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7|回复: 0

余丰慧:美国通胀阴影下的选举困境:耶伦的警示与拜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5 14: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周四(5月2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生活成本大幅上涨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持续的通货膨胀还削弱了美国乔·拜登总统在11月大选前的支持率。耶伦承认,尽管最近几个月工资增长强劲,但对许多选民来说,住房和日常用品的价格仍然很高。

  她指出,虽然工资大幅上涨,而且至少平均来说,涨幅超过了物价的涨幅,但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幅上涨还是给人们带去了压力,“人们在购买食物时会感受到这一点。并且随着抵押贷款利率的上升,想买房的年轻人也很难进入市场。”

  自拜登上任以来,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逾19%,食品和汽油等必需品的价格大幅上涨。

  在距离总统大选仅有5个月之际,一些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持续落后于他的共和党对手唐纳德·特朗普;调查还一致显示,通胀仍然是选民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并且受访者并不认为近几个月美国经济强劲表现是拜登的功劳。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的最新民调显示,43%的选民信任特朗普对经济的处理,而拜登的这一比例为35%,仅有28%的选民认为拜登对经济有所帮助。

  在距离美国中期大选仅剩数月的关键时刻,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的一番言论再次将公众视线聚焦于持续困扰多数美国人的生活成本危机上。耶伦的坦诚不仅揭示了当前经济环境下民众的切身之痛,同时也凸显了拜登政府在应对通胀挑战时的复杂处境。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此现象,结合历史视角与经济学原理,探讨美国通胀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拜登政府的应对策略与可能的出路。

  历史镜鉴与经济学原理

  历史上的通胀周期往往与经济冲击、货币供应过量、或是政策失误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能源价格飙升,触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高通胀,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是,一旦通胀预期被嵌入经济体系,便极难扭转。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指出:“通货膨胀始终且无处不在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换言之,过度的货币供给是通胀的根源。

  当前美国的通胀情况,虽然部分由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和能源价格上涨引发,但也与疫情期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弗里德曼的观点不谋而合,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刺激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推高了需求,进而推升了价格。

  生活成本压力下的社会反响

  耶伦的言论直指民生痛点——尽管工资有所增长,但住房、食品等基本生活费用的上涨速度更快,使得许多家庭的实际购买力受损。这种感受在选民中产生了共鸣,特别是在中低收入群体中,生活成本的上升直接转化为对政府不满情绪的增加。密歇根大学的民调数据显示,民众对拜登政府处理经济问题的信心不足,这无疑加剧了民主党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的压力。

  通胀与政治支持率的关联

  历史上,通胀与执政党的支持率呈负相关。高通胀往往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因为物价上涨直接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直观可感的经济负担。拜登政府面临的情况也不例外,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抑制通胀,包括释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推动供应链恢复等,但这些努力在短期内效果有限,未能有效缓解民众的经济压力。

  美联储的角色与挑战

  作为独立于政府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承载着控制通胀和促进就业的双重使命。当前,美联储正面临几十年未有的挑战:在经济增长放缓与通胀居高不下的矛盾中寻找平衡点。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继续维持高利率水平,以期冷却过热的经济,但这无疑会给拜登政府带来额外的政治压力,因为高利率意味着更高的借贷成本,对希望扩大信贷、刺激经济的民主党而言是一大障碍。

  拜登政府的应对与出路

  拜登政府意识到,解决通胀问题不仅是经济议题,更是政治生存的关键。总统已提出多项计划,旨在降低美国家庭的成本负担,如降低处方药价格、推动公平竞争以降低商品价格等。然而,长期来看,解决通胀问题需要更为根本的结构性改革,包括加强供应链的韧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及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等。

  结论:通胀的长期战役

  美国当前的通胀困境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涉及短期的供需失衡,也有长期的政策累积效应。对于拜登政府而言,如何在短期内缓和民众的经济焦虑,同时布局长远的经济结构调整,将是决定其政治命运的关键。历史告诉我们,通胀治理往往需要耐心和决心,它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将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与勇气。而最终,民众的投票箱将是检验政府行动成效的试金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6 22:50 , Processed in 0.3751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