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9|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事视点【第2023-47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8 18: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中东政策之被动局面因

  要么出卖以色列,要么滑向巴以冲突之“坑”更深处,变得更加艰难

  【据媒体报道】1月1日,在响应商船“马士基杭州”号发出的求救信号时,其出动的直升机当天在红海击沉了也门胡塞武装的三艘船只,并造成对方船员死亡。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证实,由于“马士基杭州”轮上的船员拒绝听从警告,该组织对其发动了袭击,并称有10名胡塞武装海军人员在遭到美军袭击后“死亡或失踪”。

  ●美国的尴尬之处就在于,尽管力所不逮,但又不得不去“护航”

  【时事视点】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美军针对胡塞武装的行动明显带有明显的试探性质,一方面冒着与胡塞武装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击沉胡塞武装船只并造成对方人员伤亡;另一方面又在为自己辩解、澄清,指责胡塞武装开了“第一枪”。

  可以说,在乌克兰,东北亚和中东这三个点上,都处于一种令人神经紧绷的对峙状态中。尽管对美国来说,任何一个点崩了都会吃不了兜着走,但是,美国又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就出现了一幕幕“既要搞事,又非常怕事”的拙劣表演。

  在南海方向,美国再度“放了菲律宾的鸽子”。原本说好“撑场子”的航母战斗群因美国十分忌惮朝鲜一系列强硬表态而在演习当天“不知所踪”。即便对朝鲜试射“火星炮-18”洲际导弹(射程覆盖美国西海岸)一事美国也是“免战高悬”、避而不谈;在东北亚方向,一直指望日本在台湾问题上为其火中取栗的美国却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韩国和日本再就主权领土争端问题(韩国称独岛,日本称竹岛)吵翻了天。而面对朝鲜公开利用日本地震一事分化美日军事同盟与美韩军事同盟的做法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谁让岸田政府在第一时间就对来自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慰问“秒回”了呢;在中东方向,仍然袒护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加沙地带胡作非为的美国十分忌惮与伊朗直接发生武装冲突,甚至面对胡塞武装,也在不断找理由为自己开脱、辩护;在乌克兰方向,美国一方面继续鼓动泽连斯基政府加大对俄罗斯境内的打击力度,导致俄乌战争再现升级的苗头,但又不得不为了拉拢欧盟而顺带对俄罗斯在阿富汗问题上有所示缓。

  从“9.11事件”后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不是美国的盟友就是美国的敌人”的傲慢、跋扈与嚣张,到现在仅仅针对胡塞武装这一“草头王”的谨慎、小心与忌惮,美帝霸权还剩多少,恐怕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评估。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红海真的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损失最大的必然是美国。如果美国不能维护红海地区所谓“自由航行的权利”,那么海权,乃至全球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从何谈起?

  美国的尴尬之处就在于,尽管力所不逮,但又不得不去“护航”。需要强调的是,如果红海局势最终演化到美国不能压制胡塞武装,尤其是确保红海对涉以船只顺利通航的话,西方邪恶势力通过搞乱波斯湾极限战略讹诈国际社会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旦如此,本轮巴以冲突旋即宣告全面升级、外溢。

  此外,在红海航运不畅,大量国际远洋船队绕路好望角后,南非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是否会进一步紧张或是促使美国对胡塞武装“赌一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此前不久,南非已经在国际法院对以色列于加沙的所谓“种族灭绝”行为提起诉讼。这意味着美国必须想办法阻止类似也门胡塞武装对涉以船只进行拦截、进而客观上对以色列形成“变相制裁”的势头扩散到中东之外的其他地区。一旦南非或世界范围内均效仿胡塞武装的做法,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更好地展开相关讨论,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1月2日,埃塞俄比亚与非洲东部的索马里兰在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签署谅解备忘录,将获取索马里兰港口的使用权,同时将承认索马里兰独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索马里兰是索马里领土的一部分,埃塞俄比亚或将是首个承认索马里兰独立的国家。索马里2日宣布召回驻埃塞俄比亚大使。

