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63|回复: 0

任庄主:央行发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7 10: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2月8日,人行发布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具体解读如下,

  一、贷款利率继续下行: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降至3.8%和4%以下

  (一)2023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与个人住房贷款分别为3.75%和3.97%,分别降至3.8%和4%以下,持续走低,较2023年9月分别下降7BP和5BP,较2022年12月分别下降22BP和29BP,较2021年12月分别下降82BP和166BP,均创有数据以来新低。

  (二)从央行的相关表述以及金融行业产能总体处于过剩以及资产荒的大背景来看,未来新发放贷款利率仍会继续趋于下行,现在可能需要做好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向3.5%和3.8%位置靠拢的准备。

  二、贷款持续向大型银行集中:大型银行在贷款市场中的份额五年来上升15个百分点

  从各机构在新增人民币贷款中的占比来看,近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有进一步向中资大型银行集中的态势。具体看,

  (一)2019年以来,中资大型银行贡献了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由35%以下升至2023年底的50%以上(上升15个百分点),中资中小型银行占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则相应由2018年的53.74%降至2023年底的38.73%(同样下降15个百分点)。

  (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新增贷款市场中的份额总体呈现稳中有降的特征,外资金融机构趋于下降。值得关注的是,外资金融机构在新增贷款市场中的份额已连续两年为负值,也即仅就贷款投放而言,外资金融机构实际上是收缩的。

  (三)新增贷款投放向大行集中,既有政策层面主动引导的因素,也有大行有意下沉的原因。这意味着,贷款投放方面,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大行在新增贷款投放中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新发放贷款利率趋于下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并不仅仅是政策利率与LPR所致,还有一部分是由行业内卷引起。

  三、通过专栏对“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进行分析

  继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推动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后,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通过专栏对其进行分析。具体看,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主要指,

  (一)信贷投放的结构发生变化,即以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等为代表的新动能贷款占比趋于提升;地产、融资平台等传统贷款占比趋于下降 。

  (二)信贷余额目前已经很高,后续会更注重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同时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以及提升直接融资占比可能对贷款形成的替代等也是政策努力方向。

  (三)将会平抑不正当竞争、“冲时点”等不合理的信贷投放,以信贷投放节奏保持稳定(每年4月、7月与10月为贷款小月)。总体而言,央行建议更关注社融而非贷款。

  (四)同时结合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的“推动经济加快转型的紧迫性上升”来看,后续金融资源向新动能倾斜的力度会显著加大,会从城投平台、地产、基建等领域抽离出来进入有助于推动经济加快转型的实体经济领域,即货币信贷政策的“强制性”“引导性”力度会更强(结构性政策的地位更为突出、对货币信贷投放用途和管控也会更严)。

  总之,在存量贷款系统性重组阶段,银行业自身需要把握好信贷增长和净息差收窄之间的平衡,自己寻求新的信贷合理增长水平,而非像过去一样不计后果、不计成本的盲目上量。显然,在存量贷款系统性重组阶段,金融机构将承受巨大压力,既需要面临息差空间收窄的压力,又要承受“以量补价”路径难以为继的困境。

  四、首次提出“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

  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首次提出“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这个提法值得关注。结合相关表述来看,这一提法意味着提升直接融资占比和降低市场主体对信贷市场的依赖等两大方向比较清晰,即推动市场主体通过债券渠道融资占比上升应是政策方面,公司信用类债券与金融债券市场应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

  五、再谈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

  在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方面,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有进一步阐述,具体看主要有三种思路:

  (一)地方政府和平台自身要通过盘活或出售资产等方式偿债,减轻金融机构的压力。

  (二)金融机构则要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帮助化债,减轻地方政府压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

  (三)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即把融资平台真正推向市场,从中长期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

  六、存款利率还会继续下行,并带动整体利率水平下降

  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带动整体利率水平下行”,这意味着后续存款利率还将继续下行,即存款利率下行是中长期方向。

  与此同时,上述表述也预示后续贷款端利率下行将以存款利率下行为前提。也即,目前看贷款利率下行的过程也未结束。结合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来看,存款利率下调和银行让利是结合在一起的,即只要银行让利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的方向是一致的。显然,后续一段时期银行仍会持续让利、对应存款利率也会下调,整个市场利率也是如此。

  极端一点看,甚至不排除存款利率逐步向0靠拢的可能性。也即,目前存款利率似乎已经成为整个市场利率的锚,成为央行盯住的重要指标。

  七、提出个人、企业、中小金融机构投资政府债券的便利性

  (一)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出“优化国债持有结构”,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提高个人、企业、中小金融机构投资政府债券的便利性,这意味着央行后续应会致力于提高上述三大主体持续政府债券的比例。

  这一提法的根据是,虽然我国央行持有国债的比例远低于其它国家,但中国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的比例远高于其它国债,即央行与中国商业银行合计持有国债的比例并不低,个人、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持续政府债券的比例偏比。

  (二)当然,上述提法也意味着,短期内央行对“赤字货币化”还是比较排斥的,即希望企业和个人能够承担起持有国债的责任、存款利率应可以为国债利率的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2:59 , Processed in 0.2503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