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64|回复: 0

陶然纪:昨有淄博、尔滨,今有天水,“运动式”旅游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1 03: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相信很多人最近被甘肃天水的麻辣烫刷屏了吧。

  有了去年淄博烧烤,春节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突然火爆的经验,已经可以总结出类似的网络热点事件的规律了:

  最早是零星博主的探店内容引发网友关注,逐渐发酵成为热点;

  之后大V网红接力前往,进一步引发线上与线下流量的聚集;

  最终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推出一系列措施接住这波“泼天富贵”,由此获得广泛赞誉,吸引更多人前往。

  看似因随机事件引起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其实可以清晰地分成“三步走”的套路,也就不难推测在其背后必然存在着某些“操纵者”。

  第一个能想到的是流量平台。

  流量的世界,曾经有一段宁静祥和如同田园诗的时代,默默无闻的普通人,露个大长腿,卖卖萌,或者唱唱歌秀几下才艺,就能突然爆红天下皆知。

  只是那个时代早就已经过去,现在遍地都是烽火连天的战场。

  四处巡弋的小网红们就像是军队撒出去的斥候,随时搜罗情报。他们发出来的东西,大部分没有价值,被自动忽略。

  只有极少数蕴藏着某种“战机”,被经验丰富的大V发现,迅速率领前锋部队出发,开始小规模的战斗。

  各个战场的情况,会被一双冷静的眼睛严密监视,那就是平台。作为指挥各路人马的最高统帅,它是十足的好战分子,恨不得无时无刻打仗,还要打大仗。

  只要看出哪个战场的局面有扩大的可能,它就令旗一挥,发出命令:推流——让所有人都看到,那里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杀啊!各路豪杰嗷嗷叫着冲进去,混战之中刀光剑影,多少竖子扬名立万,英雄宿将更是收获满满。

  流量战争的传奇每天都在上演,史诗级大战曾经发生在淄博、哈尔滨,如今天水又成了最新的战场。

  有人会质疑这种流量大战的意义。在陶叔看来,最大的意义是制造出了难得的“多赢”局面:

  网红们获得了关注,增加了知名度,可以获得流量变现带来的收入;

  平台乐于引爆热点,是要保持自身的活跃度,避免被竞争对手超越,因为它的利益与内容制作者是一致的,必然偏爱会炒作热点的网红,推给他们最多的流量;

  而当流量大战打到线下,对地方经济就能产生不小的拉动,原本很少有人关注的城市,突然涌入几辈子都没见过的人流,被迫开始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

  在缺少经济增长点的当下,流量经济自然受到各地政府的追捧,他们也就有了极强的意愿成为第二个“操纵者”。

  02

  旅游是很多地方政府想要推动发展的产业,但在过去花了大钱搞出的很多风景区、度假村和游乐园门可罗雀,政府还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现在却仅凭一道简单的美食,就带火了一座城市,这是决策者们怎么拍脑袋也想不到的。就像中国文化走出去,孔子学院教老外写书法唱京剧的效果,远不如舞统全球的科目三或者“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洗脑神剧。

  “俗”和“土”之中蕴藏的战斗力,长期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好在流量时代大潮来袭时,一些头脑灵活的地方政府反应过来,不仅跟上了节奏,要在争相弄潮各领风骚。

  于是,好多年修不完的道路,日夜赶工完成了;公交专线、环境整治、快闪表演等“宠粉”行为纷纷出现,连店家的表情管理、出租车司机的语气,都能给很快调整;被投诉多年的宰客、缺斤少两等顽疾,突然间就治愈了……

  一件件难事高效率完成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并不是政府表演型人格,在流量的关注下人来疯似的表现,而是成事的机缘到了。

  不用怀疑中国各级政府的事业心,这种心态并不只是排在前面的几把手有 ,基层公务员之中也普遍存在。

  陶叔因为工作的关系,跟很多地方政府打过交道,对此深有体会。

  曾经有一位科级干部在聊天时发过感叹,说他有两段时间感觉是最充实的。第一段是扶贫攻坚时期,他被下派驻村,为了完成脱贫任务四处奔波,虽然很累,但是很有成就感。

  另一段则是上一任书记在的时候,因为作风强悍推动的项目进度很快,那段时间周末老加班家里意见很大,但在项目落地见到实效时,又觉得自己的辛苦非常值得。

  这种私下交流吐露的心声,可以看出政府中人从来不缺少干劲,缺的只是干事的理由。

  理由的来路,往往是两种。

  第一种就是上级压下来的任务。要么是全国一盘棋,划下硬杠杠必须完成,否则就乌纱落地的大战略,要么是地方政府一二把手个人能力与控制力极强,指挥大家一鼓作气猛冲猛攻打大战役。

