。

  反而那些真正悟道的,心思在自己的身上,

  大王一个朋友说,这种情况他会问马云什么?

  “马老师,中小民营企业出海你有啥指点的?阿里这个板块的负责人能不能打个招呼,会后我去拜访一下?”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不是说说的,他们有自己的道和术,让外部的事务,按自己的节奏运转。

  03

  那么,马老师回这个答案如何?大王认为,句句是干货。

  第一,要有正确的思想和方法,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世界的变现。

  第二,优秀人的人身上有各种成败得失,能少走弯路,获得加持,你得学。

  第三,世界没有任何一份事业不是经营而来,你要坚持。

  第四,不要想冠军的事,想优秀。

  你还要马老师说什么?给你个阿里P8当当?那群豺狼虎豹中你待得住么?

  而大王的知识星球,谈的就是这四个东西,成功的基本要素,基本都一样。

  我们的“底层代码板块”,讲社会的本质和趋势,你要看到时代洪流中的自己,要看到游戏规则和核心利益所在。房产、股票、理财、创业,哪一个不是时代性资产?

  我们有“大师和大企业家干货”、“名校家长心得”系列,

  把他们的干货和建议掰开揉碎,省去撞南墙的成本,获得“弯道超车”级的社会经验、成败心得、优秀秘诀。

  我们有一对一个性化的建议和辅导,有智慧的出智慧,有资源的出资源。

  最终目的,是让大家获得心灵和财富的共同提升,我们也会谈命运、八字、玄学,谈身强与身弱之人的修炼、处世和财富之道,但最终启迪大家用好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04

  禅宗史上有一个公案,说是第五代祖师弘忍准备挑人来继承衣钵,

  让众弟子们来做诗,

  被大家看好的神秀赋诗一首,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而这时,在旁边扫地,据说文化程度不高的的外门弟子慧能,却不紧不慢的吟诵了一个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见性成佛,顿时惊艳众人。

  慧能,后来成了禅宗六祖。

  大家都认为,慧能是直接觉醒的第二状态,而神秀却是在第一阶段里苦苦修行,

  大王却认为这个佛教故事,恰恰是告诉我们,

  没有第一阶段兢兢业业,哪来第二阶的瞬间顿悟呢?

  红尘羁绊的我们,都是神秀,历经坎坷风雨,痛不欲生,甚至千刀万剐。

  把摔碎在地上的自己,一片片的捡起来,那会,心不死则道不生,我们瞬间顿悟了。

  连慧能都说,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所以,勇敢去爱,去拼,去得到,去放下吧,

  不狂妄、不自卑、不恐惧、不害怕,

  做自己生命中最好的主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5 07:29 , Processed in 0.4855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