  ●美国害怕中东局势失控的“底牌”也被方方面面看得一清二楚

  【时事视点】包括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所在地区,是东方时事解读提出的“萨赫拉带”向南非直角转向之“转角地带”,可谓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前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基于“全球革命”之“中原地区”,未来在适当时间,国际社会或“千里挺进大别山”,如果埃塞俄比亚这条“大路”好走,自然走“大路”;否则,国际社会就穿过“黄泛区”索马里。索马里长期处于政治动荡之中,国家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与也门隔红海对望,共同扼守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天生就是一个容易“发生故事”的地方。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目前最有动机搅乱并利用索马里兰局势的恐怕就是美国,原因就在于红海地区局势的日益紧张对以色列,尤其是美国形成巨大战略压力,每过一分钟都是煎熬。这一点尤其在美国至今无法有效组织“护航舰队”维持所谓“航行自由”的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美国找机会将地区局势搅混,并伺机浑水摸鱼的动机最为强烈。对美国来说,在时机上显得并不合适,之所以这样做,就在于美国必须尽快寻找办法拉欧盟加入“护航舰队”。

  自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波音737-MAX8客机坠毁事件发生以来,埃美关系始终处于困难状态,所以,美国直接插手其中的可能性不大,但作为美国铁杆盟友的英国因历史上的殖民因素对埃塞俄比亚始终存在某种特殊的政治影响力。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恐怕英国政府利用了埃塞俄比亚急需出海口的“小私心”(埃塞俄比亚有1.2亿人口,经济发展迅速,号称“非洲小中国”),策动了埃塞俄比亚承认索马里兰独立事件。

  索马里兰局势微妙,很容易激发方方面面的“小心思”,这显然不利于国际社会在处理红海涉以船只通航问题上的团结统一立场,有被美国利用、操纵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索马里兰局势对阿联酋、沙特及阿盟来说存在重大利益关切。如果美、英将索马里兰局势搅混,阿联酋、沙特及阿盟被强行“拉下水”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甚至阿联酋、沙特及阿盟不得不因此直接参与红海地区航运安全问题。此外,该地区牵扯国家、地区利益错综复杂,除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外,同样在萨赫勒地带有重大利益关切的法国(欧盟)恐怕也会被牵扯其中,而这或是美国有意借“索马里兰独立问题”为杠杆,撬动法国(欧盟)参与红海“护航”的主要意图所在。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1月3日,伊朗东南部城市克尔曼市发生连环爆炸案。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消息,克尔曼省省长4日表示,遇难者人数更正为84人,其中70%的遇难者身份已经确定,另有284人受伤。

  ●急于摆脱政治孤立的美国目前似乎没有足够的动机刺激伊朗

  【时事视点】我们注意到,伊朗政府没有急于在国家最高层面将这起恐怖袭击的幕后策划者指向美国和以色列,而是第一时间提到联合国层面,其中或有伊朗的某些策略性考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美国不加以应对,围绕这次恐怖袭击的调查在联合国层面恐怕会很快发酵。

  众所周知,胡塞武装的“直接领导”是伊朗,而伊朗目前正在与方方面面进行交流和沟通,包括中国,俄罗斯,海湾阿拉伯国家,中东伊斯兰国家等等。毕竟红海局势,波斯湾局势事关世界经济是否会进一步滑向“全球经济满地鸡毛”之“深水区”。所以,在我们看来,美帝终于在红海地区对胡塞武装动手、击沉船只杀伤人员后的一周之内,胡塞武装保持相对安静都属“正常情况”。有趣的是,相对于红海局势的不断升温,美国“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却悄悄地开始撤离,摆出了一副无意促使中东局势进一步升温的“撤火”姿态。

  在伊朗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世界舆论的焦点都盯着美国和以色列,但在我们看来,虽然不能排除美国的嫌疑,但其似乎没有足够动机如此刺激伊朗。也就是说,美国到目前为止仍在竭尽所能地摆脱因巴以问题而被空前孤立的战略被动。反倒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作案动机最为强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国害怕中东局势失控的“底牌”也被方方面面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有意“打黑枪”,甚至借本轮巴以冲突“坑杀”美国的方方面面来说无异于一种鼓励。换言之,在红海地区,包括在整个中东地区,有动机“打黑枪”的势力有很多,比如俄罗斯,欧盟,土耳其。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观察这起事件的关键不在于查明真相,而是看谁去利用,如何利用,事态后续如何发展,这恐怕是伊朗政府在最高层面没有急于下结论的原因所在。值得注意的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诞生和欧洲,比如,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伊朗人,也就是波斯人就是雅利安人后裔),甚至有学者认为,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关联密切,十年阿富汗战争大幅削弱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并最终导致其在1991年轰然解体。

