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55|回复: 3

蔡慎坤:谁把唐慧包装成一个“上访英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4 09: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球时报》6月14日发表评论:称舆论决不应支持唐慧继续上访,更不应把唐慧包装成一个“上访英雄”。

  因为有媒体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未核准“唐慧女儿案”两名被告人秦星、周军辉的死刑,唐慧表示不能接受,将“回到之前不断上访的老路”。

  《环球时报》指出:在唐慧案的前前后后,是有一些反体制的政治性力量参与其中的。这如今已是中国发生公共事件时的常态化情形。如何将这些力量的负面作用同事情本身的逻辑区分开来,我们既不受或少受他们影响,又正视问题本身,这是中国需要认真总结的政治课题之一。  

  唐慧案显示了基层社会上访冲突的复杂情形,它是中国体系当下集中发作的一个痛点。拆解这个难题决不可采取标签化的简单态度,唐慧的遭遇令人痛心,但社会需给予她应有帮助,包括心理上的帮助,而不应把她包装成一个“上访英雄”,这是害她本人,也是逼社会做无益的消耗。

  “上访英雄”完全不是舆论包装出来的,而是各级政府乃至政法机关一手制造出来的。几乎所有的上访者都面临过同样的遭遇,因为地方政府无人理会他们的诉求,许多上访者才投书媒体或网络,甚至不惜通过制造公共事件来获取对其个案的关注。这种情况多属不得已而为之,解决之道,还在于疏通法定渠道去解决上访者的诉求,而不是动辄挥舞大棒恐吓每一位上访者。

  唐慧在上访过程中,确有拦车、跪地堵门、在永州中院立案大厅滞留15天等行为。但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们都是唐慧,能不能比她表现得更理性和“守法”?即便一个母亲因为女儿遭强奸并被逼卖淫,在上访过程中有扰乱办公秩序的行为,是否必须对其实行劳动教养?

  唐慧,本是一位普通公民,却因天降横祸成为“受害人家属”,因为上访投诉申冤又一步步将这位母亲倒逼成了受害人。2006年10月,唐慧年仅11岁的女儿失踪,唐慧随即报案,警方理应及时介入主导调查。但荒唐的是,如此恶性案件,居然是受害人母亲乔装打扮获取线索和情报后,再请两名亲戚扮成嫖客才救出了可怜的女儿。这对当地牛逼哄哄的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是何其的反讽!

  令世人更加愤怒的是,这位母亲以死相逼,才有了后来的立案。而在整个司法流程的多个关键环节,都是被一些法外维权手段“倒逼”才得以推进。政法机关从未主动站出来惩恶扬善,这又是何其的可悲!唐慧曾相信当地警方和政法机关,并为促进当地依法履职耗尽了心力,然而当地政法机关完全无视她的正当诉求,把她逼上了艰难又辛酸的上访之路。

  不仅仅是永州,今天中国许多地方,法治环境日趋恶化,打击犯罪时普遍出现立案难、定案难、追责难,而各地却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对付阻止公民正常的维权上访申诉上。这种正义得不到伸张、腐败得不到惩处、民间疾苦得不到关怀的现状,《环球时报》为何不站出来大声呼吁?

  人们大概不会忘记,是孙志刚的死亡终结了收容遣送制度,是“上访英雄”唐慧被劳教,让实施数十年的劳教制度寿终正寝,现在,有多少对公民造成侵害的制度还在苟延残喘?有多少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还需要纠正?舆论是否真正站在公平和正义的立场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4 20:0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狗嘴吐不出象牙,一切皆因体制。
如果美国出个唐慧跑到联邦检察院办公室睡上18天,下场会是什么?
唐慧确实值得同情,但明显她的很多行为偏激了,那几个小混混罪不致死。
高院终审已经判了,据说唐慧还要上访,那样蔡狗还有什么高见?是不是要远渡重洋向你的美国主孑申诉去?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4 14: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脑子有病。唐慧上访过程充满各种不公,不等于她可以蔑视司法,以个人要求绑架法律,至于各种不公是另案处理的问题。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4 16: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访英雄”完全不是舆论包装出来的,而是各级政府乃至政法机关一手制造出来的。几乎所有的上访者都面临过同样的遭遇,因为地方政府无人理会他们的诉求,许多上访者才投书媒体或网络,甚至不惜通过制造公共事件来获取对其个案的关注。这种情况多属不得已而为之,解决之道,还在于疏通法定渠道去解决上访者的诉求,而不是动辄挥舞大棒恐吓每一位上访者。

  唐慧在上访过程中,确有拦车、跪地堵门、在永州中院立案大厅滞留15天等行为。但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们都是唐慧,能不能比她表现得更理性和“守法”?即便一个母亲因为女儿遭强奸并被逼卖淫,在上访过程中有扰乱办公秩序的行为,是否必须对其实行劳动教养?

  唐慧,本是一位普通公民,却因天降横祸成为“受害人家属”,因为上访投诉申冤又一步步将这位母亲倒逼成了受害人。2006年10月,唐慧年仅11岁的女儿失踪,唐慧随即报案,警方理应及时介入主导调查。但荒唐的是,如此恶性案件,居然是受害人母亲乔装打扮获取线索和情报后,再请两名亲戚扮成嫖客才救出了可怜的女儿。这对当地牛逼哄哄的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是何其的反讽!

  令世人更加愤怒的是,这位母亲以死相逼,才有了后来的立案。而在整个司法流程的多个关键环节,都是被一些法外维权手段“倒逼”才得以推进。政法机关从未主动站出来惩恶扬善,这又是何其的可悲!唐慧曾相信当地警方和政法机关,并为促进当地依法履职耗尽了心力,然而当地政法机关完全无视她的正当诉求,把她逼上了艰难又辛酸的上访之路。

  不仅仅是永州,今天中国许多地方,法治环境日趋恶化,打击犯罪时普遍出现立案难、定案难、追责难,而各地却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对付阻止公民正常的维权上访申诉上。这种正义得不到伸张、腐败得不到惩处、民间疾苦得不到关怀的现状,《环球时报》为何不站出来大声呼吁?

  人们大概不会忘记,是孙志刚的死亡终结了收容遣送制度,是“上访英雄”唐慧被劳教,让实施数十年的劳教制度寿终正寝,现在,有多少对公民造成侵害的制度还在苟延残喘?有多少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还需要纠正?舆论是否真正站在公平和正义的立场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3 09:53 , Processed in 0.1563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