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2|回复: 0

叶立华:张一鸣上当受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7 19: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做To C的企业,到底能不能做好To B,答案是可以的,这样的企业有很多,原来的阿里巴巴,后来的腾讯,都可以做好阿里云腾讯云。

  但是,带着To C的思维,能不能做好To B,就有问题了。

  现在飞书的业务,扩张的很快,结果收益跟不上成本,最后就开始降本。无非就是裁员。企业有想法是好事,这块业务想做,也是好事,字节下面的飞书,如果只面对中小企业,做200人一下的企业的内部沟通,也不是不行。

  但是做成这个样子,8000个人开发飞书,最后开发出来的产品只有中小企业在用,大企业一概不上,这就是老板的思路出了问题。

  字节用户规模大,创造收益多,不代表就能凭空创造一个不存在的市场出来。To B的客户最大的特性,是求稳。不管是大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用什么东西,不出问题才是真的。

  大客户没有人冲动消费,那是因为每个环节都牵扯了成百上千人的利益。所以要走流程,所以要招投标,所以要上会,所以要层层审批。中小企业人少利益小,船小好调头,大企业不一样。

  直接导致了,大企业客户存在许多小企业不存在的问题,比如错误决策要追责,但是,这也决定了大企业客户存在许多小企业不存在的优势,就是订单稳定。

  这些特征加起来,就决定了大企业要上马一款软件,用来做内部通讯管理,最要紧的是相信供应商的稳定性,这买卖不是三天两头可以换的,而是要一直用下去的,这买卖不是赶潮流的,而是真要解决自己问题的。

  获得大企业客户的信任,首先需要自己的团队稳定,结果飞书裁员一堆人,人家怎么敢用?

  金蝶、用友,还有金山,能做办公软件这么多年,无非是从小积累,一点点做,参与实施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各个姿态放得下,身段能低头,服务响应快,市场抓的细,打的就是打字、报销、合同管理这种细枝末节的市场,做的就是定制。

  所以这些企业虽然不赚钱,但是以至能稳定存在经营。飞书团队广告打的满天飞,钱花了巨万,甚至宣传先进企业用飞书。言下之意就是不先进的都不用,这让潜在客户怎么想?

  一个稳定性不足,一个宣传得罪潜在客户,就足以说明,飞书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策略都有问题,再加上一个强制@的功能,搞得真正的用户天天被@,有事找没事找,最后人都免疫了,一个OKR系统,自己分不清楚落实事项,搞了一堆互联网名词,除了自己的工作,还要学OKR这些东西。

  最后又连用户也得罪了一个遍。

  大客户一看,ERP还是搞点OA或者SAP,自给自足算了。

  这就是老板上当了,招了8000人,给他们钱去赚钱,结果发现赔钱。互联网企业的玩法,是谁手下的人多,就信任谁,而不是谁能把事情干了,就重用谁。

  一个什么产出都没有,甚至是500人产出了200人的活的领导,话语权就是比一个2个人产出8个人的活的领导在公司里有话语权。

  张一鸣被忽悠的点,就在这里,每个人都想往公司里拉人,以此来突出自己位高权重。最后拉了8000人。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组织,如果不看能效,不看产出,只看人数,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无限膨胀,大部分人尸位素餐,摸鱼混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领导要问产出,就是做点细枝末节的东西,像韩国考生的内卷一样,用虚假的努力,突出自己存在的必要,最后文字游戏,越玩越长,老板财报,越看越差。

  一开始想做飞书,固然是张一鸣的主意。但是事情要做,总要用人。

  最后用了一个只想自己位高权重,没想业务怎么发展的人,把大企业客户、实际用户和潜在用户都得罪一遍,也就成了必然。

  用人,还是要看能力。

  如果只看关系,任人唯亲,最后搞到这个样子,谁也怪不了,就是一把手的责任。

  因为关系近的人,是最容易骗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1 05:17 , Processed in 0.1560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