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80|回复: 0

环球科学:“星际客机”载人首飞出现持续氦气泄漏,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6 2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公共卫生 ·

  一种鲜为人知的虫媒病毒,正在南美洲大范围传播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鲜为人知的、类似登革病毒的Oropouche virus(OROV)正在南美洲大范围传播。截至目前,巴西今年已报告了5530例病例,2023年只有836例。在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秘鲁,感染人数也在增长。此前的报道显示,这种病毒主要在亚马逊盆地流行,不过现在它正在更大范围地传播,感染症状类似于登革热、寨卡病毒和其他几种疾病,感染只能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或抗体测试来检测。大多数病例的症状都很轻微,主要有头痛、身体疼痛、恶心和皮疹,但也会出现脑部炎症和神经系统问题,包括眩晕和嗜睡。

  这种病毒首次于1955年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位于中美洲)的一个村落被发现,它可以在灵长类动物、树懒和鸟类之间传播。目前,在城市中传播的毒株相较于原始病毒已出现过一次基因改变,主要由一种库蠓Culicoides paraensis传播。这种蚊虫体型较小,很容易穿过蚊帐,且普通的驱蚊剂可能对其不起作用。及时处理食物垃圾和吸引昆虫的枯叶,以及清理雌性产卵的水库,可能会有所帮助。考虑到从美国到阿根廷北部都生活着Culicoides paraensis,相关人员担心这种虫媒传播疾病或将是下一个在拉丁美洲大规模爆发的流行病。据一项发表于2023年的模型显示,考虑当前的气候和植被损失,整个美洲或有500万人处于危险之中。(Science news)

  · 航空航天 ·

  “星际客机”载人首飞出现持续氦气泄漏,波音:不会影响安全

  201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与波音公司和SpaceX签约,开发运送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载人飞船。2020年,SpaceX的“龙飞船”完成首次载人试飞,迄今已经执行了多次商业载人航天任务,但波音公司的进度却相对落后。据波音公司官方消息,美国东部时间6月5日上午10点52分,波音“星际客机”(Starliner)飞船搭乘联合发射联盟(ULA)的Atlas Ⅴ火箭,已成功从卡纳维拉尔角太空部队站的41号发射场飞入太空,并随后按照计划进入稳定的轨道,飞往国际空间站。

  此次Starliner的乘客是NASA的两位资深宇航员,Butch Wilmore和Suni Williams。Starliner预计将在美国东部时间6月6日中午12:15左右抵达国际空间站,届时航天器和两位宇航员将在此停留约一周,然后返回地球,完成本次载人飞行测试的任务。据CBS消息,此前Starliner发射时在一个特定管道中发生了小规模但持续的氦气泄露,该管道用于将加压气体输送到一个操作特定推进器的阀门。为排除故障,发射被推迟了数周,但管理人员得出结论,这并不影响任务。在此次发射任务中,飞行控制人员在飞船上管道的不同区域检测到另外两处氦气泄露的痕迹,并采取了隔离措施。任务管理人员在发射前表示,已准备好备用计划防止泄露恶化,以保证宇航员的安全。如果一切顺利,Starliner将与SpaceX一样,获得为NASA执行为期六个月往返国际空间站载人航天任务的资格。当日,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恭喜发射成功!”(波音公司、CBS、X)

  · 环境 ·

  人为引起的变暖速度达到每十年约0.26℃,创下最高纪录

  在2013-2022年的10年里,由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暖使平均气温增加了1.14℃。然而,50多位科学家最近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上发表的第二份《全球气候变化指标》(Indicator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port)年度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十年(2014-2023年)中,人为引起的气候变暖已经上升到1.19℃。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正以每十年0.26°C的速度上升,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速率。

  在2020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计算出,要实现1.5℃的升温目标,剩余碳预算在3000至9000亿吨二氧化碳,中间估计值为5000亿吨。而到2024年初,剩余碳预算为1000至4500亿吨,中间估计值为2000亿吨。孤立地看2023年,人类活动引起的变暖使平均气温上升了1.3℃,而这一年的总变暖量是1.43℃,说明厄尔尼诺现象也对气候变暖起到了助推作用。尽管航运业硫排放、气溶胶污染物排放等人类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冷却效应,但目前这些排放量的持续减少正在使这种降温效应降低。为了限制全球变暖水平,我们需要努力实现碳排放目标,实现净零排放,同时建立更具韧性的社会。研究人员表示,希望2023年世界各地发生的野火、干旱、洪水和热浪造成的破坏不会成为新常态。(University of Leeds)

  · 材料科学 ·

  监测大脑的无线传感器

  植入式传感器是一种颇有前景的颅骨内监测方式,可用于外伤诊断和疾病预后。不过,带线传感器容易发生感染,增加了从患者体内取出时的难度。能无线传输电子数据的植入式传感器或许前景可观,但也有自身限制,包括有限的通讯范围和自身大小。最近,在一项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中,华中科技大学的臧剑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凝胶基大脑传感器,该传感器已在动物模型中测试,能用于无线监测生物学相关数据,如pH、颅内压强、流速和温度。

  研究团队开发的无线传感器,能植入颅骨下方,监测流速、pH和温度等颅内数据。这个传感器的外形为2毫米乘2毫米的立方体,能用传统的穿刺针完成植入。它由水凝胶(采用“声学超材料”图案)制成,使用后能被身体自然吸收。超材料图案让这种水凝胶能对特定频率范围的超声波做出反应;凝胶会根据变化发生变形(能设计成对各种信号产生反应,如pH、压强、液体流动或温度),这些变形能随反射的超声波形变化被监测到。在1个月的观察期后,这种超凝胶能在约4个月内在盐溶液中降解。研究人员在大鼠中测试了该传感器,发现颅内压和温度的测量值与临床工具的结果一致,他们指出该传感器到第五周都未出现明显降解。作者还在猪的体内测试了这种超凝胶,发现与临床探针相比,它能成功测得颅内压的变化。研究人员表示,这个超凝胶器件或能避免通过传统手术植入和取出无线传感器的需求,而且可以同步植入多个传感器,监测体内更大区域的信号。

  · 公共卫生 ·

  WHO最新审查:女性更易遭受耐药性感染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领导的一项全球性审查显示,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出现耐药感染。报告发现,70%以上的国家在应对耐药感染的国家计划中存在性别不平等。该报告计划于7月发布,也是第一份有关政策制定者如何在应对全球威胁的过程中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报告。

  在这项报告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000年至2023年间发表的130项研究,它们以性别和抗菌素耐药性为重点。其中大约20%的研究集中在非洲,近15%的研究集中在东南亚。该研究小组发现在贫困地区,由于妇女和女孩在经期无法获得足够的清洁水,因而会比男性有更高的耐药尿路感染风险。此外,她们接触有耐药大肠杆菌等病原体的水和食物的机会更高等等。

  据悉,今年5月,WHO在其认为对人类最危险的耐药细菌名单中增加了4种病原体,包括3种链球菌,它们分别会导致一种肺炎、在极端情况下引发可能致命的流感样感染以及一种高度耐药的结核病。这次耐药菌名单扩增主要是基于细菌引起感染的常见程度和致命性,以及通过洗手、隔离和接种疫苗等措施预防感染的容易程度。(Nature News)

  撰写:魏书豪、不周、clef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5:00 , Processed in 0.1719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