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20|回复: 0

风留痕:“动用一切工具”和“不惜一切代价”,拜登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4 20: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尽管中美双方的各种“工作小组”在紧密的沟通磋商之中,尽管拜登一再强调是竞争而不与中国冲突,可近来美方官员却大放厥词,又是“动用一切工具”,又是“不惜一切代价”,显得非常穷凶极恶,拜登政府准备与中国“掀底牌”了?

  自旧金山会晤后,中美双方新建立的各个工作小组在密切沟通之中,给人的感觉是中美关系缓和有望,可是,美国方面又上演了出尔反尔的一幕。在强化升级了对中国芯片封杀的同时,拜登还明确表态,将对中国制造的联网汽车“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显然是在升级科技战和贸易战。

  而美国副国务卿维尔玛在谈到2025年新财政年预算案时指出,要增加专项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一个可信可靠的替代方案;要增加投资协助印太国家反击“掠夺行为”。并狂言:“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动用一切可用的工具将中国击败。”

  而就在同时,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也大放厥词,宣称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遏制中国科技和保护美国民众。

  还有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在听证对乌军援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中国。称该法案不仅能增强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能力,还关乎美国的印太利益,有助于“威慑中国”。

  又是“前所未有”的措施,又是“动用一切工具”,又是“不惜一切代价”,又是“威慑中国”,美国这是真的急红眼了,似乎是要与中国掀底牌的架势。

  拜登政府为何如此疯狂?

  一种可能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各工作小组的磋商不顺利,也就是没能最大程度上满足美方的要求,或者说双方无法达成“共识”,这证明了拜登对华战略的不成功,甚至是面临失败,这对已经进入大选选战的拜登来说可是丢分项。

  另一种可能就是,中国近来在高科技制造方面取得的成就太令人震憾。半导体芯片领域突破不断,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正在取得优势。

  而问题的关键还不完全在于电动汽车本身,更重要的似乎应当是动力电池这一项,这代表的是清洁能源,是关系到应对气候变暖的领导权问题,更代表着绿色发展的方向。

  而这一领域,中国不论在科技研发还是核心制造,又或是基础原材料以及利用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举而成为了汽车工业最强国,这确实是让美西方难以接受。

  美国封杀中国5G,中国的6G又处于了领先地位,美国封杀中国半导体芯片,中国的芯片就在不断取得突破。如今眼看着电动汽车领先了,肯定心里是非常恼火。

  前所未有也好,动用一切工具也罢,显然就是“不择手段”。不管是基于规则的秩序还是基于秩序的规则都可以不管不顾,总之就是一门心思的封杀中国的科技进步。

  而不惜代价,则已经明确认可了宁可自损也不能让中国好过,这表明美国人很清楚与中国对抗必然要付出代价。都说损人要利己,损人不利己也可以做,可这明显损人害己的事也做,还真的有点不符合西方人的性格特征,说明拜登政府已经接近疯狂的状态,这都是中国复兴进程太快“惹的祸”。

  美国要不择手段和不惜代价,这就预示着中美确实难以绕过“修昔底德陷阱”?

  正如毛主席所说,一切反动派都不会自动的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可以基本上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把美国斗垮,中国就难以实现复兴强国梦。

  中美这场竞争,是世纪之争,克制忍让是必须的,但无论如何得有个度,那就是绝不咽下牺牲核心利益的苦果。

  尽管我方实力较弱,可也不能总是被动应对,也就是充分利用好目前的国际形势和美国的困境主动出击。

  因此,面对美国近来的疯狂,我方也没有客气。11日,中伊俄在阿曼湾附近展开了“安全纽带-2024”联合演习。并有6个国家的海军以观察员身份参加演习。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阿曼、印度和南非海军将派人员以观察员身份参加演习。

  虽然这已经是持续多年的常态化演习,但在以哈战争激烈进行,美国对胡塞武装以及叙伊境内武装发动军事打击的关键时刻,虽然不能说是针锋相对,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介入中东局势的决心意志。

  这一次联合军演中一个有意思的亮点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冤家竟然同时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印度可是美国重点培养的印太代理国,如今竟然与中俄伊“为伍”,这对美国的印太战略应当算是重大的打击,说明印度人还不傻。

  同时,中国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进行的第二轮穿梭外交活动也表明,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立场原则不变,即推动“劝和促谈”不变,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不变,中国不干预俄与相关友好国家的军事合作的原则不变。

  这实际上是在警告美国,适可而止,继续打下去也削弱不了俄罗斯,更改变不了乌克兰代理人战争的败局。有中国在,俄就不会被拖垮,也不允许俄被拖垮,战争持续得越久,中俄合作的关系就越是紧密。

  中国此时的心态或战略,正如美国反华文员卢比奥所说:“中国希望美国发生这两件事。一是我们在乌克兰或中东特别是乌克兰消耗尽自己的力量;二是我们逃跑了,然后他们就能到世界各地说,‘瞧瞧,美国多弱’。他们对任何结果都有规划。

  他说的一点都没错。不知道拜登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其实,即使意识到了也已经晚了,拱火乌克兰战争和支持以色列的暴行这本身就是重大的战略错误。

  如今,大错已经造成,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尽管当年美国可以轻松在阿富汗伊拉克打20年,可如今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是面对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第一核大国俄罗斯;二是美以已经得罪了伊斯兰世界的全体。尽管伊斯兰世界不会直接介入战争之中,但疏远美国,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这却是不可改变的。三是当年中国力弱言轻。如今已经到了不允许美国一手遮天了。也就是说,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在快速的增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挑战者,可美国却主动招惹上了俄罗斯。原本是计划集中力量打压中国,可美国却主动制造事端自己把自己牵制进了两场战争之中。

  既然知道中国对世界有重要的影响力,既然希望中国能够“劝和促谈”,就不应当在此时强硬的针对中国。

  用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这本就是中国坚决反对的。如今,又是不择手段,又是不惜代价,又是强力威慑,中国能怎么做?知难而退还是举手投降?这不是瞎扯吗?

  原本中方既不是这两场战争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是不会深度介入,也不会有严重倾向性的,美方这么一激,恐怕又让人上火了。既然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不妨主动出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6 19:38 , Processed in 0.0937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