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87|回复: 0

戎评:太炸裂了!中国人直接砸烂桌子,美欧日瑟瑟发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31 17: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炸裂了!

  知道比亚迪很强,但不知道强得这么离谱。

  在前几天的新车发布会上,比亚迪推出了两款搭载第五代DM-i双模混动系统的车型,秦LDM-i和海豹 06 DM-i。

  新车有几大看点:

  第一、46.06%的热效率,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是衡量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燃油经济性越强。

  第二、超长续航,综合续航高达2100公里!要知道,在此之前,全球主要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的最高续航里程,也才略微超过1094km,比亚迪直接干到世界纪录的两倍。

  但你以为这就是比亚迪的极限了吗?

  很多汽车博主和媒体用秦L跑完分后发现,比亚迪存在反向虚标的可能!!!

  因为这么多人测试,什么高速环境都跑了,硬是没有一个低于2300的。

  甚至有位老哥在全程开24度空调的情况下,换人不换马,竟测出了2547km的极限续航!!!

  见过夸大其次,但反向虚标还是头一回见。

  合着比亚迪究竟是怕自家更高级的车被比下去,还是担心上市后卖得太火爆产能排不过来?

  第三、全球最低的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2.9升,每公里燃油成本2.3毛。

  2500km的总行驶成本才580!!!

  这个价格虽然还比不上纯电车的家充成本,但他没有里程焦虑啊,而且也不用担心使用久了电池续航下降的问题,毕竟在混动技术里,电池的本质就是动力转换的桥梁,只要有油,电池就能不停的驱动,哪怕他本身的储能下降也不影响汽车的整体续航。

  第四、价格,秦LDM-i和海豹06DM-i的售价,均为9.98W~13.98W。

  没错!9.98万的起售价!

  秦L除了车高和秦 PLUS 一样,其他全都加宽加长了。

  4米83的车长和2米79的轴距,光这个尺寸放在其他合资品牌里,起步价至少都要13万吧。

  内饰方面, 秦L比起秦PLUS使用了更多皮质的包裹,橙色缝线也换成了与内饰同色的米色缝线,更加和谐,质感也更胜一筹。

  在驾驶端,标配360 度摄像头和L2自动驾驶系统。

  2500km的极限续航!2.3毛的单公里行驶成本!9.98W的起售价!

  比亚迪这特么哪里是选桌子啊,而是直接把桌子砸了,凳子踹了,然后挨个给各位友商、合资、外商一个大笔兜,并指着他们鼻子骂道:在站各位都是垃圾!

  比亚迪新车发布会后,中国网友还在讨论能不能干过三大妈,美国那边已经直接疯了。

  前天彭博社连续做了两期视频说比亚迪的新车。

  第二期的名字叫:中国比亚迪新型混合动力汽车,2000km超长续航里程价格低于1.4万美元。

  评论区的画风一个比一个精彩。

  总有一天,向美国走私比亚迪汽车会比走私毒品更赚钱

  从纽约到迈阿密只要一箱油,简直疯了!!!我也想要

  在中国汽车在美国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

  为什么美国人因为比亚迪造了一很棒的车儿被吓得屁滚尿流

  这位老哥直接破大防:在美国以外低于1.4万美元,请改标题,不要让美国消费者为他们买不到的东西而兴奋。

  抛开政治成见不谈,比亚迪第五代DM-i双模混动,论适用性,美国的需求比中国更大。

  美国素有轮子上的国家之称,汽车保有量非常高,平均每个成年人都有一辆私家车,再加上铁路系统的落后,美国人的中短途出行,基本上都是靠汽车撑着,这也就导致美国年均开车里程位居全球前列。

  根据联邦公路管理局的统计,美国每人每年平均驾驶2.16万公里,而中国每人每年平均驾驶里程则为1.6万公里,比美国足足少5600公里,两边年均驾驶里程的榜首地区差距更大。