  为了更好地展开讨论,我们继续关注伊朗恐怖袭击案的后续发展:

  【据媒体报道】1月4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发生在伊朗东南部城市克尔曼市的连环爆炸案负责。

  ●中国和阿富汗关系正在升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时事视点】在继续讨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发生在伊朗东南部城市克尔曼市的连环爆炸案负责这一新闻报道前,我们来看另一则新闻。

  12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721号决议,鼓励联合国会员国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考虑阿富汗独立评估报告,促请联合国秘书长任命一位特使推动落实报告提出的建议。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当天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中方希望秘书长慎重处理任命特使问题。

  有关中国与阿富汗临时政府的关系,中国外交部早在12月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做出过明确表态。期间有德国媒体提问:12月1日,比拉尔·卡里米正式履新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驻华大使,中方是否正式承认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汪文斌:作为阿富汗传统友好邻邦,中方始终认为阿富汗不应被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同时我们期待阿富汗方面进一步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构建开放包容的政治架构,实行温和稳健的内外政策,坚决打击各类恐怖势力,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友好相处,早日融入国际社会大家庭。相信随着各方关切得到更有力地回应,对阿富汗政府的外交承认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阿富汗临时政府指派的新任驻华大使受到中国接纳一事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和讨论。尽管中国接收新任阿富汗大使并不意味着承认阿富汗临时政府的合法性,仅展示中国对于阿富汗局势的关切,并寻求与其建立外交联系的意愿,但是,中国和阿富汗关系正在升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对美国来说,可以同时达到这两个效果,也就是示好欧盟,顺道示缓俄罗斯的地点就在阿富汗

  尽管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讨论有关阿富汗的话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对于中国与阿富汗关系升温仍然敏感。美国在示好欧盟的过程中,必须响应欧盟的一些政治主张和立场,比如,在乌克兰问题上欧盟要求的政治解决。这意味着,美国无论愿意还不愿意,必须同时示缓俄罗斯。对于急于摆脱政治孤立、千方百计拉拢欧盟加入“护航舰队”的美国来说,可以同时达到这两个效果,也就是示好欧盟,顺道示缓俄罗斯的地点就在阿富汗。

  此外,在全球战略层面早已力所不能支的美国,也有利用欧盟和俄罗斯遏制中国向中亚、南亚不断伸张的影响力之意。当然,欧盟、俄罗斯也在反手借美国达到同样的目的。有趣的是,就在1月3日,也就是伊朗恐袭事件发生的那一天,阿富汗临时政府发言人穆贾希德向媒体发布消息称,阿富汗“伊斯兰国”极端组织遭到严厉打击,在阿富汗该组织的人数不超过80人。

  ●在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认领克尔曼市恐袭事件后,伊朗180度大转弯,迅速调整应对策略,将矛头直指以色列

  我们注意到,在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认领克尔曼市恐袭事件后,伊朗180度大转弯,迅速调整应对策略,将矛头直指以色列。1月4日,伊朗总统办公室负责政治事务的副主任穆罕默德·贾姆希迪说:“华盛顿说,美国和以色列与伊朗克尔曼市的恐怖袭击无关。这是真的吗?”他说:“毫无疑问。这一罪行的责任在于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政权(以色列),恐怖主义只是一个工具。”

  全世界都知道,“IS”(包括“IS-K”,也就是所谓“伊斯兰国-俾路支省分支”)是美国豢养的爪牙和鹰犬,在“IS”出来认领的背后一定有美国的授意。而美国之所以这样做,就在于情急之下,一方面为以色列开脱嫌疑,另一方面意图为伊朗摆下一个“台阶”。