  说到底,是从上而下的强大压力推动的结果。

  第二种则是事件驱动的改变。以前电视台喜欢曝光各种社会事件,被曝光的地主政府一阵手忙脚乱的整改,在舆论事件的逼迫下做出了不少改变。但在那种情况下做事,心里多少都有不乐意的成分。

  而在流量时代爆出热点事件后,却让地方政府做起事来不仅雷厉风行,还有着欢天喜地的感觉。

  为什么呢?因为利益关系理顺了。

  要做事,就会产生变化,必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光靠压力去打破利益格局,压力就必须足够大,才能冲得破。

  但是在过程中,完成任务的政府人员要面对不小的阻力,必然不会那么愉快。

  而流量则可以给地方带来足够的经济利益,天上掉钱下来不赶紧去捡,政府就会被老百姓指着鼻子骂。原来那些推不动的事,根子都是打不破原来的利益格局,新的利益来了,还要比原来的大得多,谁要妨碍多数人发财,那就要好好掂量自己能不能惹得起众怒了。

  所以,流量经济的本质是最直接的利益驱动,“上下同欲者胜”,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政府再去推动一些改变,就会异乎寻常地顺利。

  虽然网络事件引发的对某地的旅游热,似乎仍然是像一场运动,高潮过后终会逐渐低落,但对当地的深层次的改变,却会长久的留下来。

  社会的进步,有渐进式的,也有事件触发的跳跃式的,这或许就是我们要走出的独特的文明发展道路吧。

  这个过程,政府有明显的意图在进行引导,但是作为操纵者,它还不是最大的那个,终极BOSS另有其人。

  03

  真正的大BOSS,是参与贡献流量的广大网友。

  陶叔一直在说,自媒体的出现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打破了精英对媒体的把控,终于将一部分还到了人民的手中。人民终于可以用自媒体作为工具,直接表达自己的喜怒好恶。

  专家们老在怪老百姓不消费,影响经济的速度。但从几次旅游热点就可以看出,老百姓并不是不愿消费,而是要把钱花在明处,不愿意为那些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买单。

  淄博、哈尔滨、天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物价平易近人,不管顾客消费多少,都是一视同仁。去这些地方,并不只是旅游消费,更是去感受尊重与亲切的关怀。花钱事小,买到开心事大。

  对比那些按花钱多少,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消费场所,中国老百姓通过自媒体组织起来的巨大流量,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影响了未来的走向。

  各行各业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正在发生的变化。

  就算是看一场电影,老百姓的好恶也已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些贴近普通人生活的作品,最易引发关注,从而票房大卖。

  而那些脱离群众的创作者,无论他们费尽怎样的心机,都激不起半点波澜。

  比如冯小刚,近年来经历了多次尝试失败,逼不得已次再次拿早就扬言不想再拍的喜剧来收割,推出《非诚勿扰》系列的第3部,最终还是扑得无声无息。

  因为那种电影实际就是在反映先富起来的那批人的生活。

  早些年大家没见过,图个新鲜,所以让他尝到了甜头。现在大家想明白了,那些人再怎么折腾也不跟我们没半毛钱关系,再就失去了兴趣,只有冯小刚依然停留在过去那个让他侥幸成功的时代。

  感受不到时代变化而被抛弃的,远不止他一个,更惨烈的是曾经的营销天才。

  什么是营销?

  就是精心设局去操纵人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本世纪初某饮料厂商炒作纯净水不健康引发的那场纷争。在娃哈哈等多家企业联合起诉后,营销天才赔钱了事,却成功将这个概念广泛传播,最终改变了行业格局,趁机崛起成了霸主。虽然输了官司,实际赢了商战。

  只是那个时代的王者没有想到,当自媒体大盛之后,自己的那些老底会被一件件揭出来,根本招架不住。

  最后甚至将90多岁老母的去世,归咎于自己遭受“网暴”。如此应对表现出的拙劣与恼羞成怒,真让人难以想象与当年那位拿捏人心的精算师竟是同一个人。

  时代变了,有些人跟不上,当猛然发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已经翻天覆地时,他们内心的慌乱与失落是难免的。

  时代为什么会变?就是因为自媒体的崛起,人们自我开始觉醒,要发出真正属于大众的心声。

  这是浩浩荡荡的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看明白大势,想清楚如何与大势结合,才能找出自己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0 05:20 , Processed in 0.1562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