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06|回复: 0

时晨晨:统计的魔法:反常识就是造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9 03: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反常识的统计数据,不一定就是造假。

  因为统计是一个游戏规则,它能够玩出花儿来。

  最近大家见识到了统计的魔法,很多吃瓜群众也冷嘲热讽。

  当然,如果仔细看数据,就会更加困惑。

  1、2023年3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社零15459亿元,2024年3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社零15535亿元。

  简单的数学计算(15535-15459)/15459,限额以往单位消费品社零同比增速为0.49%。

  但是官方统计的结果是,2.6%。

  2、2023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07282亿元,2024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00042亿元。

  简单的数学计算(100042-107282)/10728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6.75%。

  但是官方统计的结果是,+4.5%。

  根据这些,我们可以认定统计ZJ吗?

  不好说。

  因为统计局也有符合统计规则的解释。

  比如,统计宏观数据的时候,周期长、任务重,短期内难免有误差。

  因此全世界主要国家公布数据的时候,会有多个版本的数据,比如先公布个“初值”数据,然后再公布一个“修正值”数据,最后再公布一个“终值”数据。

  我们也是这样操作的。

  比如,2023年4月18日,统计局公布的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25%。

  然后到2024年4月17日,这个数据就修正了,修正成了-0.37%。

  官方还特别强调了,报告期数据与上年已公布的同期数据之间存在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

  原因有三:

  (一)加强在库投资项目管理,部分不符合投资统计制度规定的项目退出了调查范围。

  (二)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数据,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改正。

  (三)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剔除跨地区、跨行业重复统计数据。

  什么意思?

  你说我统计数据有问题,但是我“有理有据”。

  我公布的数据,你们只能选择相信,因为我不可能给你看底稿。

  只不过我们的统计规律是,当期数据会特别好,但是到了下期,原先的数据就会往下调,这样会显得此时当期的同比数据好看。

  最后,我们再看一个“矛盾”的统计数据。

  一方面,统计局公布数据,一季度人均工资增长6.8%。

  另一方面,失业人数增多,大城市的劳动仲裁,由于数量太多都排到好几个月后了。

  这个“矛盾”大家都理解,大家都失业了,经济压力那么大,工资咋可能增长嘛。

  工资啥时候增长?就业需求大,企业争着抢人,用高工资来吸引人,这样工资才增长嘛。

  这种理解没错,也符合经济逻辑。

  但是,还是那句话,统计是个游戏,有自己的规则。

  所有人的工资都下降了,统计出来的平均工资也会“增长”。

  比如一家公司20个人,2个人月收入20万,4个人月收入3万,14个人月收入5千。

  那么这家公司平均月工资多少?(20*2+3*4+0.5*14)/20=2.95万。

  如果这家公司经营不好,员工普遍降薪,并裁员,平均工资会涨还是会降?

  比如,2个高收入的月工资降到18万;月薪3万的人裁员2个,剩下2个降薪到2.5万;14个低收入的人裁员12个,剩下2个员工的月工资降到4500元。

  这个时候,这家公司员工平均工资是(18*2+2.5*2+2*0.45)/6=6.98万。

  看见没,所有人工资都降了,但是平均工资不仅没下降,反而增加了。

  所以,有时候呐,只要裁员足够多,  统计数据就会足够“漂亮”。

  因此,统计数据漂亮反常识,不一定是统计造假,也可能是统计的游戏而已。

  这就是统计的魔法。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死板的根据数据线性推导,得透过迷雾看到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1 09:48 , Processed in 0.5308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