  之所以说是“情急之下”,原因就在于,美国此时提“IS”这个话题,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也就是说,为以色列遮掩、开脱的意图太过明显,反而进一步加重了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的“作案嫌疑”。此外,由于“IS”这个话题涉及广泛,既关系到所谓“国际联合反恐”话题,又涉及“库尔德人问题”,还涉及所谓“国际联盟”在伊拉克、叙利亚驻军的合法性问题,此时提及,非常容易为其他方面所利用,进而加剧美国中东政策所处的被动局面。

  ●伊朗是否接受美国有关“IS-K”策划克尔曼恐袭事件这一说法,恐怕要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能否迫使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让步,以及让到哪一步

  我们注意到1月6日,伊拉克总理的媒体顾问希沙姆·里卡比有关“伊拉克政府打算加快与美国领导的国际联盟就其军队从该国最终撤离而举行的谈判”的相关新闻报道。所谓“国际联盟”指的就是美国为首的北约,这一点非常类似目前美国在红海地区竭力组织的“国际舰队”。伊拉克终于明确表态将其赶走,可以说是“1·3克尔曼恐怖袭击事件”生后中东局势出现的一个较大变化。

  在此前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尽管将巴以问题作为推动“将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尤其是军事势力挤出中东”之相关进程的“切入点”在战略层面没有问题,但的确是苦了巴勒斯坦人民,尤其是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民。截至目前,死于这场冲突的巴勒斯坦平民已经超过2.2万人,而伤者则无法统计。在我们原本的设想中,如果俄罗斯肯于在中东“出手”,在“中东地方国家”的配合下,以叙利亚问题为“切入点”启动上述进程也许更为合适。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结合伊拉克政府对美国为首的北约“下逐客令”一并观察,伊朗是否接受美国有关“IS-K”策划克尔曼恐袭事件这一说法,恐怕要看已经开启三个月内第四次中东之行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能否迫使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让步,以及让到哪一步。伊朗很清楚,美国现在非常忌惮中东局势的全面升级,无论是和伊朗发生冲突也好,亦或是和胡塞武装交战也罢。

  不过,话说回来,由于目前俄罗斯仍无意在中东“出手”,中东局势就仍有待进一步发酵。对伊朗而言,也不急于将局面迅速推到全面升级的地步,毕竟涉及红海航运和波斯湾的安全,事关世界经济是否进一步滑向“全球经济满地鸡毛”之“深水区”。所以,目前阶段,利用这起恐袭事件对美国施压,迫使以色列让步,同时进一步激化美以矛盾是比较合适的应对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1月5日,在一次以色列内阁会议上,一些右翼部长和以军总参谋长赫齐·哈莱维之间发生了激烈争吵。在我们看来,以色列总参谋长既出于摆脱战事不利而必然要承担的军方责任,又出于听命于西方资本利益的层面(尽管以色列军队不如美军是西方资本利益的核心资产之一,但也算得上重要资产之一),其在和内塔尼亚胡政府发生激烈争吵的背后是西方内部(至少是西方资本利益中的一部分)通过以色列军方向内塔尼亚胡政府施压。有趣的是,就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开启三个月内第四次访问中东的几乎同时,以色列防长公布加沙作战“第三阶段”构想。其中没有再提及必须消灭哈马斯的字眼儿。只是强调,不接受哈马斯日后加入巴勒斯坦联合政府。显然,内塔尼亚胡政府已经在重压之下,不得不有所退让。

  如果美国无法摆平以色列,或者让步幅度太小,对伊朗而言不能接受,恐怕不仅要面对更加恶劣的美伊关系,甚至要面对与伊朗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巨大战略风险。其中,伊朗的选择较为灵活,既可以瞄着胡塞武装做文章,也可以瞄着叙利亚、伊拉克境内的美军基地做文章。但无论如何,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被动局面不但没有因其指使“IS”认领克尔曼市恐袭事件、对欧盟示好并顺道对俄罗斯示缓而得到改善,反而因面对要么出卖以色列,要么滑向巴以冲突之“坑”的更深处而变得更加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30 05:14 , Processed in 0.1093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