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03|回复: 0

徐吉军:曙光已现:华为5纳米芯片有望投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9 23: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世界都知道,没有什么困难能难住中国人!

  2018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以来,持续多次加大封锁中国科技领域的力度,其中以芯片半导体行业最为疯狂。

  一、美国的疯狂阻击!

  美国从芯片设计、芯片生产、芯片设计软件、芯片生产装备等全产业链对中国实行全面打压,一度导致中国芯片相关产品面临生产困境。

  但是,从2018年到2023年期间,虽然芯片制程工艺在不断突破,但是28 纳米工艺依然是市场上的主流制程。这是因为28 纳米制程工艺与7 纳米、5 纳米等先进制程工艺相比,虽然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成熟度更高、成本更低。

  芯片制程工艺的摩尔定律限制了美欧向前突破的速度,客观上为中国芯片产业争取了一定的调整机会。

  尽管中国无法获得世界顶级先进芯片,但是利用主流芯片工艺依然为中国制造创造了可观的利润。

  然而,时间窗口总会慢慢过去。

  赢家善于利用时间窗口创造奇迹,输家通常在时间窗口里等待转机。

  二、中国的明智选择!

  中国芯片行业从没有停止向前的脚步,2024年,新的突破已经到来。

  2024年2月消息显示,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已经成功在上海设立全新的5纳米半导体芯片生产线,计划开始量产由华为公司新一代高端手机使用的麒麟芯片。

  众所周知,在2018年贸易战之前,华为设计的芯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华为只有芯片设计能力,而芯片生产主要依赖台湾地区的台积电。美国为了限制华为的市场竞争,利用长臂管辖禁止芯片生产企业为华为生产芯片,更限制世界光刻机龙头阿斯麦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光刻机。

  阿斯麦总部位于荷兰,是全球最大的光刻机生产商,同时是最先进EUV光刻设备的全球唯一供应商。阿斯麦前十大股东有8家美国企业。尽管股权比较分散,但是美国牢牢掌控着阿斯麦的控股权毋庸置疑。

  2023年10月,美国拜登政府大幅收紧对中国获得先进光刻机的出口限制,严重影响了阿斯麦在中国市场的拓展。

  3月份一度传出阿斯麦搬离荷兰的消息,中文互联网纷纷幻想阿斯麦离开荷兰是为了摆脱美国制约向中国供货。这种说法简直不要太幼稚了。

  面对现实,中国一方面组织国内企业联合攻关,试图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先进光刻机的国产化;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对现有光刻机设备进行挖潜,尽力追赶国际先进芯片制程。

  中芯国际5纳米芯片生产线就是中国企业自强不息的产物。

  无论如何,中国芯片制造迈向5纳米时代,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中芯国际利用原有设备生产5纳米芯片,华为算力最强的人工智能处理器昇腾920芯片就能问世,这将极大地提升华为新款手机的吸引力。

  在两三年内,足以满足中国国内大部分人的需求。

  自从手机进入智能时代以来,手机厂商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断推出先进制程的芯片,号称性能强大功能丰富。然而事实上,最新智能手机的性能早已溢出,远远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实际需求。

  这意味着,位于第二梯队的芯片在市场上的性价比最高。

  这是现实的优势。

  三、现实的差距!

  诚然,我们可以以市场需求的现状自我安慰,但更应该看到与世界顶级技术的差距。

  目前,中国芯片生产企业利用多重曝光技术在原有的DUV光刻机研发成功10纳米工艺,证明了以这种技术实现7纳米的可行性。

  通过这种技术实现7纳米工艺的成本很高,但能够拥有总比受制于人要好。这就是1和0的关系!

  中国生产先进芯片的成本比起台积电同级产品的成本高40-50%,芯片良品率比台积电低三分之一。

  这就注定了国产芯片成本方面处于劣势。

  目前,中国生产7纳米和5纳米芯片使用的设备已经遭到美国和荷兰的限制,未来很难获得新的设备提高产能。

  这意味着,中国芯片产业最大的瓶颈依然是光刻机!

  四、光刻机曙光!

  全世界都知道,没有什么困难能难住中国人!

  中国芯片设计、芯片材料、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技术已经逐渐突破瓶颈。中国芯片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刻蚀机和光刻胶都达到了5纳米,芯片封装达到4纳米,其他环节也已突破到14纳米!中国14纳米先进工艺规模量产,已覆盖全世界范围内70%的主流芯片。

  唯独芯片生产设备面临天堑,光刻机已经成为中国人面临的世纪挑战!

  阿斯麦最先进的EUV光刻机零件超过10万个,利用全球5000家企业联合实现生产。

  中国只能调动国内企业而不可能再依靠外国企业!

  要攻克光刻机,必须实行全国一盘棋战略,统一调动最优资源联合攻关,分模块同步推进逐一解决。

  近几年,中国光刻机产业链领域实现了多项突破。

  中国科学院完成了国家重大专项核心光学元器件 N41 钕玻璃用包边玻璃研制工作。

  中国企业在双工作台、光学系统、物镜系统、光源系统方面相继研发成功。

  中国企业打破了阿斯麦光刻机工件台上的技术垄断,成为世界上第二家掌握双工件台核心技术的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速超精密激光干涉仪”,打破了中国在先进光刻机方面的瓶颈。

  国产芯片制造前道工序的投影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产品,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中国企业已经在进行14纳米光刻机的研制与调试。

  随着一系列核心技术正在陆续实现国产,这意味着光刻机制造已经看到曙光!

  五、芯片全产业链!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芯片制程所谓的先进与落后工艺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应用在不同领域。

  从2023年到2027年,40纳米和28纳米制程仍然能满足全球七成的产品需求。

  既然中国芯片领域面临美国西方的联合封锁,那中国的最优选择就是实现芯片全产业链生产,从所谓落后的40纳米制程到目前已经出现的2纳米制程都要拥有!

  曾经一度流行的市场换技术论调,在现实和实践面前已经被证伪。

  历史和现实早已告诉我们,中国人的美好未来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来实现!

  在决定生死存亡的科研领域依靠其他国家肯定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更残酷的至理是,其他国家也没有义务帮助中国人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中国人只能靠自己!

  没有什么困难能挡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0 23:48 , Processed in 0.2036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