  中国年均驾驶里程最高的地区是地大物博的新疆,县城和县城间动辄百公里起步,年均里程1.83万公里;美国跑得最多的是怀俄明州,每年平均3.5万公里驾驶里程,比全美平均水平多出62%,比中国平均水平多出2.1倍,比新疆平均水平多出1.9倍。

  中国私家车平均每月行驶里程

  美国虽然是产油大国,但价格比中国便宜不了多少,换算成人民币每升大概6.8元。马斯克当初搞特斯拉,就是觉得美国人每年会开很远的车,燃油成本居高不下,不如用电划算,但可惜国内的充电配套没跟上,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过去3年只建了8个超级充电站。

  美国用车比较极端,要么是排量特别小的日韩品牌,要么是排量特别大的本土皮卡,我们综合一下,按百公里平均9升油耗算,美国人每年的燃油成本约为13176元。

  如果换成比亚迪第五代双模混动的车,每年燃油成本为5011元,能节省61%约8165元。再按照汽车15年的报废年限,比亚迪的车能帮助美国消费者至少节约12.2万人民币,约1.74万美元的燃油费用。

  这还是根据美国平均驾驶里程计算的理想情况,如果遇见一些每天通勤两三百公里的狠人,节约的钱将会更多。难怪有些美国老哥要破防了,这尼玛每公里2毛3的成本,简直像极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产品。

  论世界上哪里的消费者最适合比亚迪的混动车,美国人要敢认第二,还真没谁敢认第一,中国都得靠边站。

  但没办法,白宫的官老爷要闭关锁国,美国消费者只能望车兴叹。

  戎评估计这也是近百年来,美国消费者第一次没有机会体验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产品吧。

  高速是美国常见的通勤环境,图为科罗拉多高速公路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媒体在介绍比亚迪的新品时,还把马斯克曾经的一番言论拖出来鞭尸了。

  2011年,彭博社对马斯克做了一期专访,当主持人提及比亚迪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马斯克就忍不住在镜头前大笑起来。被问为何要笑,马斯克直言你看到他们的车了吗?主持人给出“看过”的回答后,马斯克仍然大笑着承认自己并不把比亚迪视为竞争对手。

  看过这段采访的朋友应该都明白,马斯克不是单纯的嘲讽,而是压根就看不上比亚迪,在他心里,当时的中国汽车连给特斯拉提鞋都不配。但时移世易,如今他看不上的比亚迪,已经成为了特斯拉最强劲的全球对手。

  2023年第四季度销售了超过52.6万辆纯电动汽车,首次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而在纯电动车领域,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以21.5%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不含腾势的比亚迪则以16.6%的市场份额紧咬不放。

  就连美国产业媒体自己都承认,一旦第五代DM-i双模混动系统在比亚迪全系列铺开,称霸全球市场只是时间的问题。

  比亚迪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

  比亚迪只是中国电车崛起的冰山一角,近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不断向高端奋进,美欧同行们感受到的不止是森森寒意了,而是今日丧五城明日丧十城的切肤之痛。

  曾经在超豪华领域呼风唤雨的保时捷,去年在华销量暴跌25%,保时捷中国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强行让经销商压库存,结果搞得部分经销商去德国总部逼宫了。

  中国人豪车梦绕不过去的BBA,面对杀红眼的中国市场,也不得不屡屡下调价格,现在20万出头就能买一辆宝马3系,可见国产厂商的战斗力有多恐怖如斯。

  日系豪华就更不用谈了,崩得最快的就是他,现在20万以上还买日本车的朋友真是靠信仰撑着。

  比亚迪是第一个砸桌子的中国厂商,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十万以内,2000km续航,2.9升的油耗,比亚迪是第一个,但同样不会是最后一个,国内卷出天际的新能源市场,绝不容许比亚迪一家独大,吉利长城都在后面虎视眈眈。

  时代真的变了!

  西方与日本车企用一点点挤牙膏式的产品迭代,在品牌护城河上大享超额利润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除非彻底的闭关锁国,否则,在全球美欧日的厂商真要瑟瑟发抖了。

  人类第一大制造业,你的新王登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4 22:45 , Processed in 0.1721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