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10|回复: 2

甘保禄:布莱尔对伊拉克乱局所作的解释靠谱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7 09: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伊拉克局势的持续恶化,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又一次集中在了“谁该为伊拉克乱局负责”的问题上。就在美国舆论对以消除萨达姆·侯赛因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与基地组织的‘邪恶轴心’”为由,而于2003年3月公然入侵伊拉克的小布什政府再次掀起质疑和批评声浪时,英国《每日邮报》网站6月14日也报道说,连续多日,部分英国国会议员认为,伊拉克乱局源于2003年以美英为首的联军部队入侵伊拉克时埋下“动荡的种子”,时任首相托尼·布莱尔作出了错误的决定。13日晚,“忍无可忍”的布莱尔终于发声自辩,宣称伊拉克动乱归咎于许多人决策失误,但他自己并不包括在内。在一份长达2800字的声明中,布莱尔坚称与美国联手推翻萨达姆政权“完全正确”,而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领导不力以及美军在奥巴马当选后过早撤离伊拉克才是诱发当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什叶派的马利基在与逊尼派穆斯林的和解及军队重组方面严重失误,美军过早撤离给反政府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极端武装分子创造了空间。

  不可否认,布莱尔关于马利基的领导不力及奥巴马过早撤军而导致伊拉克当前乱局的言论有其客观、合理性,然而,这却依然不能改变这样几个事实:

  1)诚然,就像利比亚的卡扎非一样,萨达姆·侯赛因并非什么省油的灯,如今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复存在,而且他们二人的尸骨也已经化为灰烬,世人同情他们、为他们唱哀歌的大概没几个。然而,世界上像他们这样的独裁者有的是,为何当年的美英两国偏偏选中了遍地石油的伊拉克下手呢?这里面的猫腻本身就值得深思,但当年小布什政府给出的理由却是上述的两个,而非其它。

  2)战后确凿的事实证明,当年美英两国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悍然发动侵伊战争的上述两个原因均属子虚乌有,这本身就是极大的错误和失误,当事国及时任总统和首相焉能无过?如今面对国际社会和舆论的再次批评与质疑,怎么好意思将自身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不说,还要顺便再给脸上贴点金呢?

  3)即使马利基的领导不力和奥巴马的过早撤军难辞其咎,但留给他们这个烂摊子的不正是11年前那场本不该发动的战争吗?这就像一个壮士单方面声称某人的房子是危房,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人家夷为平地,然后甩给对方一大笔钱让其重建,可人家根本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重建,如今落得流落街头,这位“好心”的壮士又反过来怪对方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这无疑是不管怎么说错都在他人,而不在自己的强权逻辑和诡辩手法!

  不管怎么说,伊拉克目前的处境是国际社会,特别是曾为推翻萨达姆政权而率先发动了侵略战争又高调宣布“使命完成”和“战争胜利了”的美英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不论是碍于情面也罢还是迫于无奈也好,美英两国现在不得不派出空军和航母支持伊拉克现政府平叛,但不会派遣地面部队。就这样,当年劳民伤财、牺牲数千美军士兵、不计其数的伊拉克平民所换来的短暂胜利如今已经付诸东流,而今后伊拉克的局势如何发展依然难以预料,仅仅从昨天反政府武装集体枪杀政府军俘虏的图片场景,就够令人心悸并悲观的了。面对这样的乱局,我们只能说布莱尔为自己当政时的错误决定和政策所做的辩解,说好听一点是苍白无力的,说不好听一点则纯属诡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0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姆鼓吹的美式民主,说白了就是------颜色革命,渗透,颠覆,战争,牺牲士兵平民的生命,夺去资源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7 20: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阴国战略而言,布莱尔所做选择属于重大失误,对阴国没有一点好处。也不像坑着了霉帝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17:06 , Processed in 0.2974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