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48|回复: 0

司马平邦:储老师说“中国电动汽车兴起导致美国必然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6 13: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期想跟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章,作者是储贺军,也是我的一好朋友,他们也同为昆仑策研究院的特约研究员。他文章的标题是《电动汽车与美国的必然衰亡》,大家一看标题,哎哟是不是太泛政治化了,还把新能源汽车和漂亮国的衰亡搅到一起了,当初我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细读之下,就觉得他讲的道理是相当之科学,既符合自然科学,也符合社会科学。

  老储的文章分成3部分,他写文章很严谨,属于结构严密的那种,不像我随意设计,说到哪儿是哪儿。第一部分里,他为我们回顾了100多年来电动汽车的电池历史,说远在100多年前汽车刚刚发明的时候,最开始都是选择电车路线,因为电车的优点非常显著,技术简单、成本低廉。但是,电车路线之所以没有被市场接受,主要还是因为蓄电池技术太落后,于是没有办法,美西方使出了洪荒之力,开发出了更为复杂的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系统技术,最终选择更为复杂的油车路线。

  但与此同时,电车也并未完全消失,只是应用范围极其狭窄,有限的社会需求极大地限制了电车的优点,其缺点却被放大到了极致,饱受歧视。电池技术落后是电动汽车的死穴。

  人类能源进步历史上,有两个最大里程碑:用火技术和内燃机技术。用火技术使人类正确地利用了自然力量,内燃机技术使人类为自然力量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加限定性的环境,使之比自然燃烧的效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而电池是一种蓄能技术,如果人类可以更好地掌握电池蓄能技术,将使能源的使用效率和方便程度获得更大的提升。电池技术的进步,将比肩火和内燃机,电动汽车就是实现这种突破的重要平台。

  第二部分,储先生论述,现在美国和西欧的生产关系正在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因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资本增值,其根本矛盾在于生产的社会性与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进入2024年,美国和欧洲纷纷放弃电动汽车,再次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而每当电池技术稍有进步的时候,电车就充当了一次资本炒作的题材,但每当遇到电池技术无法进一步提高的时候,电车就失去了资本炒作的价值,就会被抛弃。这样的翻烙饼在西方历史上已经重复了很多次。

  资本对电动汽车的炒作,始于马斯克的特斯拉品牌,特斯拉只是把2000年时期的电车技术稍作改良、稍加整合,主要靠商业包装就引发了资本炒作热潮。但是,储先生说,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电池技术可能永远不会有所突破,因为,被金融利益集团绑架的美国,无法实现电池技术的长线实业投资。马斯克本人在炒作特斯拉之后,也先后换过若干的题材,比如比特币就是其中之一。其实我认为现在马斯克弄的那个火箭项目更是一种资本炒作,以他的火箭发射失败的高频次,永远不会真有人敢坐着他的火箭奔向火星,那无异于是直接奔向火葬场。

  现在,美国和欧洲这一轮抛弃电动车的故事,又出现了新的叙事背景,就是全球化,也就是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大崛起。一切先进与落后都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没有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国际扩张,也不存在美国的“落后”问题。面对来自中国的新技术,美国人一如既往地没有自省精神,而只是凭借原始本能,进行蛮横的封杀。美国人祭起了“国家安全”这个万金油大棒,扼杀新质生产力的手法太粗糙了,吃相太难看了,但有毛用呢?

  美国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些领域落后了,原本只是为了金融炒作而异想天开的技术和产品,被中国人变成了现实。我觉得接下来这段是储先生的金句,他说: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者逃不出唯物主义的掌心,AI解决不了码头装卸问题,也不能让现实中的人在真实的物质世界中“千里江陵一日还”。他们基于形而上学的传统思维模式,他们觉得只要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中国人排除出去,电车不玩儿了,6G关上门自己干,把劳动生产率变成了一个AI普及率,就可以万事大吉。

  所以,看了我这期节目,那些除了关心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朋友一定能有收获,那些这两年都跟在美国人屁股后面鼓吹AI万能的朋友,也该好好反省一下。

  很多人臆测,美国当年提出电动汽车就是忽悠中国上当,重复当年忽悠苏联参与“星球大战”的老掉牙的故事。的确,美国当年炒作这些题材的时候就两个目的,一是平地抠饼制造金融炒作题材,二是给中国出难题。但他们没有料到的结果是,中国人不仅跟上了,还超越了。美国人在取舍炒作概念时,有很多确实是美国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但他们永远意识不到,他们做不到的最根本原因,并非缘于那些技术真的做不到,而恰恰来自于导致整个美国衰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短板。

  哎哟,储老兄我下次见他,一定要给他深深鞠上一躬,啪啪啪这么几句就令人茅塞顿开。还有,老储的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听着更让人激动,叫中国要领导下一次技术革命。

  他说,中国具备领导下一次以电动车电池为代表的技术革命的潜力和能力,因为中国施行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的社会生产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中国现在需要全力打造一个电动车成熟市场。就像恩格斯所说,对于科技发展而言,有效的市场需求比建立10所大学要管用得多。而一个庞大的电动车市场,将与中国电池技术的进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就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模式,社会主义制度下,技术进步与社会需求的互动关系,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成为资本操作的奴仆那种短视操作。

  但是,毫无疑问,中国的电动车,主要还是电池,在技术层面上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举一个例子,今年春节的海南,发生了一系列对于电动车坐轮渡的严重歧视事件,它反映了全社会尚未建立良好的电动车使用氛围和生态。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厂家和用户三方的共同努力,但是,基于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民众支持,咱只要想干,这些问题都不难解决,其实现在也是在干,去年华为公司就有过一个计划,2024年一年,单它一家公司就要在全国建20万个充电桩。

  去年,中国电动车出口又创新高,但是,今后对于国外市场,中国汽车必须做到长远打算,要准备应付更为恶劣的海外基础设施和国际法律环境。在解决国内用车生态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国际生态将面临的更为严重的问题,比如充电桩稀少,需要设计内置变压装置,以使电动车适应任何民用电源。还应以立法形式,规定电动汽车不要承担过度的信息采集任务。

  他文章的最后一段是:面对美西方为金融寻找题材的花样百出,既不可视而不见,也不可随风起舞。电动汽车技术,主要是电池技术,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有短期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人类能源使用方式方面,取得突破性的划时代深远意义。社会主义的中国可以把西方资本主义的金融游戏噱头,变成现实技术的提升;在意识形态的精神层面,这也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一场阶级斗争,关乎人类发展的未来。

  到此,储贺军文章我简述完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能有所领悟。

  其实,对他的这篇文章,我也有一点儿不同意见,比如说电池技术突破的天大难题,我来讲个小例子,2020年我换了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大家知道折叠屏手机更耗电,但我发现华为虽然没有在储电技术上有大突破,但却在充电技术上有大突破,以前给一部手机充电,从0到100需要用两个小时,但华为手机给你缩短到了20分钟,所以,我基本就不再用充电宝了,因为现在随处都有电插座,只须插上短短10分钟左右充电就结束了,这等于是用碎片化的充电时间解决了大耗电的难题。

  其实,我觉得这个方法也完全可以用在电动汽车上,就是说,中国电动汽车未必一定要在电池技术上、储电技术上达到大突破,能把充电速度和充电桩数量先给解决了,做到随处可充,即充即走,中国的电动汽车的市场优势一定也会被大大释放。

  啥叫美国的衰亡呢,我觉得,如果中国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一口气甩下美国10年到20年,其实“美国”这两个字就基本上衰亡了,那你还美个啥呀?天下武功,惟快不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20:53 , Processed in 0.2189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